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182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漳州发展:目前公司没有涉及深海经济的计划
人民财讯4月2日电,漳州发展(000753)4月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没有涉及深海经济的计划。2022年,公司全资子公司漳发新能源与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东山开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海底电力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电缆、柔性直流海底电缆等,漳发新能源持有20%的股权。目前,该项目共8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成5条生产线,可投入生产使用。
漳州发展
深海经济
海底电力电缆
人民财讯
04-02 11:58
订单大爆发!这一产业迎来转机,国内厂家纷纷出海
海缆被称为海洋经济的“隐形大动脉”,特别是海上风电领域,承担着海上清洁能源传送重任。今年,随着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海缆的重要性也将愈发凸显。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过去三年,受国内海上风电建设放缓影响,海缆产业在低谷中前行。部分国产海缆龙头企业顺势出海,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不过,“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低迷三年的海缆产业迎来转机。 近日,多家海缆厂家及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海上风电的招投标,正在变得多了起来,预计行业会再度上演2021年的抢装潮。 值得注意的是,海缆的关键原料绝缘料,供需关系正在悄然收紧。记者了解到,国内相关绝缘料企业,目前正在满负荷运转,并且正积极寻求超高压海缆料的国产替代,打破海外厂家的长期垄断。 绝缘料供应趋紧“目前,国内海缆料(绝缘料)市场,供需关系趋紧,只能小量订购,大单不接。”近日,正在海外出差路上的郭海(化名),在电话中向记者吐槽,“目前,北欧化工和陶氏化学,在全球海缆超高压(110KV以上)绝缘料中处于垄断地位,他们调整销售策略的目的,就是想趁机涨价”。 目前,国内能稳定供应海缆绝缘料的仅有万马股份,对于涨价预期,万马股份相关人士不予置评。不过,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4万吨绝缘料生产线,如今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2万吨新增产能的设备已经送到车间,即将进入安装阶段。 电线电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各个领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1.6万亿元。 郭海是国内某知名电缆企业副总裁,在电缆行业拥有近20年的从业经历,一直负责市场经营业务。此次出国,除了洽谈业务、拜访客户,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近距离了解海外电缆市场的供需情况。 超高压海缆料供应趋紧的背后,是海外海缆厂家的订单大爆发。郭海对记者称,“从我们的了解,以及一些机构的调查来看,今年和明年是全球海上风电建设大年。海外比国内会先一步显现,比如欧洲、北美市场,现在他们在手的海缆订单,我估计未来3—5年都来不及做。”同时,国内某上市公司也对记者给出了相似的说法。 据了解,经历了前些年的增速放缓后,全球海上风电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扩张。投资增加和新项目审批浪潮,预计将推动海上风电行业向前发展,尤其要关注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发展。 近期,两项重磅级的海外电缆投资,在业界引起躁动。3月17日,英国国家电网分别与韩国大韩电缆、希腊电缆签署了电缆系统框架协议。协议涵盖的项目总价值估计为59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5537亿元),计划在未来八年内开展超过15个海底和地下HVDC项目。今年2月,美国科技巨擘Meta也宣布,将启动一个跨越5万公里的全球海底电缆项目。初步估计该项目的成本约为100亿美元。 国际能源咨询机构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后的复苏周期。据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有望突破19GW,全产业链投资规模将攀升至800亿美元,两项核心指标均将刷新历史纪录。 为何海外海上风电放量?郭海的判断有两点:一是基于能源安全,二是双碳减排。“特别是能源安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欧盟的断气事件,使得全球各国,特别是欧盟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国产海缆出海海缆,作为海上风电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技术难度大,壁垒高,曾经一度被海外企业垄断。但近年来,随着国内电缆厂家不断创新,已经涌现出一批国产海缆厂家。 较陆缆而言,海缆的毛利率更高,这是电缆企业纷纷涉足海缆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从事电缆业务的上市公司中,包括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万马股份、宝胜股份、汉缆股份、太阳电缆、起帆电缆等,均涉足海缆产业链。 在海缆方面,主要有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等三家企业。以东方电缆为例,该公司首根国产化大长度海洋脐带缆于2018年实现交付,这使得公司成为世界上少数几家具备全套脐带缆测试装备能力的供应商。 从2018年公司在该领域重大突破,到2021年全行业抢装,再到近几年海上风电投资退潮,东方电缆的相关收入都有明显反映。 数据显示,2018年,东方电缆的海缆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当年增幅高达802.61%。到2021年,该公司在海缆系统实现收入40.82亿元,同比增长50.21%。也是在2021年,公司业绩在海缆高毛利的推动下,净利润达到历史最高值11.89亿元。 不过,在2022年和2023年,由于国内海上风电装机的进度不及预期,东方电缆海缆系统的收入分别为22.4亿元和27.66亿元,远低于2021年的历史高峰。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合计17.69亿元,同比下降5.01%。其中,海缆系统平均毛利率约40%,陆缆系统平均毛利率约10%。 过去几年,电缆行业在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国内厂家纷纷选择出海,包括参与境外项目招投标、投资设厂以及收购境外电缆厂。 比如说,2022年,东方电缆在荷兰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参与欧洲海上风电项目角逐。中天科技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海缆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相继中标中东和亚洲中压油气大长度供货项目、多个欧洲地区高压和中压电力互联项目。2024年以来,亨通光电中标了克罗地亚中压海缆项目、冰岛VMJ海缆项目等海洋能源项目。 “现在,大家都在出海,都在走出去。”东方电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尚未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但是,公司在逐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也有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的考虑。但最终能否落地,要看海外市场情况,需要进行实际调研。 预期迎来复苏从近期记者对产业链采访来看,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在经历长达三年的调整后,有望在今年迎来复苏。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海上风电市场更多国家的加入,全球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亨通光电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会持续拉动海缆的需求。” 东方电缆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海洋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海缆的支持。