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 / 详情

二季度民航公商务客占比下降 高铁承接价格敏感旅客

聂英好 · 2024-06-25 22:44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近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下称“中国航协”)在沙龙研讨会上指出,今年二季度民航业整体形势向好,但仍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其中民航公商务旅客出行占比下降,且转向高铁出行趋势明显。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4月1日—6月24日),我国全民航客运航班量超过120万班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飞常准大数据亦显示,截至6月23日,今年全国累计执行国内客运航班223.86万班次,同比增长7%,较2019年同期增长10%;累计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31.95万班次,同比增长161%,较2019年同期下降30%。

民航专家在中国航协举办的沙龙研讨会上预计,2024年全年旅客运输量有望超过7亿人次,分别比2023年、2019年增长13%、6%以上;航班量有望达613万班,分别比2023年、2019年增长10%、3%以上。

业内分析,今年坐飞机出行的商务旅客有所减少,第一是商务出行减少且出行开支削减;第二是今年4、5月以来,我国南方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雷暴天气之一,导致航班延误情况增加,这也是部分商务旅客阶段性转乘高铁的原因。

民航公商务客占比下降

从二季度民航业的特点表现来看,中国航协指出,今年二季度民航细分市场分化明显,因私旅游强于商务出行。

中国航协进一步分析,因私出行成为航空客运市场主要驱动力,下沉市场和多元化目的地选择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复苏,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旅游消费倾向增强,下沉旅游市场“旺季更旺”。商务航线虽保持增长,但价格波动较大,供给过剩导致价格难以支撑,商务出行市场“淡季更淡”。

民航专家还指出,今年二季度公商务旅客出行比例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航空需求不足是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事实,尤其是公商务旅客出行占比下降,且转向高铁出行趋势明显。

民航数据分析机构CADAS近期发布的民航二季度报告亦显示,今年二季度民航市场结构转变,公商务占比下滑且价格敏感化,休闲旅游群体占比提高。

今年以来,旅客对机票价格敏感度上升,体现在航空旅客人数上升,但是机票价格却在下滑。CADAS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端午期间票价(不含税和机建燃油)同比下滑20.2%,较2019年下滑2.3%。二季度机票价格同比下滑10.4%,较2019年下滑4.7%。

CADAS分析指出,今年以来旅客出行更加注重性价比,引发需求向低成本转移。2023年市场旺季更旺,淡季更淡,通过研究旅客画像发现旅游客占比上升,商务占比下滑,且商务客下滑值几乎等于旅游客占比上升值,可以推断旺季旅游需求变多,但是淡季公商务并未支撑起来,这个和疫情期间线上会议习惯的延伸、企业商务出差成本控制等相关,导致商务出差减少,相应里程积分变少,延续今年积分不足以支撑私下出游时的机票兑换,转变为价格敏感旅客。

价格敏感旅客被高铁分流

高铁扩张一直是民航发展绕不开的挑战之一,今年以来,民航国内航线客流增长势头不及铁路。上述民航专家也指出,二季度公商务旅客出行占比下降,且转向高铁出行趋势明显。

据CADAS发布的二季度报告,高铁持续扩张版图,其在中短途运输的优势,给民航国内航线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这也反映在客流增速上。通过对比2023年以来铁路与民航国内航线客流逐月较2019年同期的增速,可以发现民航国内航线客流增长势头不及铁路,仅个别月份有所超越。

中航协发布的数据还显示,受高铁影响民航国内运距增加。今年1—4月,国内市场客运平均运距为1518公里,较2019年同期(1467公里)增加3.5%。对此CADAS认为,民航国内航线应拉长平均航距,在自身擅长的长途运输方面加快发展。

与此同时,今年民航淡旺季仍波动分明。今年4月,民航国内日均客流量超2019年9%、5月国内日均超2019年12%。客运票价、客座率的指标在淡、旺季期间的波动更大,呈现出“旺季更高、淡季更低”的特点。此外,国际航线尚待进一步恢复,且国际航线竞争激烈;国内市场运力则相对过剩,民航市场短期内出现供大于求、票价偏低、上座率不足的现象。

民航专家林智杰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今年坐飞机出行的商务旅客有所减少,主要有两大原因影响,第一是商务出行减少,经济复苏的整体增速还不稳固,商务出行开支削减。第二是今年4、5月以来,我国南方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雷暴天气之一,导致航班延误情况增加,这也是部分商务旅客阶段性转乘高铁的原因。

5月航司国际客运表现抢眼

近日,多家A股上市航司披露的5月经营数据显示,多项关键运营指标均同比上升,其中国际客运运力投入和旅客周转量的大幅变动最为亮眼,多家航司相关指标增幅都超100%。

具体来看,5月春秋航空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变动达128%;中国国航国际客运运力投入也同比上升120.0%;南方航空国际客运运力投入(按可利用座公里计)同比上升106.88%;东航在国际市场的客运运力投入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66%。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六大航司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共合计484.39万人,整体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3%。国际旅客恢复率最高为吉祥航空,超过疫情前近三成水平,三大航、春秋航空国际旅客恢复率在八—九成水平之间,海航旅客恢复率在四成水平上下。

中国航协统计数据预计,今年暑运期间民航市场总量有望再创新高,日均旅客运输量有望达210万人次以上,比2019年同期增长10%左右。国信证券认为,今年暑运旺季值得期待。2024年我国民航供需缺口将持续缩小,航司价格竞争意愿较弱,2024年航司盈利将继续大幅向上突破。

中泰证券表示,今年6月航空板块关注国际航线供需的持续恢复,预计端午假期后各地中高考逐步结束,民航将迎来暑运旺季,在国内国际需求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各航司飞机利用率有望持续恢复,座公里成本有望持续摊薄,从而带动业绩持续改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