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91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加自选
共搜索到
1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今年沪市首只退市股诞生?股价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业绩预告净资产为负!
*ST凯乐或成今年沪市首家退市公司。1月13日晚间,*ST凯乐披露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该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21.54亿元到-23.22亿元,2022年年报披露后,公司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终止上市。
退市
退市股
业绩
证券时报·e公司
王一鸣
2023-01-15 21:31
3万股东踩雷!又一家A股公司退市,实控人系上海隐秘富豪,已失联数月…年内退市公司增至43家
包括6月20日晚宣告退市的*ST海医在内,今年以来退市的公司有43家,刷新历史纪录。对于退市公司而言,无论是审核制还是注册制下,财务指标达标都是上市公司保持上市地位的关键指标。
退市海医
上海
退市
证券时报
2022-06-21 09:12
A股加快作别“不死鸟” 退市生态持续完善
当代退、聚龙退、邦讯退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当日三只个股股价均跌逾60%。此外,退市西水、退市绿庭将于6月14日被交易所摘牌。截至6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超40家公司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全年退市公司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宣告A股市场加速清理“不死鸟”。专家分析,今年退市的一大特点是财务指标退市案例增多,退市常态化局面初步形成,并推动投资者“用脚投票”,远离绩差股、壳概念,助力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财务退”增多“应退尽退”信号强烈统计显示,截至6月13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45家公司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从退市类型来看,触及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的案例均有,但“财务退”占比最高,超过八成。专家分析,从2020年退市新规财务类退市流程来看,第一年财务指标不达标的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任一财务指标不达标将被直接退市。“这意味着‘空壳’‘僵尸’企业从被识别到退市只需要两个会计年度,因此2022年将是退市新规效力集中显现的一年。”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说。“史上最严退市制度落地后,丧失持续经营能力或严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正被淘汰。‘应退尽退’信号强烈,退市济堂这类触及财务类和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的公司,必然会被清出资本市场。”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总的来看,今年退市将呈现四大特点。”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退市公司数量增多,新陈代谢运转良好;退市类型以财务类退市为主;违法违规类退市公司数量增加;退市结构日趋合理,多元化退市步入新阶段。“退市制度、标准有了严格要求,退市的具体执行也明显加大了力度。在注册制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保障退市通道畅通非常重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强化“应保尽保”退市并非终点,监管部门在“应退尽退”基础上强化“应保尽保”,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此前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退市程序衔接,优化退市公司持续监管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退市公司监管体制。其中明确,设置与退市公司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投资者准入要求,强化投资者教育和投资风险警示,引导投资者理性买卖退市公司股票。在市场人士看来,退市仅影响公司的上市身份,并不影响经营实体的属性,股东权利并未发生改变。“近年来,普通代表人诉讼和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例纷纷落地,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广泛应用,投资者维权渠道不断拓宽,为‘应退尽退’提供了一系列制度支撑。建议进一步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与司法保障体系,配套使用先行赔付、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手段,最大限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董登新说。退市生态持续优化退市常态化加速推进A股市场投资生态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摒弃“炒差”“炒壳”,“买者自负”风险意识逐渐强化。“退市新规实施以来,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生态,降低了投资者对绩差股的炒作预期,改善了市场投资环境。同时,市场去粗取精,有利于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企业上市融资。”陈雳分析。专家提醒,退市整理期缩短为15个交易日,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交易类强制退市不设退市整理期。上述因素均会加速退市公司的价值回归。“若参与此类股票的炒作,投资者极有可能面临投资损失,投资者应摒弃炒小、炒差。”田利辉称。退市新规还堵住了上市公司试图通过“突击创收”、债务豁免等方式“保壳”的漏洞。有投行人士坦言,“壳”价值已大幅下降。这有利于改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倒逼投资者真正去关注投资标的的基本面。“A股市场‘入口端’‘出口端’市场化程度将持续提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田轩认为。此外,要加大主动退市力度。田利辉表示,美国证券市场退市结构以主动退市为主,包括并购重组、因财务问题或股价过低而自愿退市、破产清算等。这是维持上市地位成本高、诉讼等配套制度完善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股市场也要畅通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完善多元化退市制度。“退市生态持续优化,‘主动退’将成为未来退市主要类型之一,也应给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以政策支持,比如其重组后还有机会重新上市。这将有利于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联动效应。”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中国证券报)
退市
A股
证券
中国证券报
2022-06-14 11:39
A股加快作别“不死鸟” 退市生态持续完善
人民财讯6月14日电,当代退、聚龙退、邦讯退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当日三只个股股价均跌逾60%。此外,退市西水、退市绿庭将于6月14日被交易所摘牌。截至6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超40家公司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全年退市公司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宣告A股市场加速清理“不死鸟”。专家分析,今年退市的一大特点是财务指标退市案例增多,退市常态化局面初步形成,并推动投资者“用脚投票”,远离绩差股、壳概念,助力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国证券报)
退市
退市绿庭
退市西水
中国证券报
2022-06-14 06:59
周一大涨超9%,公司突然官宣摘牌退市,这些股也面临退市整理!饲料行业业绩有望迎来逐季改善(附股)
6月以来,通威股份、大北农、海大集团、唐人神获得北上资金加仓。主力资金方面,6月以来,通威股份、天康生物、天马科技、溢多利获得主力青睐,累计净流入额居前。
饲料
退市
业绩
数据宝
2022-06-08 08:08
退市绿庭:公司A股和B股股票将于6月14日被上交所摘牌