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深海科技,将为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强有力的保障。从今年行业的情况来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般来说,一些项目会进行集中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并网的数据,较前些年会有所增长,行业前景会趋好。 中金公司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刺激之下,我国海上风电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4GW。但是,抢装潮后,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下滑,2022年5GW,2023年7GW,2024年6GW。而“十四五”规划,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目标为60GW。 目前海上实际装机容量与“十四五”规划目标差额较大,产业链普遍对2025年持乐观态势。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券商研报普遍预计2025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在10GW以上。 “海上风电项目从前期规划,到业主方招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整机厂商、海缆、塔筒等整个产业链。”国内一家知名电缆厂家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从我们自身感觉来看,2024年下半年以来,行业招标慢慢多了起来。” 与之呼应的是,相关企业近期陆续收到正式中标通知。3月22日,东方电缆公告称,公司陆续收到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海陆缆项目中标人,合计中标金额约21.46亿元;亨通光电3月21日公告,公司及子多家公司,陆续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1.33亿元;3月21日,万马股份官微发布消息,公司连续中标南方电网主网配网多标段项目,斩获亿元级订单。 “其实,不单单是2025年,我们对行业未来是很乐观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地,也都非常重视海上风电建设。”上述国内知名电缆厂家说,“据说有些海外友商,未来几年产能已经排满。所以从全球市场来说,我们肯定会去参与竞争。” 寻求国产突破作为全球电缆生产大国,我国海缆虽已实现国产化生产,且远销海外。但是,超高压海缆的关键材料,至今还受制于人。 据了解,电线电缆(陆缆、海缆)的原材料,包括铜、铅、铝等金属材料以及绝缘材料、屏蔽料等。目前,我国超高压电缆用绝缘料、屏蔽料等仍存在“卡脖子”现象。 从绝缘料的供应来看,海外方面,北欧化工、陶氏化学是行业龙头,特别是在超高压绝缘料方面,长期处于全球垄断,且至今未打破。国内方面,目前拥有超高压电缆用绝缘料生产线的企业包括万马股份、汉缆股份、德威新材、燕山石化等。 就国产海缆绝缘料相关事项,证券时报记者致电上述一家企业,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做得不好”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能生产海缆绝缘料,却不代表能稳定供应。据了解,上述国内可生产海缆绝缘料厂家中,万马股份是国内仅有能稳定且批量外供的厂家。 “目前,公司110KV以下的海缆绝缘料,在稳定向市场供应。110—220KV以上海缆绝缘料,目前在积极寻求国产突破。”万马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绝缘料是海缆生产的关键材料,决定着电能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一旦发生事故,事关项目的成败。所以,即便是低压绝缘料,需要经过示范项目应用,检验以后,才会得到大规模使用。” 绝缘料是电缆的关键原料之一,在成本占比中,绝缘料占陆缆3%—5%,占海缆不足1%。绝缘料的重要性以及较低的成本占比,使得海缆项目建设公司在电缆材料的选择上,不敢轻易拿自家项目做示范验证,而是倾向于国外厂家。因此,至今国内超高压绝缘料市场,依旧被外国企业垄断。 “不管是陆缆,还是海缆,绝缘料的国产替代,都需要经历示范项目验证,从低压到高压都要验证,都要有成功的工艺与项目示范验证,才能逐渐被认可、替代。”万马股份相关负责人称,“示范项目的验证,往往需要1—2年时间。比如说,我们公司陆缆绝缘料,从2012年首个示范项目应用,到220KV超高压稳定供应,前后花费了将近10年。其间(2015、2018年),国内绝缘料市场发生了两次供应危机,倒逼产业方在示范项目试用国产绝缘料。” 目前,我国的海洋经济走向深海,驶向蔚蓝,势必会加大超高压海缆的使用量,因此,自主可控的关键材料供应,对于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超高压海缆绝缘料苦于得不到示范项目应用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万马股份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各方面的研究机构对国产绝缘料比对国外材料,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发表了各种研究文章。数据检测显示,国产材料与进口材料,只是存在一些指标数据的差别,是各制造商在产品与应用场景方面对技术工艺理解不同,各有优缺点,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差距。当前国内已经投运的多个超高压示范项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能在海风项目示范工程(220KV超高压以上)成功完成应用验证,将会有利于加速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的局面。
海缆
海上风电
国产替代
证券时报·e公司
李小平
04-01 12:13
海缆产业迎复苏 关键材料国产突破在望
资料来源:CWEA,中金公司研究部杭州某电缆厂家员工深夜还在加班。李小平/摄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海缆被称为海洋经济的“隐形大动脉”,特别是海上风电领域,承担着海上清洁能源传送重任。今年,随着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海缆的重要性也将愈发凸显。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过去三年,受国内海上风电建设放缓影响,海缆产业在低谷中前行。部分国产海缆龙头企业顺势出海,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不过,“十四五”的最后一年,低迷三年的海缆产业迎来转机。近日,多家海缆厂家及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海上风电的招投标,正在变得多了起来,预计行业会再度上演2021年的抢装潮。值得注意的是,海缆的关键原料绝缘料,供需关系正在悄然收紧。记者了解到,国内相关绝缘料企业,目前正在满负荷运转,并且正积极寻求超高压海缆料的国产替代,打破海外厂家的长期垄断。绝缘料供应趋紧“目前,国内海缆料(绝缘料)市场,供需关系趋紧,只能小量订购,大单不接。”近日,正在海外出差路上的郭海(化名),在电话中向记者吐槽,“目前,北欧化工和陶氏化学,在全球海缆超高压(110KV以上)绝缘料中处于垄断地位,他们调整销售策略的目的,就是想趁机涨价。”目前,国内能稳定供应海缆绝缘料的仅有万马股份,对于涨价预期,万马股份相关人士不予置评。不过,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4万吨绝缘料生产线,如今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2万吨新增产能的设备已经送到车间,即将进入安装阶段。电线电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各个领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1.6万亿元。郭海是国内某知名电缆企业副总裁,在电缆行业拥有近20年的从业经历,一直负责市场经营业务。此次出国,除了洽谈业务、拜访客户,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近距离了解海外电缆市场的供需情况。超高压海缆料供应趋紧的背后,是海外海缆厂家的订单大爆发。郭海对记者称,“从我们的了解,以及一些机构的调查来看,今年和明年是全球海上风电建设大年。海外比国内会先一步显现,比如欧洲、北美市场,现在他们在手的海缆订单,我估计未来3—5年都来不及做”。同时,国内某上市公司也对记者给出了相似的说法。据了解,经历了前些年的增速放缓后,全球海上风电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扩张。