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观察】港股解禁日频繁大跌,市场承载能力有限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余胜良 2024-01-17 12:25
Aa 大号字

比起百果园30.33%的跌幅,乐华娱乐暴跌80%才更让人震惊,昨天这两家港股公司市值都遭遇暴击,核心原因都是限售股解禁。限售股解禁增加了市场流动筹码,这部分投资者抛售超出了市场承接能力。

目前港股市场发行融资规模都比较小,有些数百亿市值的公司,融资也只有数亿元,这是为了减少发行量,让公司股票顺利增发出去,为上市而上市。

在港股上市并不容易,目前在港股打新的经常只有数千人,氛围冷淡,有些公司能找到基石资金捧场,有一些找不到基石资金也会强行上市,主要是因为一些对赌要求,或满足投资人要求。

这些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比例很小,日常交易量不大。如果上市公司或大股东一方为了好看,只需要少量资金,就可以将股价维持在一个还不错的水准。但是这个股价并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真实情况。流通股过少,还给二级市场提供了炒作可能,比如美团、快手等上市后,均有很不错的涨幅。

但是半年或者一年的限售股解禁后,大量筹码可以在二级市场抛售,二级市场就没有能力承受了。

比如2023年12月28日,星空华文上市一年后解禁,盘中股价暴跌超38%,1月4日,Keep股价跌破10港元,日内跌幅扩大至30%。2023年12月13日解禁的药师帮,股价也在当日遭遇46%的跌幅。

去年6月20日,粉笔解禁首日股价下跌了18.62%,次日下跌38.47%。前年6月30日,被称作“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股票限售解禁,开盘一分钟即跌45.58%,截至收盘下跌46.77%,市值蒸发超900亿港元。2021年8月5日,快手限售股解禁日下跌15%。

解禁当日股价大跌的风险如此之高,理智的投资者应该回避才对。实际上在解禁之前数日,股票一般也会下跌,但是投资者没有预料到解禁后的抛售如此坚决,解禁当日股价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下跌,主要还是因为投资人有利可图,对后市不看好,套现为妙。一二级市场投资者成本差异巨大。

这其实也会让上市公司不满,比如2023年6月28日,粉笔CEO张小龙在朋友圈中暗讽,“前一位号称做价值投资的大佬跟我说,他投教育是为了做公益,是不需要退出的,结果这个大佬在解禁第一天无脑狂卖”。

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的关系,大多数时间在一条战线上,但出现分歧后,变脸也很坚决。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并不希望投资者甩卖造成股价下跌。

从目前走势上看,大多数解禁当日就走的投资者,做了正确选择。比如美图公司市值一度逼近1000亿港元,随后股价不断下挫,首次解禁时股票市值为361亿港元左右,现在只有121亿港元。快手、商汤等公司情况类似。

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上市时投资者一般都会抱有很大期望,等若干年后打回原形的概率很大。这也是限售期解禁后大多数投资者套现的核心原因。

解禁当日股价涨跌,只是市场短期冷热的反应,如果上市公司经营得当,业绩良好,完全不用在意一部分投资者去留,一定能吸引新的资金和投资者。

责编:彭勃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彭勃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西部黄金
sh601069
17.05 +10.00%
华泰证券
sh601688
16.26 -0.73%
比亚迪
sz002594
357.51 -0.83%
机器人
sz300024
17.75 -1.06%
中信建投
sh601066
24.72 +0.04%
中国银行
sh601988
5.66 +1.25%
永辉超市
sh601933
5.10 +9.91%
中信证券
sh600030
26.44 -0.38%
赛力斯
sh601127
124.60 -0.57%
赤峰黄金
sh600988
22.29 +1.78%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