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82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加自选
共搜索到
1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科迪乳业、新光圆成摘牌退市 6月退市公司已达17家
6月22日,科迪退、新光退两家公司分别发布了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当日系两家公司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将自6月23日摘牌。这是继6月21日腾邦退、圣莱退宣布摘牌退市后,本周第3、4家摘牌公司。科迪退即科迪乳业,是一家位于河南虞城的乳制品企业。公司于2015年6月30日上市。今年5月24日,科迪乳业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其因2020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交易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再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终止上市情形。6月1日,科迪乳业进入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为6月22日。2021年,科迪乳业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实现净利润6905万元。不过其扣非净利润亏损1.4亿元。6月22日,科迪乳业最后一个交易日,其股价上涨1.69%,成交2015万元,市值约6.57亿元。截至3月31日,其股东户数为2.85万户。 6月22日同为房地产企业新光退(新光圆成)最后一个交易日,其股价上涨2.78%。截至4月20日,其股东户数为1.27万户。新光圆成2007年8月上市。今年5月24日,新光圆成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2018年度、2019年度,该公司因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又因2020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被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今年4月,新光圆成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决定对其股票予以摘牌。至此,新光圆成走完了在A股15年历程。业内人士表示,目前,A股执行“应退尽退”政策。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家公司收到退市决定告知书,或已进入退市流程中,持续刷新历史记录。Wind信息显示,仅今年6月份,已有17家公司集中退市。其中,退市易见、退市罗顿、退市昌鱼等公司于6月22日被集中摘牌。而接下来,还有多家公司走到上市终点。公告显示,退市环球、退市厦华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为6月23日,绿景退、晨鑫退、猛狮退、金刚退等公司最后交易日均为6月24日。随着这些公司退市,6月份退市公司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房地产
乳业
退市
证券时报·e公司
吴志
2022-06-22 22:22
6家公司退市整理期满 “应退尽退”理念获认同
6月15日,退市明科、退市游久、退市中天、退市中房、退市罗顿、退市昌鱼等6家公司退市整理期满,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即便如此,对于退市股票的投机炒作仍未终止,退市游久、退市中房当天以涨停收盘。“市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投机,包括对这些退市股。”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已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这种博弈完全是买者自负。“我在退市整理期第一天买了退市游久5000股,涨点卖点,最后的1000股也在今天(6月15日)卖出了。即便是亏损,股价才几毛钱一股,跌也跌不到哪里去。”股民李欣(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已经多次玩这种“刀口舔血”的游戏,赌的就是退市整理期的股票能有上涨的机会。近期已有多只退市整理期的股票被市场炒作,如6月13日,就有科迪退、退市厦华、东海A退、退市罗顿等多只退市股以涨停收盘。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退市股的炒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部分机构、大资金和散户一同博弈该股最后的投机机会。“复盘历史上退市公司来看,能够重回A股市场的凤毛麟角。在摘牌后,相关股票将进入三板市场进行交易,而三板市场成交量较为低迷,投资者如果不能在退市整理期卖掉股票,恐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接盘侠’。”张翠霞说。董登新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有序推进,退市新规日趋成熟完善,买壳、借壳失去意义。大浪淘沙的A股市场正在形成,市场已经逐渐认同“应退尽退”理念。虽然有不少投资者在退市股票身上“火中取栗”,但在股票退市整理期异常交易行为,就要遭到监管层的“重拳出击”。今年上交所多次公告对退市新亿、退市游久、退市拉夏等股票退市整理期交易情况密切监控,对拉抬股价、维持涨幅限制价格等加剧股价波动、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影响市场交易秩序的异常交易行为依规从严监管,对部分投资者采取连续实施暂停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信公咨询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岑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退市股票短期上涨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些故意拉抬股价、大额申报等行为,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对投资者交易决策形成严重误导,投资者入局很容易遭受损失。今年交易所明显加强了对此的监管,依规实施交易账户暂停交易,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并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宣传等。“在退市新规下,股票退市节奏加快并逐渐常态化,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对于退市过程中的公司股票交易,包括后续退市整理期,本身是为投资者及时退出提供便利,并不是鼓励再投机。公司正是由于在产业经营、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和风险才退市,后续发展前景不确定性非常大,存在巨大投资风险。”岑斌说。张翠霞也认为,证券监管部门对触碰退市红线的公司和违规炒作退市股票的资金账户表现出“零容忍”的态度,以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让市场有进有出,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证券日报)
证券
退市
退市游久
证券日报
2022-06-16 12:07
退市中天又迎当头棒 作别A股当日遭申请破产清算
6月15日是退市中天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退市整理期正式宣告结束,将于6月22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不过就在作别A股之际,退市中天却再度迎来当头一棒,债权人北京本度律师事务所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清算。这意味着,退市中天需要一手忙于稳定现有经营,另一手忙于退市后续工作,此外又新增了一项任务——着手与债权人和法院等相关主体的斡旋与沟通。被申请破产清算6月15日,退市中天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通知书》,申请人北京本度律师事务所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以债权人名义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值得注意的是,15日正是退市中天在A股的左后一个交易日。退市罗顿、退市明科、退市昌鱼、退市中房、退市游久等也成为退市中天的“小伙伴”,上述6股均在今天落幕A股。从所有A股退市公司公告来看,此前有部分案例在完全摘牌之后被申请破产清算的案例,但尚无摘牌期间就被申请破产清算的先例。 本度律师事务所之所以成为申请人,是因为退市中天存在违规担保纠纷案件被各相关债权人起诉,委托北京本度律师事务所代理公司的部分诉讼案件,截至2021年10月,全风险代理胜诉两件。