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27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TCL科技:拟115.62亿元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
人民财讯3月3日电,TCL科技(000100)3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向重大产业基金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合计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84.2105%的股权比例。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作价为115.62亿元,其中现金对价金额为72.03亿元,发行股份对价为43.59亿元。本次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少数股权,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强化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并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半导体显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发生变化。
TCL科技
半导体
基金
人民财讯
许擎天梅
03-03 23:12
商务部: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
商务部: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
商务部
115系列
证券时报·e公司
黄剑波
02-20 14:32
上海沪工:2024年预计净利为1150万元至1350万元 将扭亏为盈
人民财讯1月21日电,上海沪工(603131)1月21日晚间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0万元至1350万元,与上年同期-5424.56万元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度,公司商誉计提减值9741.78万元,本报告期,公司无商誉计提减值。此外,2024年度,公司进一步聚焦并夯实主营业务,在智能制造板块方面,持续升级产品和服务,优化业务结构,通过深挖优质客户需求,实现了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稳定增长。
上海沪工
扭亏
上海
人民财讯
赖小风
01-21 16:14
胡润研究院:在全球找到803家瞪羚企业 比上一年增加115家
人民财讯1月8日电,1月8日,胡润研究院在北京亦庄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榜》显示,2024年,胡润研究院在全球找到803家瞪羚企业,比上一年的688家增加了115家。
115系列
人民财讯
曹晨
01-08 15:06
新城控股:11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5.14亿元
人民财讯12月9日电,新城控股(601155)12月9日晚间公告,11月份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5.1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9.74%;合同销售面积约33.0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51.96%。1—11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69.6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8.11%;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500.9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44.51%。
新城控股
115系列
人民财讯
任丽珺
2024-12-09 18:11
三六零触及涨停 成交额超115亿元
人民财讯11月25日电,三六零持续拉升触及涨停,成交额超115亿元。
三六零
115系列
人民财讯
任丽珺
2024-11-25 14:31
中国核建:截至2024年10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156.01亿元
人民财讯11月18日电,中国核建(601611)11月18日晚间公告,截至2024年10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156.01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84.30亿元。
中国核建
115系列
人民财讯
任丽珺
2024-11-18 15:55
铜陵有色:资本赋能+创新驱动 传统产业焕新蝶变
“资本赋能实体发展,在铜陵有色体现得淋漓尽致。”铜陵有色(000630)副董事长丁士启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正是有了资本市场的助力,公司才能在求新求变道路上大展拳脚,始终走在行业发展前列。作为“中国铜业第一股”,铜陵有色于1996年登陆资本市场,数十年来一直专注铜主业,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条,推动业务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交汇碰撞,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相互赋能,铜陵有色正以十足的“科技范”开启一场焕新蝶变之旅。一体化布局助力穿越周期身处周期性较强的铜行业,如何练就一套打法,有效穿越行业周期,平滑业绩波动,是铜陵有色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铜陵有色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铜精矿占比达80%以上,上游铜矿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中有矿,心中才能不慌。”丁士启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公司在国内拥有冬瓜山铜矿、沙溪铜矿、安庆铜矿,在国外拥有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等多座自主矿山,为参与市场竞争构筑了核心壁垒。2023年,铜陵有色生产阴极铜175.63万吨,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3.52%,自产铜精矿含铜17.51万吨,原料自给率达10%。据介绍,米拉多铜矿二期工程将于2025年6月建成投产,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公司每年将合计产出约25万吨铜金属量,原料自给率将再上新台阶。除向上游寻求核心资源外,向下游加工领域延展,不断打磨高附加值的铜基新材料产品,也是铜陵有色近年来不断发力的赛道。“在加工业务板块,我们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主要定位一些高精尖的产品,比如铜箔、铜板带、电磁线等。”丁士启表示。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风力发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铜基新材料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铜陵有色业务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以铜箔产品为例,铜陵有色旗下子公司铜冠铜箔已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生益科技、台光电子等知名企业供应链。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8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产能。通过一体化布局,铜陵有色已发展成为集铜采选、冶炼、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全产业链铜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阴极铜、黄金、白银、铜箔及铜板带等。