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54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航天科技:部分产品具备配套商业航天的能力 未来将积极跟踪该领域
航天科技(000901)4月2日召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宁,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郭琳瑞等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航天科技目前已形成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在航天应用产品、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上形成若干成熟产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8.98亿元,增幅1.37%,净利润0.24亿元,经营业绩整体盈利;资产负债率48.78%,下降1.10%;经营活动净流量为4.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增加2.38亿元,增幅145.33%。航天科技介绍,报告期内,在航天应用领域,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电源电路产品助力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嫦娥六号等多项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任务,进一步巩固了加速度计在载人航天领域应用的主导地位。精密制造、航天辅材、测试测控设备等其他航天应用业务生产能力均有所提升。汽车电子业务领域,境外业务积极把握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机遇,大力拓展以手离方向盘探测系统等为主的新产品市场;境内业务顶住国内商用车市场激烈竞争压力,牢牢守住大客户基本盘、积极拓展新市场。物联网业务领域,公司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锋作用,深度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立足于服务国计民生,承担公司的社会责任,车联网业务地区局部优势得以进一步巩固;安全监测市场进军多个省市,应用领域得以拓展,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025年,航天科技的工作任务将聚焦业务建设、聚焦价值提升、聚焦协同进步。”航天科技表示。在航天应用业务方面,充分发挥公司资源和能力,聚焦公司在航天应用板块产业链中的定位、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大技术工艺能力的积累,逐步探索专业体系建设,发挥专业领军人才带动作用。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全力推动HOD国产化生产线建设投产,要持续提升产品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全球协作模式,做好产品交付、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流控制三方面的平衡,加快已有研发项目的实施。在物联网业务方面,加快AIRIOT平台迭代与完善,加大与公司物联网纵向业务的协同,确保战略布局落地。车联网业务要稳住“两客一危”基本盘,加快重载普货、冷链运输、网络货运等业务拓展,推进区域下沉市场和重点政府项目,构建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发展体系。在谈及公司如何利用大股东(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的资源优势,在航天军工、商业航天等领域深化合作时,航天科技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三大业务板块,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航天应用业务板块中,强化现有的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航天辅材、测试测控设备等主要业务,加大技术工艺能力的积累,逐步探索专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国内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部分航天应用相关产品虽具备配套商业航天的能力,但相关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较小,未对公司经营数据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公司将积极跟踪该领域。”航天科技表示。
航天科技
商业航天
加速度传感器
证券时报·e公司
孙宪超
04-02 20:18
【每日谈】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智能驾驶零部件,空气悬架已成功下探到20-25万元入门级豪华车市场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2024-12-09 17:11
【1208脱水研报】券商称视频生成模型Sora、Agent工具Operator或为OpenAI后续更重要看点;端侧AI落地场景之一,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的导入期!
今日研报内容: 1、OpenAI活动关注度高,AI应用或有更多精彩内容发布 2、端侧AI落地场景之一,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的导入期 3、空气悬架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智能驾驶零部件 4、欧洲海风装机加速带动千亿欧元输配电需求,国产设备摩拳擦掌亟待进入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12-08 19:57