债务问题一直是压在退市中天头顶的利刃。实际上,公司之所以走到退市这一步,也是因为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净资产均为负值,由此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条件。大佬难救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人曾于2021年12月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退市中天进行破产重整,北京一中院在审查期间,申请人申请撤回对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北京一中院于今年4月29日准予申请人撤回对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退市中天表示,申请人的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是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截至目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正常运作,公司将持续积极与债权人、法院等进行沟通,争取尽早消除不良影响。 虽然在6月15日最后一个交易日,退市中天以仅仅0.27元的价格告别A股市场。不过,此前证券简称还为*ST中天时,公司股价曾遭遇多轮爆炒。原因一方面与公司破产重整带来的乐观预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既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又坐拥柳林酒业的付小铜,成为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有关。在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曾猜测柳林酒业或许会注入上市公司,从而成为“凤香第一股”。不过从上市公司披露情况来看,在成为*ST中天实际控制人的时间内,付小铜并未有任何挽救中天的动作,也没有进行资产注入。 至于其中原因目前从公告中难以看到端倪。不过从逻辑推理来看,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应该是阻碍公司运作保壳的重要力量。因为公司在被立案调查期间,不能进行公开发行证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优先股、重大资产重组等。
退市
证券时报·e公司
王小伟
2022-06-15 22:50
公告精选:退市游久等21日将被摘牌;合金投资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广汇能源
【热点】健康元:筹划境外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健康元(600380)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此次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上市的发行规模、发行方案、募资用途及使用可行性等尚在论证中,仍存较大不确定性。退市明科:公司股票将于6月21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明科(600091)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6月21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退市游久:公司股票将于6月21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游久(600652)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6月21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退市中房:公司股票将于6月21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中房(600890)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6月21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退市昌鱼:公司股票将于6月22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昌鱼(600275)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6月22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退市中天:公司股票将于6月22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中天(600856)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6月22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太安堂:披露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 明起复牌太安堂(002433)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经申请,公司股票6月16日起复牌。德奥退:深交所维持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德奥退(002260)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收到深交所《股票终止上市复核决定书》,深交所作出维持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该决定为终局决定。德奥退同时公告,公司收到深圳中院受理案件通知书,公司诉讼请求判令撤销深交所作出的关于不同意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申请的决定;判令深交所停止对公司股票终止上市自律监管决定的流程。海量数据: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海量数据(603138)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陈志敏、朱华威6月1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持股变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限制期交易,根据相关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立案。常宝股份:二季度以来产销情况正常 在手订单充足常宝股份(002478)6月15日晚间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根据公司退出医疗服务行业战略,公司前期已出售了发行股份购买的医疗资产,总交易对价9.2亿元。目前已收到交易对价5亿元,公司将积极推进剩余交易对价的回款工作;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公司产销情况正常,在手订单充足,保持良好运行。光大证券:公司股票涨幅、市盈率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光大证券(601788)6月15日晚间发布风险提示,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日常经营情况正常,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公司股票涨幅、市盈率和市净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奥联电子:与洛必德战略合作 布局服务机器人市场奥联电子(300585)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洛必德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布局未来三年内联合生产10万台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和未来五年内联合进军百万台级别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合金投资: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广汇能源合金投资(000633)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通海投资与广汇能源(600256)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海投资拟向广汇能源转让所持全部公司股票7702.13万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20%,股份转让总价款7.5亿元。若此次转让顺利实施,广汇能源将持有公司20%股份,通海投资将不再是公司股东,甘霖将不再是公司实控人,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广汇能源,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孙广信。