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13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直击楚江新材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发力高端市场 铜基、碳基主业放量可期
在铜基材料、军工碳材料“双轮驱动”下,楚江新材(002171)打出产品结构优化和经营质量提升的组合拳,并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让基础材料在多个新兴产业领域落地开花。近五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以年复合增长率超25%的速度向上攀升,2024年营业收入达537.51亿元,同比增长16.06%,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3月28日,楚江新材举办上市以来首场投资者开放日活动,组织数十位投资者走进位于安徽无为的楚江导体科技园,全面展示公司产品转型升级成果,并就业务情况及未来发展战略与市场进行交流。铜基材料向高端市场过渡作为最大的铜板带研发制造企业,楚江新材在铜基材料领域持续延展,目前产品线已覆盖铜板带、铜导体、铜合金、精密特钢等多个板块。2024年,公司基础材料销量突破100万吨,同比增长6.41%,其中铜板带34.72万吨,同比增长6.22%;铜导体43.62万吨,同比增长6.17%;铜合金6.09万吨,同比增长13.48%。本场投资者接待日举办地楚江导体科技园是亚洲最大的铜导体生产基地,涵盖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安徽鑫海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鑫海高导”)等两家楚江新材下属公司,本次重点参观区域为安徽鑫海高导厂区。记者在现场看到,安徽鑫海高导厂区机器轰鸣,AGV在车间内有序穿梭,产线一片繁忙。整座工厂的生产调度已全面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管理,来料、加工、出货、销售,每一个环节的进度都能在数字领航可视化平台实时查看、精准管控。安徽鑫海高导总经理林家弘表示,目前公司产线满负荷运转,部分产线已被客户“承包”。铜基材料的产品定价模式为“原料成本+加工费”,加工费水平直接对应企业利润率,而不同产品加工费千差万别,低端产品吨加工费仅一两千元,高端产品可达一两万元。近年来,楚江新材在保持成本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并向下游客户延伸,通过逐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以铜导体为例,公司产品已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数据通讯、机器人、光伏等多个新兴领域,业务规模在加速放量。楚江新材子公司鑫海高导前瞻性布局了镀锡铜线领域,其研制生产的通讯用屏蔽编织锡并线,可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电缆、信号线缆、机器人线缆、同轴电缆、车内高压电缆等场景,已进入兆龙互连、金信诺、新亚电子、安费诺、莱尼电气等大型企业供应链;安徽鑫海高导"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电子信号通讯用超细铜导体产业化项目"研发的0.10mm规格级的编织并线锭已实现全面量产,产品成功与国际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签订了年度采购订单,应用于高速链接铜缆数据屏蔽层、5G通讯、新能源汽车、AI算力等领域。除此之外,公司高柔性拖链电缆用铜导体、特柔软铜绞线等铜基材料产品可用于拖链电缆、机器人电缆、数据通讯等领域。据悉,安徽鑫海高导已受邀成为《224Gbps高速直连铜缆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在成本环节,楚江新材表示未来将严格运用套期保值工具,以“防风险、稳敞口”为原则,减少铜价涨跌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军民融合打开碳基材料新空间除铜基材料外,楚江新材碳基材料板块主要由顶立科技、天鸟高新两家子公司承担,也呈现较好发展势头。资料显示,顶立科技主营特种热工装备及新材料的研制、生产。2024年,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1亿元,较上年增长2.53%。2024年12月23日,北交所正式受理顶立科技上市申请,目前公司正在组织问询函回复,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天鸟高新作为国内碳纤维预制体领域的龙头企业,相关产品在军品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同时也是国产民航大飞机C919碳刹车预制件的唯一供应商。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当前以精确制导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下游需求快速恢复,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任务的集中执行,相关产业弹性或在2025年逐步兑现,楚江新材有望充分享受行业需求复苏红利。作为国际航空器材承制方A类供应商,天鸟高新在保障军品供应的同时,稳步拓展民用高端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碳陶刹车盘是重点方向之一。碳陶刹车盘作为轻量化、高性能制动部件,其研发需经历主机厂严格的验证流程,包括材料性能测试、台架试验及实车路试等环节。在楚江新材看来,新能源汽车碳陶刹车盘虽技术门槛较高,但天鸟高新在碳纤维预制体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叠加顶立科技的热工装备工艺,能够形成“材料—装备—制品”一体化优势。目前,楚江新材下属公司芜湖天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碳陶刹车盘已成功研发并送样,正在与国内汽车主机厂合作进行台架试验,后续公司将持续优化工艺、加快认证,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化突破。
