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175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三湘印象去年营收同比增长9.46% 文旅创新加速
4月21日晚间,三湘印象(000863)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7.79万元,同比增长1459.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3944.84万元,同比增长54.43%。2024年,在市场需求释放叠加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三湘印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把握机遇,报告期内,在文旅领域继续开拓创新,积极推动新项目落地。据悉,《印象·妈祖》于2024年10月1日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正式公演,是三湘印象旗下首个集编创设计、集成制作及主导运营于一体的文旅演艺项目。该项目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内涵,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融入AR体验,以及数控雾幕系统、数字吹纱矩阵、仿生装置等“黑科技”,打造跨越空间的多重表演场景,创新呈现传统文化精髓,公演后迅速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该节目的上演标志着公司文旅业务构建“EPC+O”全链式商业模式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报告期内,三湘印象旗下演艺项目频获行业认可。《最忆船政》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2024年全国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入选文旅部“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三湘印象旗下存量演艺项目依旧保持了高热度的运营态势,以国庆黄金周为例,观印象主创的十余台传统演艺项目合计演出200余场,观演人数突破23万人次,多个场次门票提前售罄。当晚一同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39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8.0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422.98万元。展望未来,三湘印象表示,公司将继续锚定“文化+地产”双向赋能、联动发展,持续升级演艺项目的内容和体验,加速数字化IP的复制与输出,探索XR新业务场景。同时,地产业务方面,继续抓紧资产去化,强化商业地产运营与物业服务,推动资金的回笼与利润增长。
三湘印象
年报
营收增长
证券时报·e公司
王一鸣
04-22 10:00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
人民财讯4月6日电,清明假期,红色旅游热潮涌动。假期前两天,瑞金市红色景区客流量达4.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00%。瑞金的红井、叶坪等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不少游客前来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还有学生参与研学活动,他们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汲取奋进力量。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其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深受欢迎。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前两天,红岩村、曾家岩50号周公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等红岩博物馆下辖的主要景点,共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央视新闻)
红色旅游
瑞金市
革命旧址
央视新闻
04-06 13:32
广东: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丰富过境旅游产品
人民财讯2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培育壮大旅游消费。持续推高“请到广东”系列文旅品牌网络热度,办好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文旅活动。擦亮“粤夜粤美”夜间文旅品牌,引导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创新发展。壮大“+旅游”等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消费市场,支持A级景区、博物馆、美术馆积极引入餐饮、演艺、研学等消费业态,发展房车露营、低空观光等新业态。推动旅游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支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深挖红色旅游潜力。依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加大对粤港澳“一程多站”线路产品宣传推广。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丰富过境旅游产品。推动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线航班,丰富邮轮游艇旅游产品。增加多语种标识,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员来粤旅游便利度,扩大多样化支付服务和入境游宣传。
旅游
广东
休闲服务
人民财讯
朱雨蒙
02-20 16:22
【新春e线】文旅“红”出圈!这个景点,客流全省排名第一