【并购重组】英飞特:拟购买欧司朗旗下照明组件数字系统事业部英飞特(300582)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全球照明巨头欧司朗旗下专注于照明组件的数字系统事业部,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室内和室外LED驱动电源产品、LED模组、LED光引擎、电子控制装置等。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相关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完成。钧达股份:拟15.19亿元收购捷泰科技49%股权钧达股份(002865)6月15日晚公告,公司拟通过江西产交所以现金方式受让宏富光伏持有的捷泰科技33.97%股权,交易额10.53亿元;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苏泊尔集团持有的捷泰科技15.03%股权,交易额4.66亿元。此次重组完成后,捷泰科技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同时,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28.3亿元,用于收购捷泰科技49%股权、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卧龙地产:筹划收购卧龙矿业 引入矿产金属产品加工业务卧龙地产(600173)6月15日晚间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卧龙控股持有的浙江卧龙矿业有限公司(简称“卧龙矿业”)98%股权和马哲持有的卧龙矿业2%股权。此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卧龙矿业主营铜精矿等原料矿的混配加工及销售业务,此次交易完成后,卧龙地产将引入以铜精矿为主的矿产金属产品加工业务,有效分散公司当前房地产单一主业运营带来的经营风险。万兴科技:拟收购控股子公司杭州格像13.56%股权万兴科技(300624)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4792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杭州格像少数股东长兴嘉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杭州格像13.56%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杭州格像的股权比例由72.44%增至86%。此次交易有助于加速推进移动领域视频创意资源业务发展。【经营数据】佳禾智能: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60%-100%佳禾智能(300793)6月15日晚间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6000万元-7500万元,同比增60%-100%。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新产品及新兴市场的开拓;持续优化生产布局,积极建设“东莞-越南-江西”三位一体的生产基地,产品毛利率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国航:5月份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77.7%中国国航(601111)6月15日晚间披露5月主要运营数据,5月集团合并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环比上升。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69.7%,环比上升34.9%;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77.7%,环比上升37.6%;平均客座率为55.7%,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中国东航:5月份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82.36%中国东航(600115)6月15日晚间披露5月主要运营数据,5月公司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78.08%;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82.36%;客座率为60.79%,同比下降14.77个百分点。春秋航空:5月运输周转量同比下降69.84%春秋航空(601021)6月15日晚间披露5月主要运营数据,5月运输周转量9890.15万吨公里,同比下降69.84%;旅客周转量102290.34万人公里,同比下降71.37%;货邮周转量737.36万吨公里,同比下降34.25%。吉祥航空:5月公司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85.46%吉祥航空(603885)6月15日晚间披露5月主要运营数据,5月公司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85.46%;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89.23%;客座率为61.76%,同比下降21.6%。【增减持】星帅尔:控股股东、实控人拟合计减持不超3.29%股份星帅尔(002860)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楼月,实控人、董事、总经理楼勇伟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29%的公司股份。爱玛科技:股东及董事拟合计减持不超3.38%股份爱玛科技(603529)6月15日晚间公告,合计持股5.76%的一致行动人股东中信投资、金石智娱、三峡金石及金石灏沣,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公司董事刘建欣及彭伟拟分别减持公司不超0.19%的股份。以上股东及董事合计拟减持不超过3.38%的公司股份。北摩高科:董监高拟合计减持不超3.42%股份北摩高科(002985)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陈剑锋、刘扬、郑聃、闫荣欣、夏青松、李荣立、唐红英、杨昌坤拟合计减持不超3.42%公司股份。中山公用:复星集团拟继续减持不超6%股份中山公用(000685)6月15日晚间公告,持股5%以上的股东复星集团前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累计减持2%公司股份。复星集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继续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8850.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祥源新材:量科高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祥源新材(300980)6月15日晚间公告,湖北量科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量科高投”)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323.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华通热力:中山通用投资拟减持不超3%股份华通热力(002893)6月15日晚间公告,持股4.76%的股东中山通用投资拟减持不超过3%的公司股份。超捷股份:祥禾涌原拟减持公司不超5.1%股份超捷股份(301005)6月15日晚间公告,持股5.1%的股东上海祥禾涌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祥禾涌原”)拟减持不超过5.1%的公司股份。塔牌集团:股东张能勇拟减持公司不超2%股份塔牌集团(002233)6月15日晚间公告,持股5.85%的股东张能勇拟减持不超过2%的公司股份。【股份回购】江山欧派: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江山欧派(603208)6月15日晚间公告,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60元/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杭叉集团:实控人提议公司1亿至2亿元回购股份杭叉集团(603298)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实控人仇建平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1亿元-2亿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优先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回购价格不超过20.95元/股。