投资增加和新项目审批浪潮,预计将推动海上风电行业向前发展,尤其要关注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发展。近期,两项重磅级的海外电缆投资,在业界引起躁动。3月17日,英国国家电网分别与韩国大韩电缆、希腊电缆签署了电缆系统框架协议。协议涵盖的项目总价值估计为59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5537亿元),计划在未来八年内开展超过15个海底和地下HVDC项目。今年2月,美国科技巨擘Meta也宣布,将启动一个跨越5万公里的全球海底电缆项目。初步估计该项目的成本约为100亿美元。国际能源咨询机构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后的复苏周期。据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有望突破19GW,全产业链投资规模将攀升至800亿美元,两项核心指标均将刷新历史纪录。为何海外海上风电放量?郭海的判断有两点:一是基于能源安全,二是双碳减排。“特别是能源安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欧盟的断气事件,使得全球各国,特别是欧盟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国产海缆出海海缆,作为海上风电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技术难度大,壁垒高,曾经一度被海外企业垄断。但近年来,随着国内电缆厂家不断创新,已经涌现出一批国产海缆厂家。较陆缆而言,海缆的毛利率更高,这是电缆企业纷纷涉足海缆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从事电缆业务的上市公司中,包括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万马股份、宝胜股份、汉缆股份、太阳电缆、起帆电缆等,均涉足海缆产业链。在海缆方面,主要有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等三家企业。以东方电缆为例,该公司首根国产化大长度海洋脐带缆于2018年实现交付,这使得公司成为世界上少数几家具备全套脐带缆测试装备能力的供应商。从2018年公司在该领域重大突破,到2021年全行业抢装,再到近几年海上风电投资退潮,东方电缆的相关收入都有明显反映。数据显示,2018年,东方电缆的海缆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当年增幅高达802.61%。到2021年,该公司在海缆系统实现收入40.82亿元,同比增长50.21%。也是在2021年,公司业绩在海缆高毛利的推动下,净利润达到历史最高值11.89亿元。不过,在2022年和2023年,由于国内海上风电装机的进度不及预期,东方电缆海缆系统的收入分别为22.4亿元和27.66亿元,远低于2021年的历史高峰。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合计17.69亿元,同比下降5.01%。其中,海缆系统平均毛利率约40%,陆缆系统平均毛利率约10%。过去几年,电缆行业在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国内厂家纷纷选择出海,包括参与境外项目招投标、投资设厂以及收购境外电缆厂。比如说,2022年,东方电缆在荷兰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参与欧洲海上风电项目角逐。中天科技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海缆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相继中标中东和亚洲中压油气大长度供货项目、多个欧洲地区高压和中压电力互联项目。2024年以来,亨通光电中标了克罗地亚中压海缆项目、冰岛VMJ海缆项目等海洋能源项目。“现在,大家都在出海,都在走出去。”东方电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尚未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但是,公司在逐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也有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的考虑。但最终能否落地,要看海外市场情况,需要进行实际调研。预期迎来复苏从近期记者对产业链采访来看,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在经历长达三年的调整后,有望在今年迎来复苏。“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海上风电市场更多国家的加入,全球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亨通光电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会持续拉动海缆的需求。”东方电缆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海洋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海缆的支持。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深海科技,将为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强有力的保障。从今年行业的情况来看,2025年“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般来说,一些项目会进行集中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并网的数据,较前些年会有所增长,行业前景会趋好。中金公司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刺激之下,我国海上风电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4GW。但是,抢装潮后,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下滑,2022年5GW,2023年7GW,2024年6GW。而“十四五”规划,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目标为60GW。目前海上实际装机容量与“十四五”规划目标差额较大,产业链普遍对2025年持乐观态势。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券商研报普遍预计2025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在10GW以上。“海上风电项目从前期规划,到业主方招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整机厂商、海缆、塔筒等整个产业链。”国内一家知名电缆厂家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从我们自身感觉来看,2024年下半年以来,行业招标慢慢多了起来。”与之呼应的是,相关企业近期陆续收到正式中标通知。3月22日,东方电缆公告称,公司陆续收到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海陆缆项目中标人,合计中标金额约21.46亿元;亨通光电3月21日公告,公司及子多家公司,陆续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1.33亿元;3月21日,万马股份官微发布消息,公司连续中标南方电网主网配网多标段项目,斩获亿元级订单。“其实,不单单是2025年,我们对行业未来是很乐观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地,也都非常重视海上风电建设。”上述国内知名电缆厂家说,“据说有些海外友商,未来几年产能已经排满。所以从全球市场来说,我们肯定会去参与竞争。”寻求国产突破作为全球电缆生产大国,我国海缆虽已实现国产化生产,且远销海外。但是,超高压海缆的关键材料,至今还受制于人。据了解,电线电缆(陆缆、海缆)的原材料,包括铜、铅、铝等金属材料以及绝缘材料、屏蔽料等。目前,我国超高压电缆用绝缘料、屏蔽料等仍存在“卡脖子”现象。从绝缘料的供应来看,海外方面,北欧化工、陶氏化学是行业龙头,特别是在超高压绝缘料方面,长期处于全球垄断,且至今未打破。国内方面,目前拥有超高压电缆用绝缘料生产线的企业包括万马股份、汉缆股份、德威新材、燕山石化等。就国产海缆绝缘料相关事项,证券时报记者致电上述一家企业,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做得不好”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能生产海缆绝缘料,却不代表能稳定供应。据了解,上述国内可生产海缆绝缘料厂家中,万马股份是国内仅有能稳定且批量外供的厂家。“目前,公司110KV以下的海缆绝缘料,在稳定向市场供应。110—220KV以上海缆绝缘料,目前在积极寻求国产突破。”