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公司布局多物理量传感器,打造平台型公司
2、以传感器为核心,加速向物联网升级发展
3、盈利预测
柯力传感(603662)
一、公司布局多物理量传感器,打造平台型公司
柯力传感主营业务属于应变式传感器行业,并从单一物理量传感器企业逐渐向多物理量传感器企业转型。作为我国“强基工程”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应变式传感器需求前景广阔,2022年我国应变式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30.6亿元,2016-2022年CAGR为14%。根据ResearchandMarkets,全球力传感器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21.9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29.1亿美元,五年CAGR达5.8%。
随着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力觉传感器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新型传感器已被工信部纳入重点发展的核心零部件范畴。六维力传感器应用广泛,主要应用市场有机器人、汽车、医疗手术、航空航天等。未来,随着机器人力控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六维力传感器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下游细分市场需求持续扩容,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公司积极开发多维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目前多维力系列产品仍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公司已经进行了多款扭矩传感器、多维力传感器等产品的送样和试制。同时,公司围绕“人形机器人”所涉及的触觉、视觉传感器寻求对外投资机会。2023年6月已经储备了若干个技术壁垒高、市场前景广的机器人传感器种子项目。
柯力传感锚定传感器平台、传感器、物联网设备三大板块,以深圳和长三角地区为主,加快投资布局步伐,公司重点跟进和储备了一批光电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高端力学传感器,加快从单一物理量传感器企业向多物理量传感器融合的平台型企业的转型发展。
伴随技术迭代,一方面各大国内厂商如小米、优必选等企业有望快速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拉动核心零部件需求,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成本高昂,未来特斯拉机器人若要将售价低至2万美元,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公司与国内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在高精度、智能化、新型传感器的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产品性能领先,未来公司力传感器业务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二、以传感器为核心,加速向物联网升级发展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实现万物互联,驱动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物联网将物联网技术数据融入传统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政策大力支持带动物联网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84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达到1.6万亿美元,2022到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2%。
柯力传感连续第14年国内称重传感器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以传感器为基石,建立十大工业物联网事业部,分别在不停车检测、料罐租赁及建机、包装配料及仓储物流、无人值守与一卡通、工业机器人、环保设备、起重机械物联网、畜牧业设备仓储、车载设备、冶金及化工称重设备方面进行物联网产品管理与推广。
公司牵头建设的智能传感器行业产业大脑平台于2023年1月6日正式进入运营阶段。截止9月底,智能传感器产业大脑平台入链企业2900+家,在线专家1600+位,链接行业39个,物联网解决方案29+个,与浙江省产业大脑能力中心集成18个能力组件。下一阶段,智能传感器产业大脑建设将聚焦于商业模式的跑通并且实现盈利,能够为传感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技术、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支撑。
三、盈利预测
浙商证券预计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3.9亿元、4.8亿元,同比增长23%、20%、24%,对应PE约29、24、19倍。公司作为国内传感器领军企业,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新市场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第三方数据可信性风险等。
研报来源:浙商证券《柯力传感公司深度》,分析师:邱世梁(执业证书号:S1230520050001)等,2023年11月8日。
编辑:黄宇
时报资讯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