【实时研报】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智能驾驶零部件,成功下探到20-25万元入门级豪华车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国元证券看好空气悬架系统与可变动态悬架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趋势及国产头部供应商技术持续实现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12-08 16:23
半导体+华为+5G概念的滞涨绩优潜力股出炉,仅12只
今年前三季,国内半导体销售额达到1358亿美元,占全球比重接近30%。11月19日,A股半导体板块“V型”反转,科创板公司国芯科技、慧智微-U尾盘强势封住涨停板,前者为嵌入式CPU设计公司,后者为5G模组芯片设计公司。在多重因素共振下,半导体产业近年来表现活跃,发展前景可期。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11月1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多位参会专家对我国半导体行业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南翔表示,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逐步走出下行周期,迎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但在国际环境和产业发展方面还面临变局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将凝聚各方共识,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高级专家王若达表示,过去35年中,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近20倍,年均增速达9%。他表示,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166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环比增长10.7%。其中,2024年9月全球销售额553亿美元,环比增长4.1%,自4月份以来,已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趋势。拉长时间来看,201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3588.7亿美元,2023年为5197.2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速为4.74%,未来若保持8%的增速,意味着未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中国占全球市场近三分之一半导体在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受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不断技术创新,国内半导体产业稳步前行,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并逐步自主可控。存量市场如手机、服务器等产品中,半导体的价值量持续提升;新兴市场如人工智能、5G、6G、智能汽车等,成为半导体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近三分之一。根据公开信息,国内半导体销售额在2016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占全球比例首次突破30%。2023年,国内半导体销售额超过1500亿美元,占全球比例达到29.48%;今年前三季,国内半导体销售额达到1358亿美元,占全球比重接近30%。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自9月24日以来,半导体板块触底并强势反弹,赚钱效应显著。以申万二级行业指数来看,9月24日至11月19日,半导体行业指数涨幅高达66.02%,位居124个二级行业第3位。从单家公司来看,半导体行业159家公司中,自9月24日以来股价翻倍的多达20家,北证公司华岭股份以408.5%的涨幅位居首位,公司10月份股价涨幅接近280%,其是复旦微电子控股的唯一集成电路测试平台。国民技术、台基股份、龙图光罩、凯德石英等5家公司自9月24日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均超过150%,不过国民技术、台基股份11月以来股价均回调15%以上。上述159家半导体公司中,91家公司9月24日以来跑输半导体行业指数,大为股份、华亚智能等同期涨幅低于30%。进一步来看,上述91家公司中,机构一致预测2024年、2025年净利润增幅有望超过25%(含2024年有望扭亏),且公司涉及华为、5G概念的仅有12家。韦尔股份自9月24日以来涨幅仅有28.57%,涨幅在12家公司中最低,机构预测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幅有望超过450%,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产品,自行研发设计的半导体产品已进入华为、联想等国内大型企业的产品供应链。赛微电子为华为(海思)提供硅光子芯片的代工服务,公司旗下北京代工制造的某款BAW滤波器,适用于5G等高频应用场景。自9月24日以来,公司股价涨31.99%,11月以来下跌3.2%,公司获机构一致预测2024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40%,2025年有望超过40%。另外,根据机构预测,思瑞浦、士兰微2024年业绩有望扭亏,且一致预测士兰微2025年净利润增幅或超过250%,增幅位居第2位。前十大流通股东显示,士兰微获国家大基金以及多只权益类ETF持股,公司是华为供应商,主要提供汽车功率模块产品;此外,随着5G和AI技术的普及,公司在加速度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的创新,将有效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数据宝)
华为
5G
5G概念
数据宝
2024-11-20 08:05
1119强势股脱水 | 华为和特斯拉火热加码的赛道,产业链怎么跟?