【中标合同】百利科技:签订13.73亿元工程总承包合同百利科技(603959)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海创尚纬签订了“海创尚纬年产4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一体化)合同”,合同金额13.73亿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1.83%。太极实业:子公司拟与日托光伏签署单晶硅组件采购等合同太极实业(600667)6月15日晚间公告,子公司十一科技拟与日托光伏进行光伏组件采购、工程总承包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即分别签署《单晶硅组件采购合同》、《采购合同》、《设备材料买卖合同》和《高效大尺寸组件厂务动力工程EPC总承包合同》。上述合同金额合计9283.79万元。日托光伏为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子公司。星源材质:子公司与Freyr签订销量和价格预订协议星源材质(300568)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星源与Freyr签订《销售量和价格预订协议》,约定常州星源向Freyr供应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协议金额约7.37亿元。Freyr是一家位于挪威的清洁能源电池生产商。【其他】穗恒运A:拟不超28亿元投建白云恒运天然气发电项目穗恒运A(000531)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动态投资不超28.04亿元建设广州白云恒运天然气发电项目一期2×460MW等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并成立项目公司——广州白云恒运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另外,公司拟参与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股权竞买,投资不超1.55亿元,增持股权不超过5%。广汇能源:拟20亿元新设子公司 开发运营马朗煤矿广汇能源(600256)6月15日晚间公告,为加速公司“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矿区马朗露天勘查区”和“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矿区马朗一号煤矿(露井联采矿)”整体开发的实质进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投资20亿元新成立全资子公司,主营马朗煤矿开发、运营等业务。另外,广汇能源拟收购合金投资(000633)20%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股份收购总价款7.5亿元。润建股份:签订总投资约34亿元新能源项目合作协议润建股份(002929)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南宁市良庆区政府签订《风力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地面光伏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预计上述项目总容量约550MW,总投资开发金额合计约34亿元,占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的51.5%。华锋股份:拟设合资公司 从事XFC极速充电电池研发和经营华锋股份(002806)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共同出资6000万元,设立广东巨锋新能源有限公司,从事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极速充电电池和新一代突破性储能器及其系统的研发和经营。南京公用:拟不超3.5亿元参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南京公用(000421)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江苏洛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南京金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预计基金总规模不超7.2亿元,通过股权方式投资于优质非上市企业,公司拟认购不超3.5亿元有限合伙份额。依依股份:拟与方圆金鼎共同发起设立产业基金依依股份(001206)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北京方圆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依依股份产业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3亿元,分期设立,首期规模2亿元,公司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之一,每期出资不低于50%;其他出资视每期基金投资项目资金需要逐步到位,基金存续期7年。基金将围绕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聚焦宠物、养老产业等消费赛道。巨力索具:拟改扩建能源装备智能生产线改造项目巨力索具(002342)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原厂址改扩建能源装备智能生产线改造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另外,公司拟设立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雄安第二分公司。盛和资源:与控股股东及龙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盛和资源(600392)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控股股东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及龙佰集团(002601)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产业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实质性的战略合作。龙佰集团所产的独居石等稀土资源优先供应盛和资源,盛和资源所产的钛精矿、锆英砂优先供应龙佰集团;龙佰集团在钛、锆废酸中富含的氧化钇、五氧化二铌、二氧化钍三方共同开发技术,成功分离后优先销售给盛和资源。智慧农业:拓展通机业务模式 签资产购买协议及许可协议智慧农业(000816)6月15日晚间公告,为拓展通机业务模式,逐步推动自有渠道和自主品牌的建设,公司全资子公司江淮动力美国有限公司拟与B&S签订资产购买协议及许可协议,向B&S购买不超过3000万美元的通机产品及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的五年相关品牌许可使用权。此次交易后,公司客户结构预计将发生变化,B&S将不再是公司第一大客户。中国外运:拟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申报发行工作中国外运(601598)6月15日晚间公告,拟以下属公司分别持有的6处仓储物流资产作为底层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上述仓储物流资产合计土地面积约43.88万平方米。吉林化纤:控股子公司碳纤维生产线开车吉林化纤(000420)6月15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吉林凯美克年产600吨1K、3K碳纤维的第二条生产线开车成功,并已度过爬坡期实现满产。至此,该小丝束碳纤维项目已全部建成达产,继续推动公司稳步有序的向碳纤维领域进军。鲁北化工:全资子公司钛白粉生产线恢复生产鲁北化工(600727)6月15日晚间公告,截至目前,全资子公司金海钛业停产的年产10万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已完成检修,恢复正常生产。永安林业:拟4.3亿元向关联方出售资产永安林业(000663)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面积为19.64万亩的林木资产及其林地使用权资产转让给中林三明,转让价格4.3亿元交易预计将。此次预计实现净利润约2.93亿元。中林三明与公司受同一间接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控制。晶科科技:拟转让参股公司禄劝新能源44%股权晶科科技(601778)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将持有的禄劝新能源44%股权转让给华电集团间接控制的下属公司金泰新能源,转让对价1940万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禄劝新能源股权。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尽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早日收回投资,聚焦公司具有控制权的光伏项目投资建设。泽璟制药:盐酸杰克替尼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泽璟制药(688266)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盐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获得批准。华锦股份“十四五”发展规划:2025年净利润达9.09亿元华锦股份(000059)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十四五”发展目标,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38.85亿元,净利润达9.09亿元。以岭药业:向全体股东赠送连花清咽抑菌喷剂等健康产品以岭药业(002603)6月15日晚间公告,在以岭成立30周年之际,公司决定向全体股东赠送公司健康产品,包含连花清咽抑菌喷剂1支、连花口罩爆珠1盒。
