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83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加自选
共搜索到
1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ST海投:公司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人民财讯6月12日电,*ST海投(000616)6月12日晚间公告,截至2023年6月12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十九个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ST海投
终止上市
退市海医
人民财讯
任丽珺
2023-06-12 21:05
强制执行4亿!知名主持人老公又出事
截至目前,览海控股累计被执行11亿。据悉,览海控股成立于2003年,法定代表人及第一大股东为密春雷。
退市海医
上海
华谊兄弟
中国基金报
2022-09-20 15:34
股权转让上下其手 纸上工程暗藏玄机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呈现隐秘新动向
今年以来,已有约10家公司披露大股东占款问题。其中,既有沉浮数载的资本玩家,也有刚上市不久的“新人”。梳理这些案例可见,大股东直接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已较为少见,转而通过迂回借道、层层包装的手段实现占款,更为隐蔽。大股东资金占用危害大,不少公司因此披星戴帽,有些公司甚至退市,还有公司的资本运作被搅黄。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新方式1股权转让 典型案例:ST目药2工程建设典型案例:*ST光一、ST目药3理财或承兑汇票典型案例:生物谷、*ST澄星再精妙的把戏,总有被识破的那一刻。7月25日晚间,生物谷宣布高管团队集体换人,董事长、董秘等多名公司高管辞去职位,而他们均是公司大股东占款一案的相关责任人。由此,生物谷成为北交所因纪律处分而高管“换血”的公司。近年来,大股东占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监管持续发力下,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高压线下仍有人心存侥幸。今年以来,仍有部分公司出现大股东占款问题。相较于以往,这些案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股权转让、工程建设、理财或承兑汇票等成为大股东占款的方式,甚至不惜迂回借道中间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它们最终都没能逃脱监管。有投行人士表示,在监管强光下,大股东占款往往成为公司深陷泥淖的导火索,不少公司因此披星戴帽,甚至退市。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资金使用,坚决遏制大股东占款行为,仍然是当前监管的题中之义。资金链紧张大股东铤而走险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约10家公司披露大股东占款问题。其中,既有沉浮数载的资本玩家,也有刚上市不久的“新人”。作为北交所首批上市的公司,生物谷因大股东占款等问题被立案调查。公告显示,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公司控股股东金沙江投资通过获取背书转让款的方式累计占用上市公司7876.44万元。2021年8月起,金沙江投资通过获取理财资金的方式,占用上市公司2.77亿元。一度被资本玩家“长城系”控制的ST目药也披露了大股东占款问题。ST目药4月20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公司原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存在资金占用的违法行为,累计发生额为8487.12万元,余额为8487.12万元。且该资金占用事实自2018年起发酵,却迟至2021年4月30日才在2020年年报中予以披露,违反了法定披露义务。占款问题频发的公司,其大股东往往现金流紧张。ST中利4月底公告,公司在2021年度审计期间自查发现,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企业中利控股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截至4月26日,中利控股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8.77亿元,已归还约223万元。公告显示,王柏兴是ST中利的控股股东、实控人,早在去年底,已经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根据彼时公告,王柏兴因质押融资纠纷,所持ST中利6399.97万股股份于2021年12月底被拍卖,占彼时公司总股本的7.34%。目前,王柏兴的资金状况并未好转,最新公告显示,其直接持有的ST中利股票已被司法冻结。中间环节层层包装 手段更加隐秘梳理今年披露的案例不难发现,大股东直接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已较为少见,转而通过股权转让、工程建设、理财或承兑汇票等手段实现占款,手段更为隐蔽。首先是股权转让,大股东采用设置关联公司,然后让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达到占款目的。对上市公司而言,常常是钱已经付出,东西却没拿到,陷入“人财两空”的尴尬境地。例如,2018年12月30日,ST目药控股子公司银川天目与文韬基金、武略基金签订协议,拟支付5500万元购买文韬基金、武略基金所持的银川西夏100%股权。2019年4月1日,银川天目支付了5414万元转让款,但截至目前,相关股权尚未过户。这场股权转让背后是公司原大股东的“上下其手”。处罚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2日,长城影视文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城集团”,2020年12月更名为浙江清风原生文化有限公司)作为ST目药原控股股东,其股东为赵锐勇、赵非凡父子,分别持股66.67%和33.33%。文韬基金、武略基金由长城集团设立,委托代表人和管理人员等均接受赵锐勇领导和指派,相关合伙人进出、增减资、对外投资决策、资金收付均需经由赵锐勇同意才能实施。