蛇年春节,江西瑞金红色文旅继续“红”出圈。数据显示,除夕(1月28日)至大年初三(1月31日)期间4日,游客如织,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大数据客流连续四天位列全省第一,4日累计客流量约59.24万人次。其中,大年初一当天,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大数据客流全省排名第一,当日累计客流量约13.12万人次,同比增长67%。 瑞金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等美誉。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定都瑞金。与此同时,瑞金还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等,目前瑞金现存128处革命旧居旧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成为了瑞金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图为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的叶坪景区) 近年来,瑞金红色旅游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火热,同时以瑞金苏区为故事背景的影视作品也爆款频出,红色旅游特色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前来“打卡”,年轻化逐渐成为红色旅游新趋势。 红色景区春节氛围浓厚据了解,瑞金的共和国摇篮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该景区由叶坪景区、红井景区、二苏大景区、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组成,每年春节期间都有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 大年初二、初三期间,记者来到叶坪景区、红井景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景点,感受到浓郁的“革命年味”。各个景区门口停满了全国各地来到瑞金的车辆,众多游客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前来游玩。景区内举办了气球雨、经典歌舞、财神送福、非遗高跷演绎、非遗六头变脸展演、摇篮音乐巴士、非遗集市、城市纪念章打卡等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踊跃参与。 瑞金文旅部门表示,今年是春节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非遗年”,瑞金文旅部门以“非遗客家年”为核心主题,巧妙融合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精髓、非遗传统技艺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实现了传统韵味与现代时尚的完美交融。 从活动效果上来看,游客们对瑞金景区一系列新春活动满意程度极高。多位瑞金本地游客与瑞金周边县市、福建、浙江等游客对记者表示,红色旅游不再是印象中的被动“说教式”参观,而是在活动中主动地想去了解历史与当地文化,加之春节期间景区游客众多,活动氛围热烈,红色景点成为了团圆餐聚之余的热门去处。 “春节期间去红色景点,与平常去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感受,活动多、一起参观的人也多,氛围很热闹。这几天,我们一家三代人逛遍了共和国摇篮景区的每一个景点,小朋友去了一个景点后还想再去另一个。”一位瑞金本地游客对e公司记者说。 红色文旅吸引年轻游客打卡近两年,瑞金共和国摇篮红色旅游路线在小红书等平台成为被力荐的精品路线之一。2024年热播剧《追风者》中,主角魏若来的一句“我要去瑞金,去走我哥走过的路”,更是引来不少年轻游客打卡同款地点。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随即在叶坪村五间客家民房内,成立“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跟着《追风者》,众多年轻游客来到叶坪探访苏维埃国家银行。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党组成员苏春生曾表示,瑞金红色旅游在社交平台火热的同时,以瑞金苏区为故事背景的影视作品也爆款频出,这些红色旧址和红色故事,吸引了众多青年慕名前来参观和研学。瑞金将根据青年游客的兴趣和需求,推动更多红色旅游新业态,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选择。 据了解,目前瑞金市正在打造“老景区新玩法”,持续深化红色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吸引游客的流量“新密码”。 例如,瑞金对其历史城区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盘活片区内红色资源,建成集美食与文化融于一体的象湖里文化创意街区。在“象湖里”三个红色大字招牌下,瑞金牛肉汤、客家擂茶、瑞金紫砂壶、瑞墨工艺作坊、瑞金传统竹编工艺等传统美食店铺和非遗工艺作坊等一字排开,浓厚的瑞金特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象湖里街区汇集了牛肉汤、客家肉圆、壬田豆干、万田米粿等十几个乡镇的知名传统美食。在市文旅集团公司出租的96家店铺中,小吃达69家,让游客能够“一条街吃遍一座城”。街区内老酱油厂周边的墙体利用浮雕、绘画、文化艺术装置等艺术形式建设竹编、竹刻、版画等非遗传承文化墙,展示及传扬非遗文化。当前,象湖里已然成为瑞金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当地年轻人首选的一大去处。 瑞金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戴橘子表示,瑞金正在从引进经营主体、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盘活红色资源等各个方面补齐红色旅游短板,实现红色旅游从“强资源”到“强品牌”、从“强参观”到“强体验”、从“强景区”到“强目的地”的转变。
证券时报·e公司
02-02 21:36
【新春e线】95后小伙开起“农村版深夜食堂” !高峰期日营业额超4000元
要致富,先修路。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伴随着德上高速公路祁门至皖赣界项目施工跑出加速度,当地经济也焕发出新生机:烟火气十足的烧烤摊、不断涌现的工作机会、被盘活的闲置房……多元化的创收渠道,充盈着村民的“钱袋子”,让他们提前尝到了修路的甜头。“刚开始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利用闲暇时间开了烧烤店,没想到生意越做越红火,高峰期一天营业额超4000元,每月入账比工资还多。”汪村镇95后青年王涵(化名)笑着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现在几乎是全年无休,今年春节也不打烊。虽然很忙,但‘累并快乐着’。” 镇上的“深夜食堂”下午5点,刚下班回到家的王涵夫妻俩又开启了新一轮忙碌:穿串、生火、烧炭、摆台……一个小时后,系列准备工作就绪,烧烤店进入热闹的“上客”时间段。 “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晚上要接待十几桌客人,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忙到凌晨是家常便饭。”王涵告诉记者。这样的工作节奏,王涵家已经保持了一年多。自德上高速公路祁门至皖赣界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入驻汪村镇,当地人流量瞬间大了起来,餐饮需求持续旺盛。考虑到白天有全职工作,王涵夫妻俩选择了夜间营业的烧烤店“试水”兼职创业,谁曾想这一试,就干成了一番小事业。现在,他经营的烧烤店宛如当地的“深夜食堂”,成为熬夜党“补能”首选之地。“我们之前在浙江学过烧烤手艺,早些年还在县城开过饭店,但因为生意不好闭店了,原以为不会再从事餐饮行业了,没想到现在这门手艺又派上了用场。”王涵说,“我们店回头客占了大部分,很多客人都是冲着味道来的。” 据介绍,王涵家的“明星”肉制品采购的都是新鲜食材,经腌制后手工穿成串,应季素菜则是从自家菜园中直接采摘,有效保证了口感。