①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军:深耕核心底层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成功推出自研的运动控制平台及控制器,拥有和华为合作的基础。而从过往历史看,公司与华为早有合作。公司在2018年就实现了华为云首个制造企业SAP上云项目,并与华为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持续开展深度合作。 ②反弹功臣:公司主营汽车芯片,涵盖动力总成控制芯片、域控制芯片、新能源电池管理芯片、车联网安全芯片、数模混合信号类芯片等品配。公司客户群体数量大且均处于国内一线头部厂商,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长安等。 ③无人驾驶:若特斯拉明年一季度通过中国和欧洲审批,Model3/Y将率先体验无人驾驶功能,或将有成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可能性,而其他新能源车厂纷纷跟进Robotaxi,有望带动电子零部件的需求。
2024-11-19 19:24
松原股份与国芯科技开展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汽车安全气囊核心芯片国产化应用
松原股份(300893)11月13日晚公告,公司与国芯科技(688262)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松原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一级供应商之一,专业从事汽车安全带总成、安全气囊、方向盘等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及特殊座椅安全装置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亦积极协同整车厂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开发,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已成功定点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理想汽车、合众汽车、零跑汽车、蔚来汽车及比亚迪汽车等一线新势力品牌车型,为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配套份额及新客户的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嵌入式CPU技术,为实现三大应用领域芯片的安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公司自主产品主要是围绕着三大关键领域的芯片和模组,其中以汽车电子类、信创和信息安全类为主。据国芯科技2024年半年报,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重点发展汽车中高端MCU、DSP和高集成数模混合信号等方面的芯片产品和技术,开拓MCU+ASIC芯片套片组,形成具有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优势的套片解决方案。已在汽车域控制芯片、辅助驾驶处理芯片、主动降噪专用DSP芯片等12条产品线上实现系列化布局,不断拓展汽车电子芯片产品的宽度和深度,在汽车域控制、动力总成、线控底盘、车身和网关控制、车联网信息安全和安全气囊点火芯片等领域均实现量产装车,为解决我国汽车行业“缺芯”问题作出努力。国芯科技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面对国内整车及安全气囊模组厂商的市场需求,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芯片套片方案(MCU芯片CCFC2012BC+点火驱动芯片CCL1600B+加速度传感器芯片CMA2100B),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国际上同时拥有安全气囊控制器芯片套片方案的厂商也较少,主要有国际大厂ST(意法半导体)和博世等,公司也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芯片套片方案供应商之一。据松原股份最新公告,鉴于双方在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项目上可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松原股份发挥安全气囊控制器模组技术和产品量产经验优势,国芯科技发挥在汽车电子芯片如MCU、气囊点火驱动芯片、加速度传感器芯片等领域的技术和量产经验优势,双方将共同推进汽车安全气囊核心芯片国产化应用,共同探索和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商业模式。在同等条件下,松原股份将优先采用国芯科技的汽车电子芯片,国芯科技也将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芯片价格,通过合作,加速在安全气囊控制器领域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气囊点火方案。据介绍,松原股份与国芯科技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共同开发应用安全气囊核心芯片,实现控制器模块的产业化,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延伸至车载领域其他ECU(电子控制单元)类的控制器领域,这对于提升汽车芯片本地化采购率、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将具备积极作用。松原股份表示,本次合作项目,为ACU(气囊控制器)里的关键零部件点火芯片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ACU总成首次在实际车型上的应用,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符合“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政策导向。通过双方的深化合作,力求将公司建设成为集产品模块、电控为一体的安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产品从点到面的突破,达到与整车厂不断深化合作的目的,助推公司整体业务发展。
松原安全
证券时报·e公司
孙宪超
2024-11-13 19:24
士兰微:预计下半年公司六轴惯性传感器出货量将大幅增加
人民财讯8月29日电,士兰微(600460)8月2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国内大多数手机品牌厂商已在大批量使用公司加速度传感器,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0%—30%。公司六轴惯性传感器(IMU)已接获多家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批量订单,预计2024年下半年该产品出货量将大幅度增加。
士兰微
传感器
手机
人民财讯
许擎天梅
2024-08-29 17:29
士兰微: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17.83% 全面布局汽车电子 高门槛市场占比继续提升