楚江新材
铜基材料
碳基材料
证券时报·e公司
叶玲珍
04-01 11:39
楚江新材:碳陶刹车盘已成功研发并送样
人民财讯3月31日电,楚江新材(002171)近日在投资者开放日中表示,公司子公司芜湖天鸟聚焦新能源汽车碳陶刹车盘研发,目前产品已成功研发并送样,正与国内汽车主机厂合作进行台架试验。该项目是公司碳基材料业务向民用领域延伸的重要布局,依托子公司江苏天鸟的碳纤维预制体技术优势,结合顶立科技的热工装备工艺,形成“材料—装备—制品”一体化产业链。碳陶刹车盘作为轻量化、高性能制动部件,其研发需经历主机厂严格的验证流程,包括材料性能测试、台架试验及实车路试等环节。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但具体量产时间需根据主机厂认证进度及市场需求综合确定。公司将持续优化工艺、加快认证,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化突破。
楚江新材
芜湖天鸟
江苏天鸟
人民财讯
赖小风
03-31 17:11
热场复合材料明年可以批量供货,铜基材料销量会继续增长;国内碳化硅衬底龙头,获得导电型衬底大额长单,募投项目加码产能扩张——1228调研日报
今日内容: 1、热场复合材料明年可以批量供货,铜基材料销量会继续增长。 2、国内碳化硅衬底龙头,获得导电型衬底大额长单,募投项目加码产能扩张。 3、河南省再获批3家浆站,浆量成长性打开,防控放开后院内血制品需求增加。
2022-12-28 17:28
【1123调研日报】新一代扁线电机预计23年下半年推向市场,电驱产品已供货多家客户;HJT量产效率超过25%,公司设备工艺优势明显
今日内容: 1、新一代扁线电机预计23年下半年推向市场,电驱产品已供货多家客户。 2、HJT量产效率超过25%,公司设备工艺优势明显。 3、江苏天鸟已经满产,采购的碳纤维原丝主要是国产丝。
证券时报·e公司
2022-11-23 22:34
【0920调研日报】江苏天鸟未来几年都将保持30%增长,碳化钽图层未来应用空间巨大;公司金刚线扩产计划有望提前落地,目前细丝和钨丝也已批量供应
今日内容: 1、江苏天鸟未来几年都将保持30%增长,碳化钽图层未来应用空间巨大。 2、公司金刚线扩产计划有望提前落地,目前公司细丝和钨丝也已批量供应。 3、后续目标是高质量大规模扩产,当前主要矛盾是供给,不愁市场。
证券时报·e公司
2022-09-20 19:54
【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铜基与碳基材料共舞 ,楚江新材持续发力产品升级
2017年以来,楚江新材营业收入相继迈过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大关,净利润则从2015年的不足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楚江新材
鑫科材料
综合
e公司
2022-08-24 13:31
【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铜基与碳基材料共舞 ,楚江新材持续发力产品升级
从铜材制造行业龙头到碳基材料隐形冠军,楚江新材(002171)沐雨栉风二十余载:1999年成立,2007年初登资本市场,2014年实现整体上市,2015年并购顶立科技,2018年收购天鸟高新,2020年启动分拆上市。公司前进每一步都耦合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通过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从传统加工行业向高端制造业迭代升级。2017年以来,楚江新材营业收入相继迈过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大关,净利润则从2015年的不足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2022年上半年,公司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05.71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8.7%。近日,证券时报“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采访团走进楚江新材,对话公司董事长姜纯,探寻传统产业向高端突围的成长路径。 铜材制造行业黑马在铜材制造行业摸爬滚打40余年,科班出身的姜纯在业内颇有名气,不仅仅是因为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他在关键时候的当机立断。1983年,姜纯从江西冶金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毕业,被分配至芜湖市消防器材厂,后于1985年调入芜湖冶炼厂。1986年,由芜湖冶炼厂与当地大桥镇联营,芜湖市有色金属压延厂成立,但却受制于产能利用率不足,陷入经营困境。1991年,技术员出身的姜纯扛起重任,出任厂长一职,历经三年,不仅把工厂拉出亏损泥潭,而且将其打造成“安徽省乡镇企业十强”;1998年,由芜湖冶炼厂旗下压延厂与型材厂整合而成的鑫科材料改制上市,姜纯于2000年出任上市公司总经理。2002年,因管理理念及经营思路不同,姜纯毅然离职,选择下海自主创业,并一路带领“楚江人”在铜材制造领域披荆斩棘。“当时不自知,但现在回过头看,出任厂长、下海创业这两个节点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姜纯坦言。在外界看来,楚江新材像是铜材制造行业中闯出的一匹黑马,殊不知背后暗藏着一套精妙而巧思的经营逻辑。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是楚江新材铜材制造板块的“座右铭”。姜纯认为,将产能化为产品,将产品化为销量,再将销量化为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才能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环,而在这过程中,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是个中利器。