除“技术优势”外,烧烤店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也让王涵的生意开展更为游刃有余。记者在现场看到,烧烤店主体部分就位于王涵家自建房的一楼院厅,院内临时搭建的半开放式厨房为烧烤区,前厅为食材展示及点餐区,饭厅为客人就餐区,安排紧凑,一目了然。“自己家的房子,没有租金成本,店里人手也基本是自家人,生意做起来没有太大心理压力。”王涵表示。客流量逐渐增多,配套的增值服务也随之开启。据王涵介绍,烧烤店已经“上线”了外卖业务,对于附近村庄的客户,提供免费送餐服务。“现在天气冷,外卖订单也逐渐多了起来,平均每晚5单。”值得一提的是,在烧烤店的运营过程中,客户群体日渐多元化,当地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以前镇上没有烧烤店,也不想着吃,现在家门口就开了一个,花点小钱解解馋,改善改善生活,感觉挺满足。”一位本地人告诉记者。据王涵观察,小镇居民未必缺乏消费能力,只是没被激发出来。虽然目前烧烤店的主力客群仍然是项目施工人员,但本地居民的点单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本地人光顾烧烤店的频率明显变高。”他说。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有人嗅到了创业商机,也有人赶上了就业机遇。叶海(化名)曾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电工师傅,此前由于本地就业面较窄,早早就离开汪村镇,在县城一家小型企业从事后勤工作,专业并不对口。今年年初,高速公路项目部出现了一名高压维护员岗位空缺,叶海随即发送了简历,由于相关资质与从业经历符合招聘要求,他很快便办理了入职手续。“能够用到专业知识,工作地点又在老家,生活成本更低,赚的比原来还多,工作性价比一下子变高了。”叶海表示,“我有高压电工证,之前还做过几年高压维护抢修工作,加上是本地人,对当地地形地貌熟悉,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现在,叶海虽然每天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但不用坐班,且通勤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家庭和工作可以兼顾得很好。除技术工种外,前述项目还催生了一大批装卸、搬运、挖沟、疏渠、后勤辅助等勤杂工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零散就业。叶海的邻居今年50出头,自觉已经过了外出务工的黄金时间,近年来一直在家中靠种地为生。自从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后,他也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装卸类的临时工作,虽不是每天都有活干,却也能贴补家用。“今年给项目上干活已经赚了五万多,比种地收成好多了。”他说。在就业机遇之外,项目人员的住宿需求也盘活了当地的闲置房屋,让部分本地人取得被动租金收入。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镇两层独立屋的房租已经涨到了约2000元/月,比之前翻了好几倍。通车期待值拉满相比于施工进程中的各项机会,高速公路的通车更让人期待。公开资料显示,德上高速祁门至皖赣界段是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三”的省际衔接路段,起点位于祁门县金字牌镇,顺接已建德上高速池州至祁门段,终点位于休宁县汪村镇赣皖省界处,顺接已建德上高速赣皖界至婺源段。路线全长约31.2公里,工程总投资约67.6亿元,计划2025年底建成通车。 据悉,前述路段设匝道收费站2处,其中一处便位于汪村镇。“以前回家要开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路,会车需格外小心,速度提不起来不说,还容易晕车。现在高速公路直接修到了家门口,很快就可以实现全程高速到家,体验感太好了。”一位从合肥返乡的当地人告诉记者。值得一提的是,待前述高速全线贯通后,沿线的秋浦河、牯牛降、齐云山、西递宏村、婺源等多个风景区将被串联一线,旅游有望迎来增量。一位本地居民向记者表示,除大家耳熟能详的风景区外,本地还有很多已开发但未闻名、待开发的景点,近年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蓄客量。“高速通了以后,外地人来旅游就方便多了。”他说,未来游客形成一定规模后,当地的文旅消费也会被拉动起来。据介绍,汪村镇石屋坑村正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这里曾是中共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之一,也是皖浙赣三年游击战争中的重要活动中心,素有“皖南革命摇篮”之美誉,于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附近的鹤城乡右龙瀑布海拔1000多米,落差近百米,丰水期时气势磅礴,冬季还会出现罕见的冰雪瀑布奇观,被誉为新安江源头皖赣交界第一瀑,近年来也吸引了一众游客前来打卡。业内人士表示,放长远看,高速公路能够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在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有望形成区域联动效应。后续德上高速祁门至皖赣界路段通车,对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证券时报·e公司
01-31 16:43
我爱我家与湖北红安县政府签订战略协议
人民财讯11月15日电,记者获悉,11月13日,2024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暨湖北(红安)红色文化旅游季活动在红安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建部的支持下,我爱我家与红安县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协议,我爱我家将充分发挥企业深耕社区、辐射社区的优势,以农副产品为纽带,通过公益助力、渠道拓展与产业合作等方式,建立乡村振兴与城市社区的共享链接,推动红安、麻城等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爱我家
湖北
乡村振兴
人民财讯
周映彤
2024-11-15 12:58
2024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期间将举办超3600项文旅消费活动
人民财讯9月19日电,2024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19日在陕西渭南举行。记者了解到,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围绕壮美山河、历史文化、红色旅游、大国重器、时代风采等,举办超3600项约2.4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新华社)
消费
文化
旅游
新华社
2024-09-19 16:01
【e线情报】重磅政策利好!这一行业暑期旺季热度飙升,机构预计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机构预期未来有望迎来更多政策优化利好,带动行业新一轮发展机遇!