万马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绝缘料是海缆生产的关键材料,决定着电能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一旦发生事故,事关项目的成败。所以,即便是低压绝缘料,需要经过示范项目应用,检验以后,才会得到大规模使用。”绝缘料是电缆的关键原料之一,在成本占比中,绝缘料占陆缆3%—5%,占海缆不足1%。绝缘料的重要性以及较低的成本占比,使得海缆项目建设公司在电缆材料的选择上,不敢轻易拿自家项目做示范验证,而是倾向于国外厂家。因此,至今国内超高压绝缘料市场,依旧被外国企业垄断。“不管是陆缆,还是海缆,绝缘料的国产替代,都需要经历示范项目验证,从低压到高压都要验证,都要有成功的工艺与项目示范验证,才能逐渐被认可、替代。”万马股份相关负责人称,“示范项目的验证,往往需要1—2年时间。比如说,我们公司陆缆绝缘料,从2012年首个示范项目应用,到220KV超高压稳定供应,前后花费了将近10年。其间(2015、2018年),国内绝缘料市场发生了两次供应危机,倒逼产业方在示范项目试用国产绝缘料。”目前,我国的海洋经济走向深海,驶向蔚蓝,势必会加大超高压海缆的使用量,因此,自主可控的关键材料供应,对于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国产超高压海缆绝缘料苦于得不到示范项目应用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万马股份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各方面的研究机构对国产绝缘料比对国外材料,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发表了各种研究文章。数据检测显示,国产材料与进口材料,只是存在一些指标数据的差别,是各制造商在产品与应用场景方面对技术工艺理解不同,各有优缺点,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差距。当前国内已经投运的多个超高压示范项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能在海风项目示范工程(220KV超高压以上)成功完成应用验证,将会有利于加速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的局面。微信好友扫码分享").css("width",h.width+"px").css("height",h.height+"px").css("border","0px").css("border-collapse","collapse").css("background-color",h.background);d=h.width/a.getModuleCount;jQuery(c).appendTo(this);b=h.height/a.getModuleCount;for(e=0;e").css("height",b+"px").appendTo(c);for(i=0;i").css("width",d+"px").css("background-color",a.isDark(e,i)?h.foreground:h.background).appendTo(f)}}})}})(jQuery); })QQ空间微博复制手机WAP扫码阅读(证券时报)
海缆
海上风电
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
04-01 08:21
【公告精选】上海莱士拟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100%股权;中国人寿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
看公告,小e抢先报! 【热点】恒大汽车:不知悉导致有关股价上升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须公布的资料 电科芯片: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玉龙股份:拟终止上市 股票明起停牌新奥股份:拟私有化新奥能源济民健康:副总裁何清红涉嫌伪造印章被立案侦查百利电气:控股子公司仅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以及滤波(RPC&HF)设备的设计制造宁波东力:公司目前还没有应用于机器人的产品及业绩键邦股份:目前公司无季戊四醇系列产品的生产及在建项目神开股份:相关海工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近三年均仅为5%左右回盛生物:公司主要产品泰乐菌素、泰万菌素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向上波动趋势奇德新材:目前正在筹划再融资事项 该事项尚处于内部沟通阶段中天科技:公司海洋产业主营产品包含海底电缆、海底光缆等系列海洋装备产品 【经营数据】中国人寿: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 拟10派4.5元中国太保: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9% 拟10派10.8元中信证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6% 拟10派2.8元中国银行: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2378.4亿元中信银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3% 拟10派1.722元中国铝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5.38% 拟10派1.35元蜜雪集团:2024年收入248.29亿元 同比增加22.3%南方航空:2024年亏损16.96亿元 同比大幅减亏中盐化工: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6.32% 拟10派1.234元广电电气: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11.28% 拟10派0.7元华金资本: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1.53% 拟10派0.6元威高骨科: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9.22% 拟10派1.7元国光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52% 拟10派3元青岛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16% 拟10派1.6元中远海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37% 拟10派2.1元小商品城: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85% 拟10派3.3元津药药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01% 拟10派0.98元征和工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91% 拟10派5元云铝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52% 拟10派1.8元商汤:2024年收入37.72亿元 同比增长10.8%三鑫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5% 拟10派2元中信金属: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79% 拟10派1.68元美能能源: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1% 拟10转3派8元丽珠集团: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 拟10派11元恒邦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7% 拟10派1.41元仲景食品: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1% 拟10派8元东方电缆: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0.81% 拟10派4.5元柳药集团: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0.62% 拟10派7.51元翰宇药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6000万元—720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三维化学: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92% 拟10派3元冀东装备: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28.72%新奥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6.64% 