广汇能源
基金
龙佰集团
证券时报·e公司
2022-06-15 21:27
退市昌鱼:公司股票将于6月22日被上交所摘牌
人民财讯6月15日电,退市昌鱼(600275)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6月22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
退市昌鱼
证券
上交所
人民财讯
任丽珺
2022-06-15 17:33
财务约束威力彰显 “非标退市”封堵保壳财技
全面注册制度下,常态化退市机制在深化。2022年作为“最严”退市新规落地的第二年,A股将迎来最大规模终止上市潮。当前,已收到沪深交易所“退市令”的公司数量达40家,超过2021年全年退市公司之和。同时,退市节奏加快,财务组合指标与审计意见威力彰显。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有27家公司退市缘由涉及“非标”审计意见。其中更有10家*ST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成为其触发退市的唯一指标,消解传统保壳手段,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最大规模退市潮来袭自4月底2021年年报收官以来,沪、深交易所加快了退市节奏,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司规模扩容。截至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稿,今年来交易所已向40家上市公司发出终止上市决定,其中深市24家,沪市16家;总数已经超过去年A股退市公司,并且以触及财务指标类和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退市为主。其中,新光退、丹邦退、圣莱退等均提交过听证申请;*ST天首、*ST邦讯、*ST当代、*ST众应、*ST宝德也披露提交了陈述申辩材料或听证申请,但在近期均陆续收到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听证以后,我们的努力就已经做完了,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退市的空间也没有了。把股票平安地、稳妥地送到三板去,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ST天首证券事务部人士表示。“现在公司诉讼还特别多,风险很大。”资本市场律师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从近两年案例来看,通常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就基本意味着面临退市;即便程序上的申诉也很难通过。整体来看,退市制度对A股优胜劣汰是十分有必要的。2020年底退市新规出台后,上市公司若当年财报触及退市新规相关情形,则2021年会被实施*ST,如果2021年报仍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在取消了暂停上市的情况下,那么相关公司在2022年将被强制退市,因此,今年是退市新规下财务类退市指标集中显现的一年。据Wind统计,不含B股和新三板公司,今年和去年已退市A股公司已经达到27家;如果考虑今年已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上市公司,那么自2021年退市新规实施以来,退市公司数量预计达到60家,基本相当于新规实施前10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之和。从A股过往退市数据来看,2001年~2018年,年均退市公司约6家,年均退市率0.36%,而且吸收合并、证券置换以及私有化退市等原因占据较高比例;2019年以来A股退市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2021年退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0、16、20家,同比增速分别为100%、60%、25%,并且财务指标类退市案例增多。同时,审计师的话语权空前提升,上市公司与年审机构的矛盾也走向台前。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来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上市公司中,退市中新、退市西水等超过一半公司2021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ST天首在董事会报告中就曾公开“炮轰”审计机构。退市新规出台后,*ST天首新设子公司开展键合材料业务,但在营收扣除专项审核意见中,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将该部分营收以“难以形成稳定业务模式”为由扣除,公司2021年营收最终不足1亿元。同时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此,*ST天首在“净利润加营业收入的组合指标”和“审计意见类型”两项指标上触及退市情形。“收入的确认问题、非标意见的确认问题,都是公司申诉的诉求,但均未获交易所听证认可。” 前述*ST天首证券事务部人士表示。对于上市公司把退市矛头指向审计机构这一行为,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记者表示:“非标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无缘无故就出了非标的审计报告,而是公司状况导致了非标的结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导致退市的,都是比较谨慎的。”此外,投资者心态也发生微妙转变,过往炒作退市股风气有所收敛。虽然近期退市游久、退市昌鱼以及退市罗顿等公司股票出现大涨,部分股东甚至通过股权拍卖大幅增持,但整体统计显示,今年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上市公司中,超过半数公司最新一期的股东户数环比下降。有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投资者对退市炒作难以避免,反观当前退市更多落脚在财务和审计角度,法务方面还不够充分,退市后相关追责机制需要进一步落实。“非标退市”常态化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进一步统计,今年沪深交易所下达的“退市令”中,有27家退市缘由涉及“非标”审计意见。其中更有10家*ST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成为其触发退市的唯一指标。知名财税审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向记者表示,退市新规后,“非标退市”公司数量骤增,这是退市新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体现,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强化风险意识,严格遵守执业规范的有效体现。应该讲,“非标退市”政策是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非常重要的一环。10家单纯触及“非标退市”A股公司中,集齐了 “非标退市”的全部审计意见类型。其中,2021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数量最多,包括*ST众应、*ST猛狮、科迪退、丹邦退、*ST当代、*ST聚龙、*ST数知和退市西水。值得一提的是, 圣莱退被出具否定意见,且2021财报“被否”A股公司只此一家;相比,新光退被出具保留意见,将成为新规下首家因触及“保留意见”而退市的A股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带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五种,反映财报的可信赖程度由高至低,其中后四种均属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即“非标意见”。但根据退市规则,“非标意见”中的“带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并不触及退市,“保留意见”为退市指标的分水岭。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仅在无保留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了强调事项等,但不改变属于无保留意见的本质,后者则属于非无保留意见。