8月19日晚间,国内半导体IDM公司士兰微(600460)公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受益于“发挥IDM模式优势,聚焦高端客户和高门槛市场;重点瞄准当前汽车、新能源、算力和通讯等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抓住国内高门槛行业和客户积极导入国产芯片的时间窗口”战略,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半年报显示,经营业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4亿元,同比增长17.83%;实现扣非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减少22.39%。现金流量方面,公司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总额为30.22亿元,同比增长26.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亿元,同比大幅提升。公司表示,公司利润表现不及营收的主要原因有,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昱能科技、安路科技股票价格下跌,导致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税后净收益为-1.62亿元。下游电动汽车、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毛利率降低。此外,由于6英寸SiC产线尚处爬坡期,产线折旧固定成本相对较高。公司为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推出更高性能和更优成本的产品,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报告期研发费用为4.87亿元,同比增长34%,营收占比为9.24%。超七成收入来自高门槛市场 主要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士兰微主要产品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和LED。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路和器件成品的销售收入中,已有73%的收入来自大型白电、通讯、工业、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集成电路方面,受到IPM模块、AC-DC电路、32位MCU电路、快充电路出货量明显加快的拉动,公司集成电路业务营收为20.35亿元,同比增长约29%。其中IPM模块营收达到14.13亿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国内多家主流白电整机厂在变频空调等白电整机上使用了超过8300万颗士兰微IPM模块,同比增加约56%。未来IPM模块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公司MEMS传感器产品营收为1.15亿元,出货量同比增长约8%。目前,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0%—30%,六轴惯性传感器(IMU)已经获得国内多家智能手机厂批量订单,预计下半年出货量大幅增加。此外,公司32位MCU电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长约28%。公司MCU持续满足智能家电、伺服变频、工业自动化、光伏逆变等多领域高性能控制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电控类及主控类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与公司丰富的功率器件、IPM 模块等产品一起为白电及工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分立器件方面,受到电动汽车、新能源产业需求推动,2024年上半年公司,公司分立器件产品的营业收入为23.99亿元,其中IGBT和SiC(模块、器件)的营业收入已达到7.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半年报显示,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V代IGBT和FRD芯片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在比亚迪、吉利、零跑、广汽、汇川、东风、长安等国内外多家客户实现批量供货;公司用于汽车的IGBT器件、MOSFET器件已实现大批量出货,公司用于光伏的IGBT器件(成品)、逆变控制模块、SiC MOS器件也实现批量出货。同时,公司应用于汽车主驱的IGBT和FRD芯片已在国内外多家模块封装厂批量销售,并在进一步拓展客户和持续放量过程中。LED方面,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4.17亿元,同比增长约33%。为应对近年来LED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公司加快推出Mini LED、Micro LED显示芯片新产品、稳固彩屏芯片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快植物照明芯片、汽车照明芯片、高端光耦芯片、大功率照明芯片、安防补光照明芯片等新产品上量。全面布局汽车电子 研发及产能建设提速近年来,各类政策文件将进一步培养和推动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功率半导体产品作为电力电子的基础性产品,广泛受益于社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抓手。目前,士兰微已经全面布局汽车电子,包括功率器件、功率模块、模拟电路、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等各个门类。2024年4月,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正式向公司颁发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ASIL D”认证证书。这标志着公司已成功建立车规产品完整的开发流程和管理体系,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的要求,为设计符合功能安全要求的全品类车规级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半年报,公司已完成V代IGBT和FRD芯片的技术升级,性能明显提升,应用于新一代的降本模块和高性能模块,已送用户评测。公司还完成了多个电压平台的RC-IGBT产品的研发,该类产品性能指标先进,今后将在汽车主驱、储能、风电、IPM模块等领域中推广使用。除了硅基功率芯片之外,碳化硅器件更适应新能源汽车增加续航里程、高压快充、提高电池容量、降低续航焦虑的需求,是800V平台的“必选产品”。2024年上半年,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Ⅱ代SiC MOSFET芯片生产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通过吉利、汇川等客户验证,并开始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公司已初步完成第Ⅲ代平面栅SiC MOSFET技术的开发,性能指标达到业内同类器件结构的先进水平。公司正在加快产能建设和升级,尽快将第Ⅲ代平面栅SiC MOSFET芯片导入量产。为满足下游需求,公司正在加快车规级IGBT芯片、SiC MOSFET芯片和汽车级功率模块(PIM)产能的建设。截至目前,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6000片6吋SiC MOS芯片的生产能力,预计三季度末产能将达到9000片/月,预计2024年年底产能将达到1.2万片/月。今年5月,公司与厦门市海沧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合作建设一条以SiC MOSFET为主要产品的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20亿元,两期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年产72万片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的生产能力。本次合作是士兰微电子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加快发展汽车半导体关键芯片的重大举措。