拟10派10.3元国联民生: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0.8% 拟10派0.56元天山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9.95亿元双鹭药业:下修业绩预期 预计2024年亏损7300万元—9500万元晶科能源:晶科能源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16吉瓦到18吉瓦之间 【并购重组】 上海莱士:拟以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100%股权 易普力:拟以3.16亿元收购松光民爆51%股份迅捷兴:筹划购买嘉之宏100%股权 股票明起停牌通用股份: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明起停牌【股权变动】纳思达:拟出售Lexmark International II, LLC 100%股权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拟9683.01万元转让洮南百强100%股权【增减持、回购】九安医疗:拟2.5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德邦科技:董事长提议4000万元—8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ST同洲: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畅联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和顺科技:远宁荟鑫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欣龙控股:海南筑华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爱克股份:董事兼高管人员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5497%股份聚飞光电: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4876%股份光大嘉宝: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中标合同】中成股份:签署7595.54万美元光伏项目EPC合同交控科技:中标3.02亿元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采购项目金诚信:签署约2.78亿元日常经营合同美芝股份:三级子公司联合中标1.28亿元施工总承包项目国创高新:中标1.28亿元湖北交投物流集团2025年度沥青集中采购项目华安鑫创:获得北汽集团项目定点【重大投资】世华科技:子公司拟约5亿元投建高性能光学和集成电路高分子材料项目厦门港务:控股企业拟约2.43亿元投建厦门港海沧港区7#泊位密闭罩棚项目【其他】纳芯微: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华软科技:控股子公司停产 预计时间约2个月太极集团:子公司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约1亿元*ST汉马:申请撤销公司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海通发展:全资子公司拟5925万美元购置四艘干散货船舶恒瑞医药:收到多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博济医药:子公司获得硫酸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康弘药业:注射用KH815的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华东医药:HDM3019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准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上市普门科技:血细胞分析仪用质控物(阻抗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华仁药业:子公司盐酸苯海拉明原料药获得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海思科:HSK41959片获批临床试验汇宇制药:公司产品获得多项境外上市许可
上海莱士
南岳生物
中国人寿
证券时报·e公司
03-26 23:41
东方电缆去年实现净利10.08亿元 目前在手订单约180亿元
3月26日晚,东方电缆(603606)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0.93亿元,同比增长24.38%;实现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0.81%;基本每股收益1.47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东方电缆是国内陆地电缆、海底电缆系统核心供应商,公司主营业务为海底电缆、陆地电缆等一系列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敷设及运维服务。截至2025年3月21日,东方电缆在手订单179.75亿元,其中海缆系统88.27亿元,陆缆系统63.53亿元,海洋工程27.95亿元。报告期内,东方电缆加快海陆并进。海缆方面,公司做深做透海缆业务板块,依托“3+1”产业布局,持续开拓东部、南部、北部以及高端和国际海缆市场,成功中标国内首个±500kV直流海缆项目,交付首个欧洲海上风电超高压海缆和国内首个1500米超深水脐带缆项目;陆缆方面,公司持续提升陆缆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品牌入围+工程落地+渠道承接”的开拓模式,稳定保持关键市场的份额领先。分产品来看,2024年度,东方电缆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合计36.66亿元,同比增长5.49%,增加1.9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40.32%,海缆系统毛利率39.57%,海洋工程毛利率21.93%;实现陆缆系统的营业收入54.16亿元,同比增长41.52%,增加15.89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59.57%。陆缆系统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强战略、科技与市场融合对接,充分依托科技领先优势,提升了陆缆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国际化方面,继2022年在荷兰鹿特丹设立欧洲全资子公司后,东方电缆2024年又在英国设立全资孙公司,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的海外市场。同时,还提升公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加速自主品牌出海。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达到7.33亿元,同比增长480.54%。今年两会期间,发展海上风电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海上风电的建设将带动风机大型化、海底电缆、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制造环节发展,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东方电缆专注大规模海上风电集中开发和大容量海陆电力传输等领域,具备了500kV交流海陆缆系统、±535kV直流海陆缆系统等高端能源装备的设计、制造及工程服务能力,各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外,东方电缆在海洋脐带缆和动态缆系统领域形成了定制化设计、生产、测试、集成、敷设、运维的全寿命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多项“卡脖子”技术的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我国全面推进深远海能源开发进程注入了新动能。根据经营计划,2025年,东方电缆将加快海陆并进,持续扩大战略创新谋划布局,全面推动三大创新协同发展,突破“3+2”市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客户,提升海缆核心竞争力和陆缆市场占有率,全力实现年度目标。同时,东方电缆将依托企业技术中心,注重前瞻性、战略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产业化与示范应用,形成强劲的科技领先优势,承接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谋划前瞻性研发布局,推进新材料新工艺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提升。
东方电缆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证券时报·e公司