人民财讯6月7日电,退市绿庭(600695)6月7日晚间公告,截至2022年6月7日,公司股票已于退市整理期交易满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结束。公司A股和B股股票将于6月14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终止上市后公司A股和B股股票将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退市绿庭
上交所
退市
人民财讯
李在山
2022-06-07 19:10
爆炒退市股!整理期内连现涨停,谁在“末日接盘”?监管再次出手
6月6日晚间,上交所官微第一时间发布通报称,退市西水股票价格出现异动,个别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拉抬股价、以涨停价大额申报等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中小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表示,已依规对相关投资者连续实施暂停交易的监管措施。
监管
退市
退市股
中国基金报
2022-06-07 08:55
921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
人民财讯5月30日电,数据宝统计,截至5月27日收盘,沪深两市共1567只个股流通市值低于30亿元,其中921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总市值方面,两市共2023只个股总市值低于50亿元,其中1111只个股总市值不足30亿元。具体来看,目前两市流通市值最小前3只股票分别为退市中房1.80亿元、退市昌鱼1.83亿元、退市绿庭1.91亿元。总市值最小的前3只股票分别为退市中房1.80亿元、退市昌鱼1.83亿元、退市绿庭1.91亿元。(证券时报网)
退市
证券时报网
2022-05-30 09:34
唏嘘!A股退市名单再添两家,涉及3万股东!昔日“电子大王”卖冻肉保壳终失败
*ST厦华、*ST环球两公司先后公告称,公司5月25日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自6月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6月23日。截至最新报告期,*ST厦华的股东户数为1.21万,*ST环球为2.07万。
退市厦华
电子
退市
证券时报
2022-05-26 08:57
3家公司被强制退市 A股市场新陈代谢呼应注册制改革
退市新规显威之下,A股又有3家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5月23日,深交所发布消息,*ST圣莱、*ST腾邦、*ST丹邦3家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其中,上海证券报曾对*ST圣莱“催肥式保壳”手法进行深度调查和报道,其保壳“梦碎”的核心原因正是报道中重点质疑的输配电业务收入真实性问题。上述3家A股公司黯然谢幕,可能是今年退市大潮中的缩影。“退市新规后,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业内人士认为,注册制的推进将继续加速尾部公司边缘化的趋势,从而减小退市新规运作的阻力。而退市制度的高效运作,将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反过来为注册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3家A股公司宣告退市自上市以后,*ST腾邦、*ST丹邦、*ST圣莱3家公司均出现了业绩连年下滑、股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一步步走向了退市的深渊。今年3月中旬才获聘的年审机构,以一份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宣告”了*ST圣莱的命运。*ST圣莱5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即2021年年度报告)中,因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审计机构对*ST圣莱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根据退市新规,公司股票触及终止上市条件。曾寄望于通过破产重整来化解危机的*ST腾邦,同样宣告离场。2011年2月于创业板上市的*ST腾邦,一度是国内10万家机票代理商中唯一上市的企业。2018年以来,*ST腾邦便处于债务缠身、诉讼不断的窘境。业绩方面,*ST腾邦2019年和2020年累计亏损超26亿元。因2020年度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腾邦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最终,因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1.49亿元,且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腾邦触及终止上市条件。因2020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同时2021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ST丹邦触及终止上市条件。*ST丹邦于2011年9月上市,主营挠性电路与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柔性FCCL、芯片封装COF基板等。2020年起,公司发生流动性危机,业绩连年亏损,高管“内斗”不断,后因短期内两次变更年审机构引起监管部门关注。今年4月21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综合来看,3家公司均是已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典型“壳公司”,被市场“出清”的结局并不令人意外。根据相关规定,3家公司终止上市后,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将被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A股退市逐步进入常态上述3家A股公司退市,可能是今年退市大潮中的缩影。近年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以及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退市效率大幅提升。据上海证券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2家上市公司拉响退市警报,其中退市绿庭、退市西水等多家公司已进入退市整理期,等待被摘牌。与此同时,为适应注册制改革和常态化退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依托现有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作为退市板块,按照“顺畅衔接、适度监管、防范风险、形成合力”的原则,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堵点、风险点进行优化完善。可见,建立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的方向越发明晰,“应退尽退”的共识逐步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正逐步构建。开源证券分析认为,注册制的推进将继续加速尾部公司边缘化的趋势,从而减小退市新规运作的阻力。而退市制度的高效运作,将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反过来为注册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最终形成资本市场的正反馈。(上海证券报)
退市
A股
A股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2-05-24 11:45
共搜索到
90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在大湾区上线
上海新房新增11盘过会 高端改善项目价格持续突破
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一行赴浙商中拓交流参观
天奇股份: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一行到公司调研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开幕
更多
12:35
嘉泽新能在哈尔滨成立智慧能源公司
12:30
隆基绿能在青岛投资成立新公司
12:09
润禾材料成立新公司 含合成材料业务
12:09
天宜上佳25MW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
12:08
卓翼科技成立智造科技公司 含AI业务
12:08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5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
11:55
阿里巴巴AI旗舰应用夸克发布全新“AI相机”
11:38
自然资源部:2025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 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11:33
中路股份投资成立自行车公司
11:33
广州发展、国投电力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
11:33
理想汽车&飞龙股份赋能共创研讨会成功举行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