证券时报·e公司
e公司
2024-08-06 08:50
文旅部等九部门: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打造一批旅游公路
人民财讯8月5日电,文旅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地将干线公路与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红色旅游景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美丽休闲乡村、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丙级以上旅游民宿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纳入交通建设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形成连接主要旅游区(点)的旅游交通环线。推动各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完备的自行车道、步道等旅游绿道。支持旅游航道建设。推动打造一批旅游公路。实施国家旅游风景道工程,制定国家旅游风景道标准,在保障安全通行的前提下推出一批配套服务好、道路风景美、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旅游风景道。
交通
旅游
交通运输
人民财讯
许擎天梅
2024-08-05 12:54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东北三省一区协同立法
7月1日,由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下称《决定》),在东北三省一区同步施行。《决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东北三省一区开展的首部协同立法项目,有利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决定》全文共16条,东北三省一区的协同发展目标是推动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着力完善该区域现代旅游业体系,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东北三省一区要围绕区域重大战略、重点城市群和重大项目布局,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强跨区域合作,强化规划协同、政策协同、要素协同、工作协同,共同推进“三纵三横”旅游通道和“三圈两带”旅游板块以及各类文化旅游带(走廊)建设,加快形成区域旅游消费城市圈和集聚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据介绍,东北三省一区要建立省、自治区政府间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谋划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共同解决旅游业协同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务实合作,争取国家支持。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常态化联系和定期会商机制,共同推进和落实区域协作事项;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专项工作机制,共同开展协作执法、信用监管等。同时,鼓励各地方同其他省、自治区相关地方建立跨区域旅游业发展合作机制。东北三省一区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类型多样,冰雪、森林、山川、湿地、草原、沙漠、湖泊、江河、海洋等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越;人文气息浓郁,多元文化交织,民族风情、乡土风韵、开放风貌、振兴风采等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着力点。2023年至2024年冰雪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火爆出圈,与此同时,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的冰雪旅游也借机大热,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圈粉模式。《决定》提出,要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合作,协同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协同规划特色旅游线路,打造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区域旅游圈。充分发挥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优势,加强冰雪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引领国内冰雪市场、冰雪产业和冰雪文化,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温润凉爽气候条件和森林、山川、湿地、草原、沙漠、湖泊、江河、海洋等优质资源,大力发展避暑旅游,共同打造“旅居东北”避暑旅游品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发掘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挖掘“新中国工业摇篮”历史价值,利用工业遗产开发旅游景区、特色街区、研学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共同打造东北工业旅游品牌。突出黑土地、大粮仓、大森林、大草原的独特魅力,依托乡土乡情、民风民俗深厚底蕴,发展各具特色乡村旅游,共同打造现代化农牧业旅游品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依托边境城市、对外口岸和界江界河,创新东北亚国际旅游开放合作,积极发展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共同打造G331边境自驾游品牌。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体育、康养、美食等深度融合,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加快从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旅游新模式、新业态、新体验发展。与此同时,东北三省一区还将推动旅游宣传推广一体化、旅游交通一体化、旅游市场监管一体化、旅游标准一体化建设,共建旅游行业信用体系、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市场主体合作与交流平台等。
旅游
证券时报·e公司
孙宪超
2024-07-02 12:21
共搜索到
175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在大湾区上线
伊朗港口爆炸已造成281人受伤
五粮液首家海外授权体验餐厅落户日本东京 “顶级酒+顶级餐”融合助推中国白酒“走出去”
上海浦东启动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 有六大核心“试验田”
伊朗港口爆炸事件已致561人受伤
更多
22:42
天奇股份: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一行到公司调研
22:23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开幕
22:22
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首次公开亮相
21:55
移远通信DynaBlue蓝牙协议栈量产落地
21:45
佩斯科夫:普京与美特使确认 俄愿无先决条件与乌谈判
21:25
乘联分会崔东树:2025年1—3月进口汽车9.5万辆 同比下降39%
21:10
上海新房新增11盘过会 高端改善项目价格持续突破
21:02
伊朗政府发言人:港口爆炸事件调查仍需时日
20:59
茅台集团赴古井集团拜访交流
20:58
3名中国公民在伊朗港口爆炸中受轻伤
20:43
报告: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