“公司始终动态平衡产品、经营、产能之间的关系,而在国内能够做到前述三方面均衡发展的铜材制造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姜纯表示。早年间,楚江新材便摸索出了以再生铜为原料的生产模式,初衷是为了降本,而今在“双碳”目标下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据介绍,目前优质再生铜与采购电解铜的平均价差在1000元/吨-1500元/吨,而公司铜合金产品的再生铜综合利用比例达60%-70%,远高于同行,且产品的物理性能、精度水平等方面均处行业领先地位,大大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推高产品性价比优势。“未来随着再生铜回收率加大,公司的成本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姜纯指出。 (高端铜导体生产现场) 铜材制造行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如何高效精准地对接客户多元化需求也至关重要。楚江新材建立起按行业精细化分类的客户档案,并依托全国自建的40多个营销平台,提供24小时快速响应及门到门的交付服务,在业内独树一帜。2021年,楚江新材“明星产品”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销 30万吨,市占率超13%,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铜合金线、高端铜导体产品均居于细分赛道领先地位。 (精密铜带生产现场) 打造碳基材料第二增长极铜材制造属于基础材料产业,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楚江新材虽为行业翘楚,但仍难摆脱微利状态,综合毛利率徘徊在7%左右。“早年,公司整体的技术装备比较贫乏,对装备的投资也较小,我渐渐觉得产品的整体层次低了,想往更高端的材料领域转型,并购重组的念头开始萌发。”姜纯告诉证券时报记者。2015年,军工新材料高端热工装备企业顶立科技进入姜纯的视野。技术含量高、聚焦专注产学研一体化,顶立科技毛利率常年稳居50%以上,其智能热工装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卡位下游新材料关键环节,契合了楚江新材向高端化转型的诉求。“顶立科技瞄准的是高端市场,虽然毛利率高但规模化程度不够,若想寻求可持续的快速增长,必须开拓更为广阔的民用市场,而近年来碳纤维、石墨等材料在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快速普及,军转民恰逢其时。”姜纯表示,相比于军品,民品对企业供货能力、产品性价比方面有着更为全面的要求,市场打法完全不同,而楚江新材长期深耕民用市场,在市场化经营、规模化拓展方面恰恰能与顶立科技形成强有力的互补效应。二者的协同从顶立科技的业绩增速上可见一斑。2015-2021年,顶立科技营收规模从1.42亿元跃升至3.24亿元,净利润水平从4037万元增长至9400多万元。“放眼全球的高端热工装备企业,营收规模突破2亿的很少。今年顶立科技的营收目标是做到5亿元以上,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公司还围绕碳化硅材料进行深入研究,高纯碳粉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纯度可达 99.9999%以上,并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不谦虚地说,顶立科技是在挑战‘世界难题’。”姜纯表示。将顶立科技收入囊中后,初尝整合发展甜头的楚江新材在2018年遇见了下一个并购标的——碳纤维立体编织龙头天鸟高新。“天鸟高新主营碳纤维预制体业务,与顶立科技有共同的下游用户,而公司能够与天鸟高新结识,也是得益于顶立科技的引荐。”姜纯表示,通过前述并购,公司在新材料板块的产业聚集效应更强了。据介绍,天鸟高新在碳纤维预制体业务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国民经济等多个领域,早年囿于产能瓶颈发展受阻。在并购方案中,楚江新材配套募集资金超7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年产480吨飞机碳刹车预制体、年产650吨碳纤维热场材料预制体项目,快速打开产能空间。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天鸟高新也是一路开挂,2019年净利润水平从并购前的年均3000余万元,一举迈入亿元俱乐部,2021年已达1.88亿元。背景不同、行业不同、盈利模式不同,楚江新材是如何实现并购标的快速融入、持续成长的?“看企业,先要识人。”姜纯坦言,在公司每一次并购交易中,首要标准就是团队管理理念契合,这是合作的基石;而在后续的管理中,则要讲究“收放自如”,侧重以目标考核为导向,通过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有效约束,并在集团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鞭策企业自我加压,持续向好。2020年,乘着资本市场改革政策东风,楚江新材启动顶立科技分拆上市事宜,近两年来相继引入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国仪二号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中安海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同时,顶立科技核心管理团队以直接持股或成立持股平台的方式增资入股,再度成为股东,开启“二次创业”征程。All in产品升级在姜纯看来,并购不仅仅是规模和业绩增长的快速通道,更是对既有业务重新审视的绝佳机会。“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过去我对铜材制造业务的认知是模糊的,但在并购顶立科技和天鸟高新之后,我坚定地认为原有的基础材料板块依然大有可为,只要产品足够领先,也可以具备很高的技术含量。”长期以来,传统制造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如何向研发、服务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向高端制造转型成为楚江新材近年来的重要发力点。