在ST目药印章使用、资金拨付等过程中,ST目药时任董事长赵非凡则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是通过工程建设进行占款,明面上是支付了相关的工程款,实则借道“中间商”进入了大股东腰包,而工程建设则只是纸上谈兵。ST目药原大股东就通过这种方式占用了上市公司3000余万元的资金,而相关的工程迄今仍是一纸空文。*ST光一的情况更为典型。公司控股股东是光一投资,实控人为龙昌明。在龙昌明的组织指使下,*ST光一2020年以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设备采购预付款、预付工程物料采购款及往来款的名义通过多个中间方将资金划转至光一投资、龙昌明及其债权人等银行账户,总计3.39亿元。再次,理财或承兑汇票也成为大股东占款的重要途径。生物谷控股股东就是通过上市公司对第三方背书银行承兑汇票和委托理财的方式占用公司资金,其中理财占资涉及多个“第三方”。公告显示,2021年8月起,生物谷委托银丰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理财资金达2.65亿元,委托国深融资租赁(云南)有限公司理财资金0.12亿元,其后,上述理财资金通过多个第三方转给金沙江及其关联方,控股股东自认最终用于金沙江偿还债务和产业投资。上述行为构成资金占用,占用公司资金2.77亿元。无独有偶,*ST澄星通过电汇划转、银行承兑汇票等形式付款给绿澄化工,然后由绿澄化工直接付款或通过江阴日化等单位付款给*ST澄星的控股股东澄星集团及其关联方。仅此,澄星集团及其关联方占款共计超30亿元。占款危害重重 多家公司已退市“大股东资金占用危害巨大。大股东常常因为自身的流动性危机而铤而走险,一旦占用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很难短时间归还占用的资金,这明显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资金状况。”上述投行人士表示。例如,生物谷控股股东金沙江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林艳和承诺,金沙江投资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归还全部占用资金及资金收益,林艳和承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然而,到期后,金沙江仅归还公司1000万元,上述承诺未全部履行完成。大股东占款问题甚至搅黄了一些公司的资本运作。以ST热电为例,恒力石化旗下的康辉新材本想借道ST热电上市,此后ST热电自查发现,公司2021年度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情形,后期虽然控股股东归还了相关款项,但上述收购案最终未能成行。不少公司因大股东占款问题披星戴帽,有些公司甚至退市。例如,ST中利、ST龙净均在今年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直接原因就是大股东占款。此外,退市海医、数知退、退市新亿等公司因大股东占款的问题从A股离场。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不法行为的打击越坚决有力,对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就越坚实有效。一些大股东占款的新手法、新问题,包括监管在内的市场各方应加倍重视,及早识别风险,给予严格管理。(上海证券报)
股权转让
纸
ST目药
上海证券报
2022-07-26 12:11
退市海医退市整理期结束 A股退市整理股票池临阶段性“清空”
7月18日,上海“神秘大佬”密春雷核心上市平台退市海医(600896)退市整理期结束,继退市海创之后,踏上摘牌之路。由此,由年报问题所引发退市的今年最后一只摘牌股问世,相关公司摘牌和转移“老三板市场”整体步入收尾阶段,A股退市整理股票池面临阶段性“清空”。今年以来退市公司家数创出历史新高,Wind统计数据显示的数量为46家。除去两家转板、一家被吸收合并外,其他企业均因不符合退市新规下相关上市要求而被摘牌。A股常态化退市的烙印越发明晰。梳理被强制退市的44家公司的退市原因,最大比例为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同时也有部分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案例出现。此外,还有公司出现因恢复上市失败而退市的新情况。拆解来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多家公司年度营业收入不足一亿元且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折射出宏观经济和中观产业波动下对公司业务的裹挟,以及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对的失误。同时,最近一年度净资产为负的退市公司家数也超过10家,折射出部分公司对于杠杆的过度依赖,以及对现金流之于企业运营可持续性的漠视。目前多数公司都已召开相关董事会,并聘请主办券商,委托为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办理证券交易所市场登记结算系统股份退出登记,办理股票重新确认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份登记结算等相关事宜。由此可以确定,承接两网及退市公司的老三板市场近期将不断扩容,笑纳新兵。投资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选择权等也将转换场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退市公司中,多数公司仍存在“后遗症”。这些问题仍有待公司跟进解决,监管部门跟进监督,投资者跟进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退市常态化并非是重点,还需要规范化、有序化同步跟进,股市才会越来越健康,对投资者才会越来越有利。信息披露仍是待解决的痛点问题,尤其是对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披露。以年报披露为例,截至目前包括退市济堂等在内的部分公司仍未披露2021年年报,对此,交易所曾专门发出监管工作函,并提醒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此外,被强制退市的企业中,相当比例的公司存在虚假信息披露、财务造假、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等行为,因此不少公司都遭遇了监管立案调查,且尚未作出正式处罚。随着公司终止上市后的估值以及偿付能力的大幅下降,一方面对公司跟进后续影响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适格投资者能否顺利追回投资损失,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退市