李小平
03-26 22:24
公告精选:中国人寿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电科芯片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
人民财讯3月26日电,【经营数据】中国人寿: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 拟10派4.5元中国太保: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9% 拟10派10.8元中信证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6% 拟10派2.8元中国银行: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2378.4亿元中信银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3% 拟10派1.722元中国铝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5.38% 拟10派1.35元蜜雪集团:2024年收入248.29亿元 同比增加22.3%南方航空:2024年亏损16.96亿元 同比大幅减亏中盐化工: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6.32% 拟10派1.234元广电电气: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11.28% 拟10派0.7元华金资本: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1.53% 拟10派0.6元威高骨科: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9.22% 拟10派1.7元国光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52% 拟10派3元青岛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16% 拟10派1.6元中远海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37% 拟10派2.1元小商品城: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85% 拟10派3.3元津药药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01% 拟10派0.98元征和工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91% 拟10派5元云铝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52% 拟10派1.8元商汤:2024年收入37.72亿元 同比增长10.8%三鑫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5% 拟10派2元中信金属: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79% 拟10派1.68元美能能源: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1% 拟10转3派8元丽珠集团: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 拟10派11元恒邦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7% 拟10派1.41元仲景食品: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1% 拟10派8元东方电缆: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0.81% 拟10派4.5元柳药集团: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0.62% 拟10派7.51元翰宇药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6000万元—720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三维化学: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92% 拟10派3元冀东装备: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28.72%新奥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6.64% 拟10派10.3元国联民生: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0.8% 拟10派0.56元天山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9.95亿元双鹭药业:下修业绩预期 预计2024年亏损7300万元—9500万元晶科能源:晶科能源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16吉瓦到18吉瓦之间【热点】电科芯片: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玉龙股份:拟终止上市 股票明起停牌新奥股份:拟私有化新奥能源济民健康:副总裁何清红涉嫌伪造印章被立案侦查百利电气:控股子公司仅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项目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以及滤波(RPC&HF)设备的设计制造宁波东力:公司目前还没有应用于机器人的产品及业绩键邦股份:目前公司无季戊四醇系列产品的生产及在建项目神开股份:相关海工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近三年均仅为5%左右回盛生物:公司主要产品泰乐菌素、泰万菌素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向上波动趋势奇德新材:目前正在筹划再融资事项 该事项尚处于内部沟通阶段中天科技:公司海洋产业主营产品包含海底电缆、海底光缆等系列海洋装备产品【并购重组】易普力:拟以3.16亿元收购松光民爆51%股份迅捷兴:筹划购买嘉之宏100%股权 股票明起停牌通用股份: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明起停牌【股权变动】纳思达:拟出售Lexmark International II, LLC100%股权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拟9683.01万元转让洮南百强100%股权【增减持、回购】九安医疗:拟2.5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德邦科技:董事长提议4000万元—8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ST同洲: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畅联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和顺科技:远宁荟鑫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欣龙控股:海南筑华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爱克股份:董事兼高管人员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5497%股份聚飞光电: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4876%股份光大嘉宝: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中标合同】中成股份:签署7595.54万美元光伏项目EPC合同交控科技:中标3.02亿元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采购项目金诚信:签署约2.78亿元日常经营合同美芝股份:三级子公司联合中标1.28亿元施工总承包项目国创高新:中标1.28亿元湖北交投物流集团2025年度沥青集中采购项目华安鑫创:获得北汽集团项目定点【重大投资】世华科技:子公司拟约5亿元投建高性能光学和集成电路高分子材料项目厦门港务:控股企业拟约2.43亿元投建厦门港海沧港区7#泊位密闭罩棚项目【其他】纳芯微: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华软科技:控股子公司停产 预计时间约2个月太极集团:子公司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约1亿元*ST汉马:申请撤销公司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海通发展:全资子公司拟5925万美元购置四艘干散货船舶恒瑞医药:收到多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博济医药:子公司获得硫酸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康弘药业:注射用KH815的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华东医药:HDM3019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准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上市普门科技:血细胞分析仪用质控物(阻抗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华仁药业:子公司盐酸苯海拉明原料药获得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海思科:HSK41959片获批临床试验汇宇制药:公司产品获得多项境外上市许可