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随着现代通讯、电子和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精密度板带材需求大幅攀升,叠加海外疫情反复及部分国家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制裁,高端产品进口受阻,倒逼铜材制造行业向高质量发展。2017年以来,楚江新材进行了四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超40亿元,除部分用于支付收购资产现金对价外,剩余资金全部用于产品升级。2020年,公司完成18.3亿元可转债发行,募投项目“清一色”瞄准高端市场,具体为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材改扩建、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以及年产2 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并将陆续投产。按照计划,公司2022年铜基材料板块高档产品占比将提升至80%以上,产品全面覆盖智能互联装备、终端应用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我们的产品迭代计划从2017年开始,预计到2025年实施完成,届时原有的产品、产业将实现颠覆性升级。”姜纯表示。在高端制造战略指引下,楚江新材的投资逻辑也进一步清晰。2019年,公司收购参股公司鑫海高导57.78%股权,以80%的持股比例实现控股,布局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用导体材料领域;2020年,公司沿着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投资设立芜湖天鸟,聚焦光伏热场领域的碳/碳复合材料,后续还将重点开发碳/碳、碳/陶刹车盘等产品民用市场;日前,顶立科技宣布投建碳化钽产业化项目,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开发涂层石墨构件和提纯技术,旨在实现相关材料进口替代。“当前阶段,我们更关注产品、经营质量的提升和内涵式增长,并不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张。一旦越过了这个阶段,产品规模上大台阶就水到渠成了。”姜纯坦言。按照规划,楚江新材十四五末先进铜基材料产能将达100万吨以上,其中铜板带40万吨以上、铜导体产能50万吨以上、铜合金线产能10万吨以上。在拿手的铜板带领域,姜纯并不满足于当前13%的市占率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做到细分领域3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绝对的行业龙头,达到这一目标后,再根据市场及行业格局做进一步调整,不排除把目标提高到40%以上。”
楚江新材
鑫科材料
综合
证券时报·e公司
证券时报
2022-08-24 12:49
铜基与碳基材料共舞 楚江新材持续发力产品升级
从铜材制造行业龙头到碳基材料隐形冠军,楚江新材(002171)沐雨栉风二十余载:1999年成立,2007年初登资本市场,2014年实现整体上市,2015年并购顶立科技,2018年收购天鸟高新,2020年启动分拆上市。公司前进每一步都耦合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通过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从传统加工行业向高端制造业迭代升级。2017年以来,楚江新材营业收入相继迈过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大关,净利润则从2015年的不足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2022年上半年,公司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05.71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8.7%。近日,证券时报“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采访团走进楚江新材,对话公司董事长姜纯,探寻传统产业向高端突围的成长路径。铜材制造行业黑马在铜材制造行业摸爬滚打40余年,科班出身的姜纯在业内颇有名气,不仅仅是因为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他在关键时候的当机立断。1983年,姜纯从江西冶金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毕业,被分配至芜湖市消防器材厂,后于1985年调入芜湖冶炼厂。1986年,由芜湖冶炼厂与当地大桥镇联营,芜湖市有色金属压延厂成立,但却受制于产能利用率不足,陷入经营困境。1991年,技术员出身的姜纯扛起重任,出任厂长一职,历经三年,不仅把工厂拉出亏损泥潭,而且将其打造成“安徽省乡镇企业十强”;1998年,由芜湖冶炼厂旗下压延厂与型材厂整合而成的鑫科材料改制上市,姜纯于2000年出任上市公司总经理。2002年,因管理理念及经营思路不同,姜纯毅然离职,选择下海自主创业,并一路带领“楚江人”在铜材制造领域披荆斩棘。“当时不自知,但现在回过头看,出任厂长、下海创业这两个节点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姜纯坦言。在外界看来,楚江新材像是铜材制造行业中闯出的一匹黑马,殊不知背后暗藏着一套精妙而巧思的经营逻辑。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是楚江新材铜材制造板块的“座右铭”。姜纯认为,将产能化为产品,将产品化为销量,再将销量化为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才能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环,而在这过程中,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是个中利器。