证券时报·e公司
王小伟
2022-07-18 19:40
退市海医:股票将于7月25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
人民财讯7月18日电,退市海医(600896)7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7月25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
退市海医
人民财讯
任丽珺
2022-07-18 16:55
上交所:本周对*ST博天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持续进行重点监控
人民财讯7月15日电,7月11日至7月15日,上交所对*ST博天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退市海医等退市整理股票和严重异常波动可转债持续进行重点监控,对26起加剧市场波动、误导投资者决策、影响交易秩序的异常交易行为依规从严采取了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对29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对12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等进行专项核查,向证监会上报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1起。
退市博天
上交所
人民财讯
许擎天梅
2022-07-15 20:02
董卿老公回归公司仅一周,就被申请冻结8800万股权!
“失联”半年回归仅一周,董卿丈夫密春雷又被华谊申请冻结8800万股权。
华谊兄弟
上海
退市海医
中国基金报
2022-07-14 08:46
上交所:本周对*ST博天等严重异动股票持续重点监控
人民财讯7月8日电,上交所:本周对*ST博天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退市海医等退市整理股票和严重异常波动可转债持续进行重点监控,对36起加剧市场波动、误导投资者决策、影响交易秩序的异常交易行为依规从严采取了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对41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对11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等进行专项核查,向证监会上报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1起。
退市博天
证券
可转债
人民财讯
李在山
2022-07-08 19:25
2家A股上市公司今日摘牌 年内退市公司将达46家
7月7日,上交所将对退市济堂、退市金泰2家公司股票摘牌。后续,退市海创、退市海医也将陆续退市。今年1月1日至7月6日,已经有42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加上上述4家公司,年内退市公司数量将达到46家。从退市原因来看,46家退市公司中,42家为强制退市,3家为重组退市,1家为主动退市。“整体来看,年内退市公司以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强制退市为主。退市新规实施下,退市日趋常态化,促进了A股市场‘新陈代谢’,有效增强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退市新规实施以来,退市制度显著优化,覆盖范围更广,从更多维度对上市公司提出了要求,实现了对风险企业的加速出清。39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多元化退市常态化据退市海创、退市海医公告,2家公司退市整理期的最后交易日分别为7月6日和7月18日,随着2家公司的逐步退出,上市公司因2021年年报触及退市指标而被交易所摘牌退市,也将步入尾声。具体来看,上述年内42家强制退市公司中,*ST艾格为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德奥退因恢复上市失败而退市,退市新亿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另外39家为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从39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公司来看,17家触及“营业收入+扣非前后净利润”财务类组合指标,11家触及净资产为负指标,27家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一家公司可能触及多项退市指标,重复统计)。“随着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2022年退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年内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已达42家,超过了过去两年退市公司数量的总和。”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来看,今年退市情况有两大特征:一是退市制度执行严格,2022年强制退市比例高达91%,绩差上市公司退市步伐有所加快。二是退市渠道逐渐多元化,年内除39家公司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退市外,交易类退市、重大违法类退市等非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逐渐增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退市等退市渠道亦不断畅通。投资者保护升级从严监管退市股炒作在推进退市过程中,如何确保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尤为重要。