中国人寿
中国太保
中信证券
人民财讯
刘良文
03-26 21:14
中天科技:公司海洋产业主营产品包含海底电缆、海底光缆等系列海洋装备产品
人民财讯3月26日电,中天科技(600522)3月26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海洋产业的主营产品包含海底电缆、海底光缆和脐带缆等系列海洋装备产品,持续服务于国家深海科技战略和能源转型升级。
中天科技
海洋产业
海底电缆
人民财讯
李在山
03-26 16:07
持续爆发!3万亿蓝海市场打开,两龙头股价已翻倍
深海科技将迎来发展大机遇。3月21日,A股全天震荡调整。沪指下跌1.29%,失守3400点关口,报3364.83点;深证成指跌1.76%,创业板指跌2.17%。沪深京三市共4284股下跌,995股上涨。今日成交总额15797.48亿元,较昨日放量约1031亿元,换手率3.81%。盘面上,深海科技板块持续爆发,海默科技、振华重工、神开股份、开创国际、亚星锚链、石化机械等多股封板。中药板块高开低走,华森制药、康惠制药、*ST龙津涨停。下跌方面,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有所调整,信质集团、夏厦精密等股跌停;AI眼镜、AIPC、汽车零部件、脑机接口等概念跌幅居前。中信建投认为,短期需要注意本轮春季行情时间及空间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水平,结构上科技成长向顺周期高低切,参照历史或仍有小幅演绎空间,但当前内需复苏仍以结构性为主,短期可继续适当再平衡,重视一季报景气方向,中期“AI+”仍是核心主线。深海科技板块热度飙升今日,深海科技指数逆市大涨3.81%,成为今日行情中最为亮眼的板块。将时间线拉长,3月以来,深海科技指数涨势明显,累计涨幅达19.99%。成份股中,神开股份斩获7连板,月内累计涨幅高达101.97%;另一只股价翻倍的为巨力索具,月内累计涨幅103.5%;海兰信、海默科技、东方海洋等月内累计涨幅也均在50%以上。政策面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地方层面积极响应。上海市海洋局将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年)》等规划,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召开全市海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会议要求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深海开发等海洋未来产业,切实把海洋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行业动态不断。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华大集团联合发起并执行的“溟渊计划”(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达雅浦海沟最深点、首次对深渊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研究等多项“全球突破”,标志着我国深海生命科学研究迈入国际前沿。浙商证券认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海科技”概念,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并列,政策支持力度大。深海科技主要聚焦深海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开发和深海新基建领域,已成为新兴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将迎来发展大机遇。根据《2024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据预测,202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3万亿元,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超25%,市场规模超3.25万亿元。这些深海科技概念股盈利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了2024年实现盈利的深海科技概念股,共计16股。从净利润变动看,中船防务、中科电气、中集集团3股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增幅依次为680.15%、635%、612%,净利润金额分别为3.75亿元、3.07亿元、30亿元。近期,中集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中集海工深耕布局深海油气装备业务,涉及深海科技的“深”包括:超深水装备——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2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最高水平层级。深海油气开发——2024年揽获2艘FPSO船体总包订单、1艘FLNG改装总包订单,在攻克海洋工程装备中最为复杂产品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融资净买入额来看,2025年以来,9只概念股融资净买入额过亿元。中天科技最高,为7.92亿元;亨通光电随后,为5.35亿元;海兰信、中科电气融资净买入金额均超3亿元。中天科技布局高端海缆产品研发,成功研制出66k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动态海底电缆,并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据宝)
中天科技
中集集团
神开股份
数据宝
03-21 19:28
东方电缆拟20亿元投建深远海输电装备项目 加快推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
1月10日晚间,东方电缆(603606)披露公告,为加快推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及引领,公司拟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在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投资深远海输电装备项目。项目拟投资总额约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约7亿元。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二期7亿元,三期10亿元。在一、二期土地范围内建设智能化运维平台,建成后提供深远海智能敷设、运维装备等系统解决方案。在介绍此次投资的背景时,东方电缆称,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中国海上风电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不断进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将成为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近些年,走向深远海则成为主要趋势之一。东方电缆表示,深远海输电系统是深远海能源开发的关键支撑。公司本次拟投资建设深远海输电装备项目,符合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端海缆、绝缘料、超高压系统附件、深远海先进海洋施工装备、深远海输电系统实施监测及运维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加快推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未来整体盈利能力。据悉,该项目实施需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土地使用权获取存在不确定性,且需完成相关政府审批。