“公司始终动态平衡产品、经营、产能之间的关系,而在国内能够做到前述三方面均衡发展的铜材制造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姜纯表示。早年间,楚江新材便摸索出了以再生铜为原料的生产模式,初衷是为了降本,而今在“双碳”目标下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据介绍,目前优质再生铜与采购电解铜的平均价差在1000元/吨-1500元/吨,而公司铜合金产品的再生铜综合利用比例达60%-70%,远高于同行,且产品的物理性能、精度水平等方面均处行业领先地位,大大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推高产品性价比优势。“未来随着再生铜回收率加大,公司的成本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姜纯指出。铜材制造行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如何高效精准地对接客户多元化需求也至关重要。楚江新材建立起按行业精细化分类的客户档案,并依托全国自建的40多个营销平台,提供24小时快速响应及门到门的交付服务,在业内独树一帜。2021年,楚江新材“明星产品”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销 30万吨,市占率超13%,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铜合金线、高端铜导体产品均居于细分赛道领先地位。打造碳基材料第二增长极铜材制造属于基础材料产业,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楚江新材虽为行业翘楚,但仍难摆脱微利状态,综合毛利率徘徊在7%左右。“早年,公司整体的技术装备比较贫乏,对装备的投资也较小,我渐渐觉得产品的整体层次低了,想往更高端的材料领域转型,并购重组的念头开始萌发。”姜纯告诉证券时报记者。2015年,军工新材料高端热工装备企业顶立科技进入姜纯的视野。技术含量高、聚焦专注产学研一体化,顶立科技毛利率常年稳居50%以上,其智能热工装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卡位下游新材料关键环节,契合了楚江新材向高端化转型的诉求。“顶立科技瞄准的是高端市场,虽然毛利率高但规模化程度不够,若想寻求可持续的快速增长,必须开拓更为广阔的民用市场,而近年来碳纤维、石墨等材料在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快速普及,军转民恰逢其时。”姜纯表示,相比于军品,民品对企业供货能力、产品性价比方面有着更为全面的要求,市场打法完全不同,而楚江新材长期深耕民用市场,在市场化经营、规模化拓展方面恰恰能与顶立科技形成强有力的互补效应。二者的协同从顶立科技的业绩增速上可见一斑。2015-2021年,顶立科技营收规模从1.42亿元跃升至3.24亿元,净利润水平从4037万元增长至9400多万元。“放眼全球的高端热工装备企业,营收规模突破2亿的很少。今年顶立科技的营收目标是做到5亿元以上,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公司还围绕碳化硅材料进行深入研究,高纯碳粉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纯度可达 99.9999%以上,并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不谦虚地说,顶立科技是在挑战‘世界难题’。”姜纯表示。将顶立科技收入囊中后,初尝整合发展甜头的楚江新材在2018年遇见了下一个并购标的——碳纤维立体编织龙头天鸟高新。“天鸟高新主营碳纤维预制体业务,与顶立科技有共同的下游用户,而公司能够与天鸟高新结识,也是得益于顶立科技的引荐。”姜纯表示,通过前述并购,公司在新材料板块的产业聚集效应更强了。据介绍,天鸟高新在碳纤维预制体业务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国民经济等多个领域,早年囿于产能瓶颈发展受阻。在并购方案中,楚江新材配套募集资金超7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年产480吨飞机碳刹车预制体、年产650吨碳纤维热场材料预制体项目,快速打开产能空间。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天鸟高新也是一路开挂,2019年净利润水平从并购前的年均3000余万元,一举迈入亿元俱乐部,2021年已达1.88亿元。背景不同、行业不同、盈利模式不同,楚江新材是如何实现并购标的快速融入、持续成长的?“看企业,先要识人。”姜纯坦言,在公司每一次并购交易中,首要标准就是团队管理理念契合,这是合作的基石;而在后续的管理中,则要讲究“收放自如”,侧重以目标考核为导向,通过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有效约束,并在集团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鞭策企业自我加压,持续向好。2020年,乘着资本市场改革政策东风,楚江新材启动顶立科技分拆上市事宜,近两年来相继引入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国仪二号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中安海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同时,顶立科技核心管理团队以直接持股或成立持股平台的方式增资入股,再度成为股东,开启“二次创业”征程。All in产品升级在姜纯看来,并购不仅仅是规模和业绩增长的快速通道,更是对既有业务重新审视的绝佳机会。“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过去我对铜材制造业务的认知是模糊的,但在并购顶立科技和天鸟高新之后,我坚定地认为原有的基础材料板块依然大有可为,只要产品足够领先,也可以具备很高的技术含量。”