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CEO贺晗:建设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 完善国家级具身智能发展规划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孙宪超 2025-03-07 16:30
Aa 大号字

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CEO 贺晗

证券时报记者 孙宪超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CEO贺晗的建议聚焦于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算力和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

据贺晗介绍,过去谈人形机器人技术,主要关注点在硬件,比如电机、减速器等,这些是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器官,而现在的关注点在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方面的进步。以VLA等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开始与人形机器人融合,这是一场从“机械躯壳”到“数字生命”的进化革命,人形机器人门槛大幅降低、场景快速增多。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共性问题是缺乏通用平台。贺晗举例,由于缺乏算法(大脑、小脑)通用开发平台,多数企业都要从0到1独立研发,导致重复投入和资源分散,影响成本更影响效率。因为缺乏通用3D数据平台,高质量3D数据集稀缺,3D数据采集设备未普及,3D数据获取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制约具身智能深度训练。因为缺乏通用标准认证平台,硬件接口、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缺乏统一规范,不同厂商的机器人本体构型与软件架构互不兼容,具身智能难以跨本体,制约规模化应用。因为缺乏通用场景测试平台,行业标准场景库缺失,缺乏类似“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导致温室花朵难经风雨,应用场景单一,以商业导览、教育科研为主。由于缺乏通用人才培养平台,懂机械、自动化的多,懂大模型的少,两者都懂的通才少之又少。

贺晗建议,应该建立与完善国家级具身智能发展规划,推动大脑、小脑与机械本体协同发展。鼓励通用平台建设,避免重复“造轮子”。鼓励开发从硬件到软件、从底层到应用层、从AI模型底座到3D数据集的通用开发套件,如开源代码库、仿真环境库、开源数据集等,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创新氛围,降低创业、研发门槛。加快标准建设,创建生态认证体系。包括硬件接口标准、通信协议标准、3D数据集标准、性能标准、伦理安全等标准。

鼓励建立“具身智能兼容性认证”,对通过协议兼容性测试的产品给予一定补贴,降低异构系统整合成本。开放场景生态,加速技术迭代。在柔性生产、医疗康养、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等领域开放政府、国企主导的应用场景。

鼓励建立跨行业测试平台,依托高校或大厂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试中心,搭建多场景、多任务开放物理测试环境,提供多模态感知、动态决策等核心能力的标准化测试服务,降低企业技术验证成本。

“通用平台的发展方向是具身智能大模型一体机,这是目前我们重点研发的方向。”贺晗表示,具身智能大模型一体机是“算法+数据+算力”三位一体:通过空间智能MaaS平台+3D数据平台+云边端算力协同,打造通用的大脑(感认知—决策—控制一体化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小脑(技能模型)开发平台,实现跨本体互通互用,让每家机器人本体企业即插即用,这将是机器人领域的“安卓时刻”。

责任编辑: 戎艾茵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翔港科技
sh603499
26.69 +5.12%
华泰证券
sh601688
16.26 -0.73%
中国银行
sh601988
5.66 +1.25%
机器人
sz300024
17.75 -1.06%
中信证券
sh600030
26.44 -0.38%
比亚迪
sz002594
357.51 -0.83%
中信建投
sh601066
24.72 +0.04%
贵州茅台
sh600519
1568.88 +1.28%
胜宏科技
sz300476
73.00 -9.52%
赛力斯
sh601127
124.60 -0.57%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