此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另外,东方电缆称,本次协议的签订不会对公司当年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目前项目尚处于前期阶段,项目落地、建设情况尚存在不确定性,短期内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东方电缆主营海底电缆、陆地电缆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敷设及运维服务,核心产品包括陆缆系统、海缆系统、海洋工程等三大系列,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能、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领域。产能布局方面,东方电缆已形成以高压海缆分厂、中压电缆分厂、特种电缆分厂、高压电缆分厂及海工基地为核心的东部(北仑)基地,建设以广东阳江为核心的南部产业基地,同时在山东谋划北部产业基地。2024年6月,公司与莱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拟在山东烟台莱州市投建高端海缆系统北方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近期,东方电缆频频中标大单。2024年12月31日晚间,东方电缆发布公告,公司陆续收到两个海缆项目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合计12.75亿元。据披露,本次中标的两大项目分别为中国华能山东分公司半岛北L场址220kV、66kV海底电缆项目及上勘院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66kV海底电缆EPC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9.85亿元、2.9亿元,项目内容包含海缆产品及敷设施工。东方电缆表示,前述项目合同的履行将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后续,公司将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生产、交付工作。
东方电缆
证券时报·e公司
梅双
01-10 21:56
中标12.75亿元海缆产品及敷设施工项目 东方电缆再揽大单
12月31日晚间,东方电缆(603606)发布公告,公司陆续收到两个海缆项目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合计12.75亿元。根据公告,本次中标的两大项目分别为中国华能山东分公司半岛北L场址220kV、66kV海底电缆项目及上勘院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66kV海底电缆EPC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9.85亿元、2.9亿元,项目内容包含海缆产品及敷设施工。东方电缆表示,前述项目合同的履行将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后续,公司将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生产、交付工作。2024年以来,东方电缆多次公告大型项目中标情况,收获订单不断。2024年11月,东方电缆相继中标中能建广东院三峡阳江青洲五、七±500kV直流海底电缆EPC项目(以下简称“阳江青洲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广核阳江帆石一三芯500kV海底电缆EPC项目、中能建嵊泗220kV海底电缆项目、华润连江66kV海底电缆EPC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15.14亿元、17.08亿元、5.48亿元、2.16亿元,合计约40亿元。其中阳江青洲海上风电场项目为直流海底电缆项目,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500kV直流海缆系统集中送出,可实现单回路2GW电力输送,属于国内首创。2024年7月,东方电缆中标国网浙江省、湖北省、安徽省电力公司、Inch Cape Offshore等多家公司陆缆及海缆项目,中标金额合计约25.28亿元。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东方电缆透露,截至2024年10月18日,公司在手订单约92.36亿元,其中海缆系统29.49亿元,陆缆系统48.9亿元,海洋工程13.97亿元。东方电缆主营海底电缆、陆地电缆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敷设及运维服务,核心产品包括陆缆系统、海缆系统、海洋工程等三大系列,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能、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领域。产能布局方面,东方电缆已形成以高压海缆分厂、中压电缆分厂、特种电缆分厂、高压电缆分厂及海工基地为核心的东部(北仑)基地,建设以广东阳江为核心的南部产业基地,同时在山东谋划北部产业基地。2024年6月,公司与莱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拟在山东烟台莱州市投建高端海缆系统北方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在积极推进国内产能布局的同时,东方电缆近年来也在加码海外市场投资。2022年,公司在荷兰鹿特丹设立欧洲全资子公司,在欧洲逐步实现营销、技术研发、全球供应链开发和售后服务平台的提升;2024年上半年,完成对英国Xlinks Limited、XLINKS公司的投资,其中XLCC公司专注于生产标准化的525kV海底电缆,XLINKS公司主要负责从摩洛哥通过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向英国输送新能源电力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2024年11月,官宣拟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英国设立由后者全资控股的东方电缆(英国)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750万英镑。在东方电缆看来,前述投资将加速自主品牌出海,提高公司产品在英国以及欧盟市场的占有率。为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应用,东方电缆在2024年11月公告拟以约5.54亿元自有资金投建东方中央研究院•总部项目,项目位于宁波甬江科创区,建设周期36个月,预计2024年12月开工建设,2027年12月竣工。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东方电缆录得营收66.99亿元,同比增长25.22%;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增长13.41%。
东方电缆
大单
新能源
证券时报·e公司
叶玲珍
2024-12-31 21:35
共搜索到
179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亨通光电关于公司500kV海底电缆项目进展公告
2018-04-14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预中标欧洲高压海底电缆项目的公告
2023-05-15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预中标欧洲高压海底电缆项目的进展公告
2023-05-22
共搜索到
3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一季度基金业绩排行榜主要由机器人主题基金等三类基金占据
陕西省联社明确将改制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
上海市国资委召开市属金融机构AI大模型应用研讨会
宁德时代携手中国石化 启动换电万站新基建
【独家】天然橡胶商业收储机制建设座谈会召开 建立商业收储机制已成行业发展迫切需求
更多
13:43
曼恩斯特新设创投管理公司
13:41
中国政府援缅第二批抗震救灾物资抵达仰光
13:40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会见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
13:39
海亮股份在天津新设金属材料公司
13:36
3月份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13:26
贝克休斯与航宇科技深化合作
13:26
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惠商计划,三年投1000亿加码电商生态建设
13:17
立讯精密午后跌停
13:11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访问阿塞拜疆
13:09
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2%
13:08
新研究:人工智能可提前两周预测严重心律失常风险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