长期以来,传统制造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如何向研发、服务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向高端制造转型成为楚江新材近年来的重要发力点。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随着现代通讯、电子和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精密度板带材需求大幅攀升,叠加海外疫情反复及部分国家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制裁,高端产品进口受阻,倒逼铜材制造行业向高质量发展。2017年以来,楚江新材进行了四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超40亿元,除部分用于支付收购资产现金对价外,剩余资金全部用于产品升级。2020年,公司完成18.3亿元可转债发行,募投项目“清一色”瞄准高端市场,具体为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材改扩建、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以及年产2 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并将陆续投产。按照计划,公司2022年铜基材料板块高档产品占比将提升至80%以上,产品全面覆盖智能互联装备、终端应用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我们的产品迭代计划从2017年开始,预计到2025年实施完成,届时原有的产品、产业将实现颠覆性升级。”姜纯表示。在高端制造战略指引下,楚江新材的投资逻辑也进一步清晰。2019年,公司收购参股公司鑫海高导57.78%股权,以80%的持股比例实现控股,布局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用导体材料领域;2020年,公司沿着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投资设立芜湖天鸟,聚焦光伏热场领域的碳/碳复合材料,后续还将重点开发碳/碳、碳/陶刹车盘等产品民用市场;日前,顶立科技宣布投建碳化钽产业化项目,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开发涂层石墨构件和提纯技术,旨在实现相关材料进口替代。“当前阶段,我们更关注产品、经营质量的提升和内涵式增长,并不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张。一旦越过了这个阶段,产品规模上大台阶就水到渠成了。”姜纯坦言。按照规划,楚江新材十四五末先进铜基材料产能将达100万吨以上,其中铜板带40万吨以上、铜导体产能50万吨以上、铜合金线产能10万吨以上。在拿手的铜板带领域,姜纯并不满足于当前13%的市占率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做到细分领域3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绝对的行业龙头,达到这一目标后,再根据市场及行业格局做进一步调整,不排除把目标提高到40%以上。”(证券时报)
楚江新材
鑫科材料
st
证券时报
2022-08-24 12:16
楚江新材:公司已进行了民用碳/碳、碳/陶刹车盘的产能布局
人民财讯7月28日电,楚江新材近日在机构调研时表示,相较于传统的粉冶刹车,碳刹车具有耐高温、低密度、摩擦性能好、稳定性强等优点。未来随着客户对提速、安全性、操控性、耐久性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碳刹车将在高铁、汽车、重卡等领域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在芜湖天鸟的项目规划中,进行了民用碳/碳、碳/陶刹车盘的产能布局。此外,公司表示,受益于光伏热场领域和军工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增速最快的是碳陶系列热工装备。
楚江新材
机构调研
人民财讯
刘良文
2022-07-28 12:53
公司是铜基材料龙头,光伏及半导体市场扩张拉动碳/碳热场材料需求,碳纤维开启第二增长曲线——7月25日研报挖矿
公司是铜基材料龙头,光伏及半导体市场扩张拉动碳/碳热场材料需求,碳纤维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时报资讯
2022-07-25 08:39
共搜索到
13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腾达建设新设数智建设科技公司 含物联网业务
卓易信息等成立创投合伙企业 出资额2亿元
麦格米特:公司直接向美国出口销售的业务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低于3%
ST目药等成立新公司 含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
兴业银锡:美国关税政策未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更多
14:41
中国生物首款带状疱疹mRNA疫苗获批临床
14:39
中国信通院牵头的大模型基准测试ITU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4:38
外交部回应美方称对华关税达145%
14:36
27.81%,隆基绿能HIBC硅电池转换效率创世界纪录
14:35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14:32
日经225指数收盘跌2.96%
14:32
习近平:中方愿同西班牙打造更有战略定力 更富发展活力的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4:30
双杰电气在广西新设科技发展公司
14:30
益客食品在江苏成立新公司
14:29
猛涨!足金饰品报价直逼每克1000元
14:29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沈鸿雁为国家邮政局副局长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