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东吴证券认为,军工行业当前位置处于底部拐点配置区域,看好军工行业在增量订单预期、改革催化与主题优势下的估值修复与业绩回归的戴维斯双击,军工行业具备突出的中期风险收入比。
当前军工行业动态市盈率PE-TTM近49倍,自身纵向比,除2022年4月底市场系统性风险时的一日低点45倍外,低于过去十年内围绕55-72倍的估值区间。同期,军工行业在2020年下半年动态估值两次达到80倍,可见行业具备较高的估值弹性。
从个股角度看,部分个股当前位置接近2022年4月底市场系统风险造成的极低点位,对于其中基本面依然相对优秀的个股而言,是难得的回调布局时点。
年初至今,考察军工行业结构性的表现,船舶板块受益于船舶周期与改革潜力领涨、航天板块受益于卫星通信互联网与改革潜力居第二位,航空板块表现
相对靠后。
进一步解剖上下游产业链最丰富的航空板块,上游材料和元器件企业主要受基数效应下的增速趋缓、竞争格局的演变和订单的持续性的影响,中下游龙头链长主机厂与分系统企业主要受军方大单采购制度下的订单规模、军品定价、预付比例与增值税政策以及中期调整节奏等影响,产业链各环节在估值和业绩层面都受到一定压制。
其中,绝大多数因素都已经通过前期的波动而消化,当前最核心的因素是中期调整,近期的节奏低预期也影响了行业表现,然而中调订单虽迟但必到,且愈加临近,当前对于军工行业来讲无疑处于基本面拐点窗口期。
军工行业二季度高强度的巡视对于军工体系的工业部门的业务节奏开展或产生影响,某些主战装备的产业链,在前期批量订单进入总装环节,部分上游环节都在等待中期调整落地后才能下达的新订单,业务空挡期的持续将对今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10月下旬是三季度密集披露期,同时四季度也将迎来考虑估值切换的周期,在预期10月份有望中期调整落地的节点下,军工行业有望迎来增速再起与估值修复切换的行情,因此要重视10月份的拐点布局窗口期。
高层关于军品订单审批;军贸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调整;国资委关于央企军工改革事项的推动;新的装备进展与披露、国内实兵实弹演练、与国外联合演习等多种事件类科目。
①主战装备中调落地形成订单带来的新一轮成长机会:中期调整订单下达,最先受益的是居于下游的主机厂与中游的垄断配套的分系统企业。
②国产民机的机会:航空业预期强劲复苏,中国商用飞机有望顺势崛起。
③改革的机会:军工央企存在做大市值补强军费的现实需要,国内军工技术向民用外溢实现军民一体,国外军贸市场带来第二成长曲线。
④军贸的机会:中国应当加强与域外相关国家的军事合作,包括军品贸易、联合演习等。
增量订单、增量资金、主题优势是军工行业核心逻辑的三点驱动力:中期调整中有增量订单的方向,属于增量资金配置权重的个股,以及在军工的强优大中特估国家安全中最先受益的央企军工标的。四个条线值得关注:
军工集团下属标的兼顾改革增效可挖掘的点:中航西飞、江航装备、中航沈飞、中航高科。
新订单、新概念、新动量:北方导航、七一二、航天电子。
超跌上游反弹布局:中简科技、铂力特、华秦科技、菲利华、航宇科技、火炬电子。
中国推动沙伊和解后逐渐形成新的全球地缘格局之下的军贸拳头产品的相关总装企业:北方导航、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国动力、中国重工。
研报来源:东吴证券,苏立赞,S0600521110001,估值触底叠加基本面迎拐点,军工风险收益比凸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