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退市过程中的堵点、风险点进行优化完善,保护投资者基本权利,确保退市制度平稳实施。陈雳表示,随着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投资者的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今年以来,证监会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做出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来看包括:一是优化退市公司持续监管制度,保障重大信息得到及时披露;二是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加强对投资者的事前保护等。与此同时,对于部分退市股在退市整理期被炒作,沪深交易所亦进行重点监控,并对部分投资者进行处罚。如5月19日和6月6日,上交所发布两次关于退市西水股票异常交易情况的通报,个别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拉抬股价、以涨停价大额申报等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中小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对相关投资者连续实施暂停交易的监管措施。陈雳表示,投资者炒作部分退市股,主要是认为其有望后续重新上市。但退市企业重新上市难度较大,炒作退市股风险较高,投资者在决策前应合理评估风险,理性投资。孙金钜表示,投资者一方面需密切关注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业绩预告、风险提示等公告,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最新退市制度的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维护自身权益。退市制度将不断优化实现“优胜劣汰”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市场人士认为,未来退市制度有望进一步优化,通过发挥各方合力,实现“优胜劣汰”。陈雳表示,下一步,退市制度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监管得到不断强化,后续或引入更多维度的指标对公司进行全方位评估。对于企业来说,需要重视的不仅是营利或者股价维持在合理区间,更重要的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进一步明确投资风险,合理评估企业投资价值。孙金钜认为,从监管层面来看,需进一步加强退市新规与注册制改革的正循环,实现企业上市和退市的双向畅通,强化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生态环境。同时,应持续完善退市制度,进一步压缩空壳公司规避退市的空间,进一步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在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同时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对中介机构而言,孙金钜认为,需进一步强化审计机构核查要求,要求年审机构重点核查上市公司当期收入是否真实、准确,并结合公司历史经营情况等因素进一步核查上市公司收入扣除事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于券商而言,要做好投资者的风险等级划分,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教育。(证券日报)
退市
A股
证券
证券日报
2022-07-07 11:53
【早知道】国常会:确定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
人民财讯7月7日电,摘要:国常会:确定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美方声称要求荷兰禁止向中方出口光刻机技术,外交部回应。北京:7月11日起进入聚集场所的人员须接种疫苗。深圳: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 2022年新增“首贷户”2万户。多地发放文旅体消费券,暑期文旅消费市场复苏。退市海医:密春雷正常履行公司董事、董事长职责。
电子
汽车
新能源汽车
人民财讯
翁健
2022-07-07 07:44
共搜索到
82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日本学者: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与世界潮流相违背
鹏鹞环保等成立新公司 业务含室内空气污染治理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访问阿塞拜疆
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7.6亿人次
胜宏科技: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
更多
15:02
收评:创业板指跌1.86% 全市场总成交额逾1.1万亿元
15:01
京东云大模型一体机获中国信通院最高级别双项认证
15:01
德国:特朗普的“解放日”是美国人的“通胀日”
15:00
美团为骑手补贴养老保险 即日起开始试点
14:57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200亿港元
14:53
小鹏汽车成立销售服务新公司
14:53
上海电气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战略合作签约总额达36.37亿元
14:50
蒙牛集团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
14:49
乘联分会:3月1—31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98.8万辆,同比增长39%
14:48
乘联分会:3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8.9万辆,同比增长12%
14:44
普元信息在海南成立软件技术子公司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