向上打通资源链,向下打通价值链,铜陵有色的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由994.38亿元增长至1374.54亿元,年复合增速约11.4%;净利润由8.66亿元增长至26.99亿元,年复合增速达46%。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维持稳健增长态势,营收、净利分别为1063.08亿元、2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5.97%。从毛利率水平亦可看出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2021年至2023年,铜陵有色综合毛利率拾级而上,分别为5.8%、5.86%、7.26%;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7.57%。向“新”向“绿”而行走进铜陵有色企业展示馆,新中国第一座矿山、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以影像或实物形式被定格,锃光发亮的阴极铜、薄如蝉翼的铜箔、品种繁多的稀贵金属让人应接不暇,处处彰显着公司的创新基因。“我们是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改变。”丁士启表示,近年来公司人、财、物等各项资源都在向创新倾斜,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再通过创新链壮大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一组数据可以佐证铜陵有色的创新力度。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超41亿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9项。技术进步带来最明显变化是产品档次的提高。“过去的阴极铜纯度没那么高,表面粗糙,颜色发暗,通过优化电解技术和提纯工艺,并引入智能化管控系统,现在的产品光滑平整,不仅‘卖相’更好,导电性和可加工性也有了很大提升。”丁士启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据悉,铜陵有色已具备生产7N高纯铜的技术能力,后续将择机考虑将创新成果产业化。作为冶炼行业的成本线和生命线,回收率是铜陵有色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公司首创缓倾斜厚大矿体三步骤回采理论与方法,并创建了相关工艺流程,将冬瓜山铜矿资源综合回收率从70%跨越式提高到81%,回收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提升其他伴生稀贵金属回收率也是一大发力点。近年来,铜陵有色黄金、白银产量逐年提升,2023年分别为20.83吨、556.83吨,黄金等副产品贡献营收146.9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10.69%。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加速推进提炼金属铼的产业化进程。资料显示,铼被誉为 “航空航天之芯”, 是航空发动机关键件无法替代的关键原料,也是地壳中最稀有的金属之一。目前,铜陵有色已掌握从铜冶炼污酸中制取金属铼的技术,并与航发资产、航发航材院等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于铼的提炼回收。“铼金属的提炼对于保障我国关键材料自给安全大有裨益。”丁士启表示。在铜基新材料方面,铜冠铜箔自成立以来便专注“国产替代”,攻克了纳米级微细瘤化电沉积技术等5G铜箔材料及制造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成为国内5G高频高速PCB铜箔唯一国产供应商,同时已掌握3.5μm锂电池铜箔生产技术;金威铜业微合金无氧铜带打破国外垄断,产品标准成功写入博世公司的技术标准,成为博世该材料国内唯一供应商。高端化必须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近年来,铜陵有色大力实施节能降耗,推动现有矿山“边采边复”、关停矿山环境治理,并全方面引入智能化手段打造绿色低碳工厂,实现机器代岗、自动化减人、智能化管控。2022年,铜陵有色宣布投建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产业园一体化项目,预计项目环保设施投资、节能设施投资、智能化建设投资占比分别为17%、5%、8%。“公司新建项目厂区以皮带运输为主,管道、轨道运输为辅,重卡原则上不允许进场,节能减排效果将更好。”丁士启表示。插上资本市场双翼如果说技术创新是铜陵有色发展的内生引擎,那么资本市场则是做大做强的外在驱动器,公司发展历程中的每一项关键事件,都深深地刻上了资本的烙印。1996年,铜陵有色(时名“铜都铜业”)亮相资本市场,最初上市的资产仅为铜冶炼板块业务;1998年—2000年,铜陵有色控股股东有色控股旗下安庆铜矿、狮子山铜矿(后更名为“冬瓜山铜矿”)相继通过配股方式进入上市公司,奠定了铜资源自给的基石;2004年,公司开始建设铜板带、漆包线、黄铜棒、铜箔、换位导线等铜加工项目,初步形成矿山、冶炼、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007年,铜陵有色定向收购控股股东下属与铜主业相关资产,实现集团铜主业整体上市;2010年,公司发行20亿元可转债,用于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即“双闪项目”),实现铜冶炼工艺迭代。2012年,铜陵有色池州铜箔高精度电子铜箔项目和 “双闪”冶炼项目建成投产;2014年,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事项,募集资金近45亿元,用于收购有色控股持有的庐江矿业100%股权和铜冠冶化经营性资产等项目;2016年,收购法国GRISET(格里赛),铜板带产品打入欧洲高端市场。近年来,乘着政策东风,铜陵有色资本运作动作频频,资产结构大幅优化。2022年,下属控股子公司铜冠铜箔顺利实现分拆上市,登陆创业板;2023年,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等方式,作价66.73亿元收购中铁建铜冠7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21.46亿元,将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收入囊中,资源端优势凸显;2024年,主营矿山开发服务的参股公司铜冠矿建登陆北交所,实现资产证券化率跃升。“公司沿着铜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再融资不断做大做强,是资本赋能实体的典型案例。”丁士启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主业谋划更高层次的发展。在资本市场汲取养分的同时,铜陵有色也在不断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上市以来,公司持续进行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58.58亿元。今年4月,铜陵有色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年)》,表示在符合现金分红条件的情况下,未来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三年内实现可分配利润的50%;9月,公司发布回购方案,拟以2亿元至3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转换可转债。“未来,公司将统筹长远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强化信息披露,做好市值管理,以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丁士启表示。
铜陵有色
115系列
有色金属
证券时报·e公司
叶玲珍
2024-11-07 18:11
共有超115万件新品展出!第136届广交会今日闭幕
人民财讯11月4日电,第136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今天是本届广交会的最后一天,本届展会上,总共有超过115万件新品展出。绿色产品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均比上届明显增长。本届广交会还举办了400场左右的新品发布活动,比上届增长超30%。(央视新闻)
知识产权
广交会
115系列
央视新闻
2024-11-04 12:51
前三季度净利润超5亿 合成生物“链主”锦波生物持续推动创新发展