从“非标退市”的规则演进看,2012年以前,A股财务类退市主要涉及财务数据指标,未考虑审计意见类型。2012年, “非标意见”中的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被纳入暂停上市的指标。若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的财报被出具保留、无法表示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则被强制退市。2018年,A股出现首只非标退市股——*ST烯碳,“非标退市”的大门才真正打开。*ST烯碳因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净利润为负值,股票自2017年7月起暂停上市。2018年4月,因为2017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烯碳被强制退市。不过,以往退市实践中,“非标退市”需连续观察3个会计年度,部分公司在连续2年亏损或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在下一个会计年度通过各种“财技”,实现“报表式”盈利。因此,即便年审机构因前述情况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公司股票也能规避退市。直至2020年末,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退市规定, 退市流程简化,加之审计意见与其他财务退市指标交叉适用,上市公司规避退市的运作时间、操作空间被极大地限制。修订后的财务退市指标包括:净利润加营收的组合指标、净资产和审计意见类型。上市公司因出现上述任一情形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次一年报告披露后,触及上述任一情形的,交易所将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具体至“非标退市”,若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第二年财报被出具保留、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将被退市。封堵突击保壳“3月份新光财务负责人还在增持,给我们很大信心。4月28号的异动公告还在说实际情况与业绩预告没有较大差异,29号晚上就公告说要退市了,让我们散户怎么想得通?”一位投资者在新光退的互动平台留言。新光退即2016年借壳上市的新光圆成。公司实控人之一的周晓光,曾有“浙江女首富”之称。今年3月,新光退的财务负责人于海洋再度增持公司股票,完成了去年9月启动的增持计划。至今年3月16日,于海洋买入31万股,增持均价4.19元/股。尽管通过债务豁免等措施下,2021年末上市公司净资产转正,避免触及财务指标类退市,但新光退依旧未能顺利“上岸”。2021年,新光退实现营业收入17.56亿元,净利润7.01亿元;期末净资产为1.92亿元。不过,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1年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新光退由此触及非标退市。6月1日,新光退进入退市整理期。在无涨跌幅限制的首个交易日,新光退暴跌87.58%。次日,该股跌停,现价0.35元/股,较财务负责人的持股成本已浮亏超九成。对于财务负责人的增持行为,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日前致电新光退,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的净资产确实转正了,我们也不知道外审会出具保留意见。我一直是到4月28号开会那天才拿到(审计结果)的,至少我个人是不知道的。”“目前来说,公司该做的努力都做了,该给的材料已经都给了。”该人士补充道。除了新光退,*ST猛狮、*ST众应等部分借助债务豁免方式“保壳”的公司,也没能规避退市。今年初,*ST猛狮披露,12家债权人在去年末合计豁免公司34亿元债务。保壳关头获债权人慷慨纾困,使得*ST猛狮2021年净资产得以转正,但公司财报并未获得审计机构认可,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其中,债务豁免事项正是*ST猛狮被“非标”的一大原因。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称未能就债权人对猛狮科技债务豁免事项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此前,深交所对该豁免协议是否涉及“抽屉交易”、真实性及商业合理性等也曾展开连环追问。*ST当代的花式保壳之路也遇到了“非标退市”这一拦路虎。因2020年末净资产为负值,*ST当代股票被披星戴帽,此后*ST当代多番安排,尝试了1元拍卖不良影视资产、受赠相关股权、获实控人资产捐赠等多项“自救”运作。其中,2021年12月,*ST当代实控人王玲玲旗下企业对上市公司进行捐赠资产,合计将增加公司资本公积3.21亿元。正是凭借这笔捐赠,*ST当代2021年末净资产转正。实控人突击捐赠资产虽令公司财务数据指标合规,但*ST当代2021年财报仍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实际上,从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来看,审计机构仍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于“非标退市”堵漏A股突击保壳的现象,刘志耕也表示,突击保壳是一种短期行为,即相关财务指标虽然表面上已经合规,但不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如果确实属于突击保壳,则坚决退市,堵住突击保壳的漏洞。而如果属于非突击保壳,且各项财务指标实实在在,对于此类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对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好转增加一个可持续性的评价(当然监管部门还需出台评价标准),以区别是否属于突击保壳,建议再给一个过渡期,如将退市风险警示延长一年,这样既能挽救上市公司和股民信心,稳定市场,也能对今后不规范的突击保壳类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以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刘志耕说。(证券时报)
退市
保壳
证券
证券时报
2022-06-07 12:51
40家,A股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市潮!27家涉“非标”审计意见,保壳“财技”被堵漏
2022年作为“最严”退市新规落地的第二年,A股将迎来最大规模终止上市潮。当前,已收到沪深交易所“退市令”的公司数量已达40家,超过2021年全年退市公司之和。
退市
保壳
A股
证券时报
2022-06-07 08:44
40家,A股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市潮!27家涉“非标”审计意见,保壳“财技”被堵漏
全面注册制度下,常态化退市机制在深化。2022年作为“最严”退市新规落地的第二年,A股将迎来最大规模终止上市潮。当前,已收到沪深交易所“退市令”的公司数量已达40家,超过2021年全年退市公司之和。 同时,退市节奏加快,财务组合指标与审计意见威力彰显。据证券时报·e公记者统计,有27家公司退市原由涉及“非标”审计意见。其中更有10家*ST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成为其触发退市的唯一指标,堵漏传统保壳手段,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最大规模退市潮来袭自4月底2021年年报收官以来,沪、深交易所加快了退市节奏,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司规模扩容。截至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稿,交易所已向40家上市公司发出终止上市决定,其中深市24家,沪市16家;总数已经超过去年A股退市公司,并且触及以财务指标类和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退市为主。 其中,新光退、丹邦退、圣莱退等均提交过听证申请;*ST天首、*ST邦讯、*ST当代、*ST众应、*ST宝德也披露提交了陈述申辩材料或听证申请,但在近期均陆续收到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 “听证以后,我们的努力就已经做完了,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退市的空间也没有。把股票平安地、稳妥地送到三板去,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 *ST天首证券事务部人士表示。“现在公司诉讼还特别多,风险很大。” 资本市场律师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从近两年案例来看,通常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就基本意味着面临退市;即便程序上的申诉也很难通过。整体来看,退市制度对A股优胜劣汰是十分有必要的。 