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欢
4月28日,大禹节水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6.2万元,同比增长4.33%。
深耕农水市场二十余年,大禹节水始终专注并致力于农业、农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和服务,从“让农业更智慧、让农村更美好、让农民更幸福”的企业使命出发,围绕“三农三水三张网、两手发力共担当”的战略方向,为广大客户和用户提供涵盖现代农业全领域和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2021年,大禹节水全国各区域和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主营业务领域各类订单持续增长,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5.15亿元,同比增长7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6.98%。
今年一季度,大禹节水继续发挥自身全国布局和全产业链的突出优势,连续中标12.04亿元的沛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1年EPC、1.45亿元的金塔县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供水(二期)、3.85亿元的元谋县平田、物茂灌区8.6万亩灌溉工程建设特许经营等多个项目。
一季报发布的当日,大禹节水再次中标大型供水项目。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2.27亿元甘肃省宕昌县城区饮用水源地水库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是继公司实施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项目与甘肃省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设计采购施工项目之后的又一大型供水项目。
“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里的优势企业,公司将在政府政策和中央资金的直接支持下,除了进一步做好做稳高标准农田业务基本盘,加大整县综合解决方案的推广力度,扩大全国范围内市场份额以外,公司还将大力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大禹节水表示。
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禹节水紧跟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重点推进灌区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数字孪生等具体领域。
在灌区现代化方面,大禹节水顺应水利部关于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和数字化灌区新建的发展方向,率先完成灌区现代化建设领域的先行布局与技术积累,在云南丙间灌区、山东簸箕李灌区、宁夏引黄灌区等多个灌区已有实际项目实践及技术积淀。
在防洪减灾体系方面,大禹节水积极推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农水在多个应用场景的高度融合,包括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水联网、水生态平台等不同需求背景的数据采集、应用软件及其SaaS服务及解决方案。
在数字孪生方面,大禹节水集合研发骨干力量,已经开展了流域、灌区、水利工程、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的研发实践,实现了部分项目试点和先行先试建设工作,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建立物理水利及其影响区域的数字化映射,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下的智慧水利桥梁纽带。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