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多个车规级产品斩获行业各项评选殊荣,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其中,公司应用于汽车电子的LV MOS产品 SVGQ041R3NL5V-2HS荣获CIAS2024年度“汽车电子应用领域最具市场力产品奖”。今年5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功率器件产品荣获GAPS(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峰会暨优秀供应商创新展)“汽车功率器件杰出供应商”奖。公司表示,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IDM公司,虽然资产偏重,在经济周期变化下承担经营利润波动的压力,但是在特色工艺和产品的研发上具有更突出的竞争优势:实现了特色工艺技术与产品研发的紧密互动,以及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的协同发展。当前,电动汽车、新能源、算力和通讯等行业快速发展、芯片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快,士兰微电子将加快实施“一体化”战略,持续推动满足车规级和工业级要求的器件和电路在各生产线上量,持续推动士兰微整体营收的较快成长和经营效益的提升。(CIS)
士兰微
电子
汽车
2024-08-20 10:52
航天科技连收两跌停 “商业航天概念股”退潮
8月12日,航天科技(000901)再度呈现跌停走势。至此,该股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收于跌停。截至8月12日收盘,航天科技报于11.19元,下跌1.24元,跌幅为9.98%。航天科技主要从事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公司航天应用产品主要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为主要业务方向。公司曾于7月10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330万元至48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72%至87.43%;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0万元至3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4.79%至100%。对于上半年业绩预降的原因,航天科技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板块,境外汽车电子业务订单延后,导致该业务板块利润有所降低,且去年同期有较大汇兑收益;公司航天应用业务板块受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利润同比下滑。综上,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虽然半年报业绩预降,却并不影响航天科技的股价表现。7月26日至8月8日的10个交易日中,航天科技凭借“商业航天概念”表现一度十分抢眼,最大累计涨幅达到90.22%。此前,航天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集中全公司力量保障公司与大股东联合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以项目为牵引,统筹带动所有相关业务积极参与、快速发展,并在实施过程中寻找新机遇、新方向、新市场。探索建立公司航天应用产品“大市场”模式,测控装备、精密制造、光电组件等业务在服务保障已有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向外市场拓展力度。航天三院及其下属单位是公司航天应用业务的重要客户,同时相关业务涵盖航空等其他行业客户。关于商业航天领域,公司目前航天应用相关部分产品具备配套商业航天的能力,并积极跟踪相关市场。近期,航天科技已多次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例如,航天科技8月12日在互动易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不从事固体运载火箭业务,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且通过客户配套相关领域的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较小,尚未对公司经营数据产生重大影响。据航天科技8月9日龙虎榜数据,买1至买5的营业部分别是中信证券深圳滨海大道营业部、海通证券淄博石化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股拉萨团结路第一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机构专用;卖1至卖5营业部分别是财通证券杭州萍水街营业部、甬兴证券宁波和源路营业部、东方证券上海普陀区云岭东路营业部、国金证券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营业部、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之前的强势表现,包括航天科技在内的“商业航天概念股”在最近两个交易日回落明显。截至8月12日收盘,航天科技、利君股份双双跌停,天银机电、通光线缆、万隆光电等多只个股跌幅超过6%。
航天科技
证券时报·e公司
孙宪超
2024-08-12 19:06
共搜索到
53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关于自愿披露公司与莱斯能特(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汽车电子智能加速度传感器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的公告
2024-04-24
共搜索到
1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上海新房新增11盘过会 高端改善项目价格持续突破
天奇股份: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一行到公司调研
乘联分会崔东树:2025年1—3月进口汽车9.5万辆 同比下降39%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开幕
3名中国公民在伊朗港口爆炸中受轻伤
更多
21:06
康欣新材:全资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天欣公司60%股权
20:59
嘉泽新能:二级控股子公司风电项目获核准
20:55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黄淮海等地抗旱保春播
20:50
福达股份:拟9600万元转让合资公司50%股权
20:42
我国已形成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20:41
通化东宝:下修业绩预告 预计2024年净利润约亏损4272.32万元
20:41
晨丰科技: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2%股份
20:24
松发股份:公司股票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18
川大智胜:公司股票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12
*ST工智: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28日起停牌
19:59
*ST人乐:下修业绩预告 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