2020年底退市新规出台后,上市公司若当年财报触及退市新规相关情形,则2021年会被实施*ST,如果2021年报仍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在取消了暂停上市的情况下,那么相关公司在2022年将被强制退市,因此,今年是退市新规下财务类退市指标集中显现的一年。 据Wind统计,不含B股和新三板公司,今年和去年已退市A股公司已经达到27家;如果考虑今年已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上市公司,那么自2021年退市新规实施以来,退市公司数量预计达到60家,基本相当于新规实施前十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之和。 从A股过往退市数据来看, 2001年~2018年,年均退市公司约6家,年均退市率0.36%,而且吸收合并、证券置换以及私有化退市等原因占据较高比例;2019年以来A股退市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2021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0、16、20家,同比增速分别为100%、60%、25%,并且财务指标类退市案例增多。 同时,审计师的话语权空前提升,上市公司与年审机构的矛盾也走向台前。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来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上市公司中,退市中新、退市西水等超过一半公司2021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ST天首在董事会报告中就曾公开“炮轰”审计机构。退市新规出台后,*ST天首新设子公司开展键合材料业务,但在营收扣除专项审核意见中,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将该部分营收以“难以形成稳定业务模式”为由扣除,公司2021年营收最终不足1亿元。同时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此,*ST天首在“净利润加营业收入的组合指标”和“审计意见类型”两项指标上触及退市情形。 “收入的确认问题、非标意见的确认问题,都是公司申诉的诉求,但均未获交易所听证认可。” 前述*ST天首证券部人士表示。 对于上市公司把退市矛头指向审计机构这一行为,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记者表示:“非标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无缘无故就出了非标的审计报告,而是公司状况导致了非标的结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导致退市的,都是比较谨慎的”。 此外,投资者心态也发生微妙转变,过往炒作退市股风气有所收敛。虽然近期退市游久、退市昌鱼以及退市罗顿等公司股票出现大涨,部分股东甚至通过股权拍卖、大幅增持,但整体统计显示,今年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上市公司中,超过半数公司最新一期的股东户数环比下降。 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投资者对退市炒作难以避免,反观当前退市更多落脚在财务和审计角度,法务方面还不够充分,退市后相关追责机制的需要进一步落实。 “非标退市”走向常态化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进一步统计,今年沪深交易所下达的“退市令”中,有27家退市原由涉及“非标”审计意见。其中更有10家*ST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成为其触发退市的唯一指标。 知名财税审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向记者表示,退市新规后,“非标退市”公司数量骤增,这是退市新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体现,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强化风险意识,严格遵守执业规范的有效体现。应该讲,“非标退市”政策是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非常重要的一环。 10家单纯触及“非标退市”A股公司中,集齐了 “非标退市”的全部审计意见类型。其中,2021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数量最多,包括*ST众应、猛狮退、科迪退、丹邦退、*ST当代、*ST聚龙、*ST数知和退市西水。 值得一提的是,圣莱退被出具否定意见,且2021财报“被否”A股公司只此一家;相比,新光退被出具保留意见,将成为新规下首家因触及“保留意见”而退市的A股公司。 审计意见类型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带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五种,反映财报的可信赖程度由高至低,其中后四种均属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即“非标意见”。 但根据退市规则,“非标意见”中的“带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并不触及退市,“保留意见”为退市指标的分水岭。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仅在无保留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了强调事项等,但不改变属于无保留意见的本质,后者则属于非无保留意见。 从“非标退市”的规则演进看,2012年以前,A股财务类退市主要涉及财务数据指标,未考虑审计意见类型。 2012年, “非标意见”中的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被纳入暂停上市的指标。若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的财报被出具保留、无法表示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则被强制退市。 2018年,A股出现首只非标退市股——*ST烯碳,“非标退市”的大门才真正打开。 *ST烯碳因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净利润为负值,股票自2017年7月起暂停上市。2018年4月,因为2017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烯碳被强制退市。 不过,以往退市实践中,“非标退市”需连续观察3个会计年度,部分公司在连续2年亏损或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在下一个会计年度通过各种“财技”,实现“报表式”盈利。因此,即便年审机构因前述情况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公司股票也能规避退市。 直至2020年末,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退市规定,退市流程简化,加之审计意见与其他财务退市指标交叉适用,上市公司规避退市的运作时间、操作空间被极大地限制。 修订后的财务退市指标包括:净利润加营收的组合指标、净资产和审计意见类型。上市公司因出现上述任一情形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次一年报告披露后,触及上述任一情形的,交易所将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具体至“非标退市”,若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第二年财报被出具保留、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将被退市。 堵漏突击保壳“3月份新光财务负责人还在增持,给我们很大信心。4月28号的异动公告还在说实际情况与业绩预告没有较大差异,29号晚上就公告说要退市了,让我们散户怎么想得通?”一位投资者在新光退的互动平台留言。 新光退即2016年借壳上市的新光圆成。公司实控人之一的周晓光,曾有“浙江女首富”之称。 今年3月,新光退的财务负责人于海洋再度增持公司股票,完成了去年9月启动的增持计划。至今年3月16日,于海洋买入31万股,增持均价4.19元/股。 尽管通过债务豁免等措施下,2021年末上市公司净资产转正,避免触及财务指标类退市,但新光退依旧未能顺利“上岸”。2021年,新光退实现营业收入17.56亿元,净利润7.01亿元;期末净资产为1.92亿元。不过,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1年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新光退由此触及非标退市。 6月1日,新光退进入退市整理期。在无涨跌幅限制的首个交易日,新光退暴跌87.58%。次日,该股跌停,现价0.35元/股,较财务负责人的持股成本已浮亏超九成。 对于财务负责人的增持行为,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日前致电新光退,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的净资产确实转正了,我们也不知道外审会出具保留意见。