成立于2008年3月的锦波生物(832982),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合成生物产业链“链主”企业。 2023年7月登陆北交所后,该公司迅速成为板块内的明星个股,股价一度突破300元。近日锦波生物披露的三季报显示,2024年1月至9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91.16%;净利润获翻倍增长,达5.2亿元,同比增长170.42%。公司表示,营收大幅增长主要系医疗器械收入增长所致。医疗器械产品重点是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三类医疗器械植入剂产品。锦波生物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的企业。公司率先实现了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新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并于2021年获批了国际首款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注射级三类医疗器械——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截至目前,该款产品已在全国超3000家医疗机构销售,销售数量超100万支。此外,2023年锦波生物“注射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再次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是我国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医疗器械,凸显了公司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强劲的创新研发能力。“众所周知,胶原蛋白是人体最重要的功能蛋白,也是人体结构性材料,约占人体总蛋白的40%,全方位主宰着人类衰老、疾病治愈、组织修复与再生,其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流失。然而市场上传统的注射用胶原蛋白为“动物源胶原蛋白”,不溶于水且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风险,临床应用场景极其受限。”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表示,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锦波生物首次发现、鉴定出人III型胶原蛋白164.88°核心功能区,首创了“功能区重组串联”的“人源化”设计方法(胶原蛋白基因序列与人体一致),国际首次实现了“A 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谈及公司研发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优势,杨霞细数道,产品安全性高,氨基酸序列重复单元与人体Ⅲ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一致,不含非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无免疫原性。同时,精准的164.88°三螺旋结构与水溶性完美平衡,可以自组装成胶原蛋白纤维网,构成人体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对受损组织、细胞起其连接、支撑作用,并提供良好的细胞外基质环境,使受损组织得到修复、重塑。此外,该产品首次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了具有高级结构的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在山西,锦波生物已建成了全球首个最大、最专业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产业基地——锦波合成生物产业园,可实现年产注射级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200多万支,以及A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单一成分无菌智能胶原5000万支、10吨级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料。而作为山西合成生物产业链“链主”企业,锦波生物正依托上游独家原材料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快速打通全产业链条,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成长为中国功能蛋白领导者企业。截至2024年6月30日,锦波生物拥有发明专利授权63项,其中包括国际发明专利授权6项。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展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妇科、泌尿科、外科、骨科、心血管、皮肤科及医疗美容等各种医疗场景的应用开发。“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自交联的一种凝胶,可用于面部填充,且无交联剂。”杨霞提及,公司已围绕不同型别胶原蛋白开展研究,探索ⅩⅦ型、Ⅴ型、Ⅶ型胶原蛋白在不同适应症的应用,包括毛发、口腔、皮肤等不同领域。她表示,锦波生物将继续立足合成生物、结构生物学等技术,坚持以功能蛋白系统性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围绕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等在内的人体各型别胶原蛋白及各类抗病毒功能蛋白开展基础、应用研发及产业化。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构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完整版图,包括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等在内的人体各型别胶原蛋白的全产业链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推动用于传染性疾病的病毒进入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未来,公司将围绕医疗和生活护理等大健康领域,提供涵盖体表、体腔、体内器官修复再生的完整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型生物材料企业。
115系列
锦波生物
合成生物
证券时报·e公司
赵黎昀
2024-11-01 18:30
共搜索到
26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00:22
商务部: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
证券时报·e公司
02-20 14:32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共搜索到
1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奥飞数据等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武商集团倡议:共同帮助消费品出口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立讯精密:公司目前没有在美国投资建厂相关计划
三安光电成立新材料科技子公司
今天12时1分起,对美加征84%关税!
更多
23:25
美国务院:美俄达成谅解 稳定双边使团外交银行业务
23:12
宇树科技:将在最近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
23:08
佳都科技:2024年净亏损1.15亿元
23:05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多数上涨 苯乙烯、20号胶涨超2%
23:04
石大胜华:2024年净利润1641.96万元 同比减少12.32%
23:02
国博电子: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0.06% 拟10派4元
23:00
长安汽车与腾讯签署深化智能化合作协议
22:41
*ST恒宇:2024年扭亏为盈 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22:35
ST曙光:2024年净亏损3.41亿元
22:32
韩俊在山东调研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2:30
亚通股份:2024年净利润635.64万元 同比增加160.06%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