我一直是到4月28号开会那天才拿到(审计结果)的,至少我个人是不知道的。” “目前来说,公司该做的努力都做了,该给的材料已经都给了。”该人士补充道。 除了新光退,猛狮退、*ST众应等部分借助债务豁免方式“保壳”的公司,也没能规避退市。 今年初,猛狮退披露,12家债权人在去年末合计豁免公司34亿元债务。保壳关头获债权人慷慨纾困,使得猛狮退2021年净资产得以转正,但公司财报并未获得审计机构认可,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其中,债务豁免事项正是猛狮退被“非标”的一大原因。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称未能就债权人对猛狮科技债务豁免事项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此前,深交所对该豁免协议是否涉及“抽屉交易”、真实性及商业合理性等也曾展开连环追问。 *ST当代的花式保壳之路也遇到了“非标退市”这一拦路虎。 因2020年末净资产为负值,*ST当代股票被披星戴帽,此后*ST当代多番安排,尝试了1元拍卖不良影视资产、受赠相关股权、获实控人资产捐赠等多项“自救”运作。其中,2021年12月,*ST当代实控人王玲玲旗下企业对上市公司进行捐赠资产,合计将增加公司资本公积3.21亿元。正是凭借这笔捐赠,*ST当代2021年末净资产转正。 实控人突击捐赠资产虽令公司财务数据指标合规,但*ST当代2021年财报仍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实际上,从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来看,审计机构仍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对于“非标退市”堵漏A股突击保壳的现象,刘志耕也表示,突击保壳是一种短期行为,即相关财务指标虽然表面上已经合规,但不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如果确实属于突击保壳,则坚决退市,堵住突击保壳的漏洞。而如果属于非突击保壳,且各项财务指标实实在在,对于此类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对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好转增加一个可持续性的评价(当然监管部门还需出台评价标准),以区别是否属于突击保壳,建议再给一个过渡期,如将退市风险警示延长一年,这样既能挽救上市公司和股民信心,稳定市场,也能对今后不规范的突击保壳类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以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刘志耕说。
退市
保壳
A股
证券时报·e公司
李曼宁 阮润生
2022-06-06 22:01
退市股炒作可休矣
在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有只退市股继续跻身涨停榜单。这已是其在退市整理期5个交易日中的第三个涨停板,区间最大涨幅已超过六成。在A股市场趋于平稳并进一步走强的氛围下,退市股的炒作显得多少有些“扎眼”。监管部门正大力倡导价值投资、清朗市场风气之际,这股炒作退市股之风从何处吹来,须引起市场各方警醒。2021年年报披露完毕后,根据退市新规,沪深交易所先后宣布终止一批公司股票上市。其中,沪市有已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退市西水、退市昌鱼、退市罗顿、退市游久、退市中房、退市中天等,以及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的*ST厦华、*ST环球等;深市有已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华讯退、腾邦退、丹邦退、圣莱退等,以及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的*ST宝德、*ST东海A、*ST绿景、*ST晨鑫、*ST新光、*ST科迪、*ST金刚、*ST猛狮等。建立常态化的退市机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应退尽退”,形成“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良好生态,对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在此共识之下,投资者对于博弈退市股大多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但是,近期一些资金对退市股的炒作却令市场中人大跌眼镜。以前述退市股为例,其是这波退市股炒作的“龙头”,在5月2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按照交易所的安排,预计6月15日为最后交易日。退市整理期的首个交易日,该股股价如市场所预期的大幅低开,幅度超过30%。但是,随后便震荡走高,当天收盘跌幅收窄至21.57%,成交量较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放大近10倍。此后,该股持续走强,已有连续3个交易日出现涨停,最新收盘价较此前的最低价已上涨超过60%。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不足4%。翻看5月25日至30日的盘后龙虎榜数据,上榜的全部是营业部席位,其中有多家营业部连续上榜,游资炒作痕迹明显。在该股的“示范效应”下,同期进入退市整理期的数只退市股股价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对此,需提醒的是,在退市整理期结束后,公司股票将进入三板市场进行股转交易。而三板市场交易不同于A股市场,其成交极为低迷,投资者所持股票流动性形同于“归零”。退市公司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市场炒作此类股票,大多是预期其能通过重组而实现重新上市。虽然市场上也曾出现过退市企业重新上市的案例,如招商南油、国机重装,但实属凤毛麟角,大多数退市企业因失去正常经营能力,往往只能“终老”于三板市场。因此,参与此类股票的炒作,对投资者而言,可谓“火中取栗”“刀口舔血”,最终很可能落得个血本无归。更值得警示的是,虽然可以参与退市股交易的投资者数量有限,但退市股的炒作效应仍有可能导致“炒小炒差”之风复燃。随着全面注册制的稳步推进,在资本市场的出口端,退市新规的实施意在打破市场原先“只进不出”的老问题,重塑“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新生态。在监管从严的明确信号下,监管部门“应退尽退”的态度已促使绝大多数投资者及时调整投资理念,“炒小炒差”游戏的玩家已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对于初露苗头的退市股炒作之风,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遏制,以维护好目前市场崇尚价值投资的清朗之风。(上海证券报)
重组
炒作
退市
上海证券报
2022-06-01 11:43
人均18.42万 A股公司员工年薪大揭秘
经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从员工平均年薪来看,2021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员工平均年薪为18.42万元,较2020年有所提升。
证券
A股
非银金融
中国网
2022-06-01 09:36
共搜索到
81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日本学者: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与世界潮流相违背
鹏鹞环保等成立新公司 业务含室内空气污染治理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访问阿塞拜疆
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7.6亿人次
胜宏科技: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
更多
14:53
小鹏汽车成立销售服务新公司
14:53
上海电气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战略合作签约总额达36.37亿元
14:50
蒙牛集团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
14:49
乘联分会:3月1—31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98.8万辆,同比增长39%
14:48
乘联分会:3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8.9万辆,同比增长12%
14:44
普元信息在海南成立软件技术子公司
14:43
一季度杭州宅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49% 领跑全国
14:41
佳隆股份成立新公司 含进出口代理业务
14:41
新紫光集团与北科大、华大九天联合签约
14:34
协创数据新设子公司 含AI相关业务
14:34
日经225指数收跌2.77%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