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56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正泰新能将建首家土耳其全外资太阳能电池工厂
人民财讯4月2日电,当地时间3月26日,正泰新能董事长兼总裁陆川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与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会晤,双方就正泰新能在土耳其投资建设太阳能电池工厂达成协议。据悉,正泰新能此次工厂建设是土耳其“高科技激励计划(HIT-30)”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泰新能成为土耳其唯一一家100%外资控股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根据协议,正泰新能将建设先进TOPCon电池生产线,并计划将80%的产能用于出口。此前,正泰新能已在土耳其建设光伏组件工厂,此次依托正泰新能在全球的生产经验,新建工厂将构建完整的生产链,涵盖电池片及组件制造,从而强化土耳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产业竞争力,还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正泰新能
土耳其
太阳能电池
人民财讯
刘良文
04-02 13:55
正泰新能入围大唐集团光伏组件集采
人民财讯3月17日电,近日,正泰新能在大唐集团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中脱颖而出,入围标段一n型TOPCon组件标段,持续深化与大唐集团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本次大唐集团框架采购共分为3个标段,其中标段一采购n型TOPCon组件19.5GW,标段二采购n型异质结组件2GW,标段三采购n型BC组件1GW,项目总规模达22.5GW。
大唐集团
光伏
5G
人民财讯
刘良文
03-17 14:17
正泰新能中标三峡集团集采 揽获500MW n型组件订单
人民财讯3月4日电,3月4日,据正泰新能官微消息,近日,正泰新能在三峡集团2024年光伏组件框架集中采购(第二批次)中脱颖而出,揽获500MW n型组件订单,持续深化与三峡集团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本次集采招标锚定n型TOPCon组件,累计招标容量达2.5GW。
光伏
三峡集团
正泰集团
人民财讯
赖小风
03-04 15:36
2024年前10名厂商组件出货增长率回落 看好今年新兴市场增长潜力
行业机构InfoLink发布的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显示,前4名厂家分别为晶科、隆基、晶澳、天合,名次顺序较2023年略微调整。该机构指出,自2019年以来,前4名垂直整合厂都坚守在前4位,大者恒大的趋势在近年来更加明显,与排名靠后的厂家相比,出货量差距约30%以上,今年前4名厂家已占前10名厂家出货总量约63%。与此同时,第二梯队厂家竞争十分激烈,排名依次为通威、正泰新能、阿特斯、协鑫集成、一道新能、英利。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之后第11名的厂家为东磁、东方日升并列,单家出货量高达20GW,与第10名量体差距甚小,而12名过后的First Solar、赛拉弗、华耀、韩华有较大的分化。数据显示,2023年前10厂家出货总量为413GW,而2024年前10厂家出货总量达502GW,虽仍有22%的年增长率,但2024年受到需求疲弱、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势下,已无法实现每年大幅成长的动能。其中,2024年下半年厂家出货量增长如预测中开始收窄,不如往年三四季度的增量。InfoLink指出,对中资背景厂家来说,国内需求增量仍相对稳定,因此老品牌回榜的厂家、以及跨界进入、新进的厂家,国内份额占比较大,前10名厂家国内出货量体高达289GW,平均出货占比高达58%,侧面显示海外地缘性风险增高,对厂家分配出货权重产生影响。从出货产品结构来看,前10名厂商中,PERC产品占总体出货量约22%,N型TOPCon组件出货量占总体出货量近乎七成,BC产品则约占据3%。此外,组件与电池片出货有相同趋势,主要产品以微矩形规格占据大宗,包含PERC与TOPCon占总出货量约53%。TOPCon矩形规格之中182mm-199mm、182*210mm及210*210mm尺寸的出货比重分别占约11%、13%及11%。InfoLink的预测显示,2025年前10名厂家的出货目标来到559—603GW左右,跟2024年统计的出货目标相比,厂家对于2025年的预期是以持稳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末的自律行为逐渐发酵控制排产之后,对于组件价格确实有起到抑制下滑速度的现象,但仍有不少低价组件在市面上流通拉低总体均价。InfoLink判断,在当前竞争格局下,厂家要突破重围需更加侧重自身产品质量,仍延续去年的话语,产品的瓦数、质量、效率表现将会是厂家竞争脱颖而出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政策变动的掌握性能够让厂家把握先机,尤其是今年需要格外注意海内外的地缘性政治风险。天合光能在近期机构调研中表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持续深化,以及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对光伏组件竞争力的进一步推动,光伏组件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需求将提升至660GW以上,其中中东、拉美、亚太等新兴市场增速尤为显著。晶科能源判断,中国市场2025全年预计维持稳定增长,集中式项目为增量的主要贡献市场,包括EPC定标量提升、“十四五”沙戈荒大基地,以及部分之前项目并网。分布式市场预计维持稳定,户用装机有所下降但工商业项目受高耗能企业绿电需求提升的影响,市场有望迎来增长。晶澳科技则主要回应了海外市场情况,公司判断,欧洲的装机需求在2024年有所放缓,跟欧洲国家如德国、荷兰为核心需求增长国家的经济衰退有关,其电价和用电需求受到影响,但欧洲的国家构成较多,增长点比较分散,加速增长但市场点越散越难精准预估。预计欧洲2025年平稳增长。此外,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会对光伏分布式或微电网接受度较好,2024年拉美市场装机的增速较为亮眼。晶澳预计,亚非拉等新兴国家市场2025年会持续有较好的增速。记者注意到,行业龙头中,阿特斯已明确公司2025年的组件出货量目标为30—35GW,储能出货量预计为11—13GWh。
新兴市场
行业龙头
5G
证券时报·e公司
刘灿邦
02-19 21:40
光伏企业掀起专利大战!这家A股公司最新宣布
光伏行业发展进入低迷期,为了遏制竞争对手,主要光伏企业掀起专利大战。天合光能(688599)昨日晚间公告,分别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阿特斯(688472)、被告二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赔偿因其对于公司两项发明专利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人民币6.07亿元、4.51亿元(共计人民币10.58亿元),并承担案件涉及的维权合理支出及诉讼费用。 公告称,天合光能为涉案专利一“太阳能电池模块”、涉案专利二“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 方法”的合法专利权人。经比对分析,认为两被告共同实施的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的光伏组件等产品落入涉案专利一、涉案专利二的保护范围。天合光能就两被告侵害公司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专利权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就两被告侵害公司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权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除了停止生产,赔偿损失,诉讼还要求对方销毁库存。第二项诉讼涉及TOPCon电池片以及含 TOPCon 电池片的光伏组件产品。光伏企业不仅在国内发起专利战,战火还烧向全球。近日,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公告显示,晶科能源(688223)旗下子公司——晶科能源澳大利亚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晶科绿能管理有限公司及浙江晶科绿能有限公司,在2月4日已向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提交专利诉讼,起诉隆基绿能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侵犯其发明专利权。目前,该案已获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受理,首次听证会安排在2月21日。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此前就有多起诉讼,比如(2024)苏05民初1458号、(2024)苏05民初1459号和(2024)苏05民初1461号。今年1月份有媒体爆出,晶科能源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隆基绿能,晶科能源要求隆基绿能立即停止侵害相关发明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案件已被正式立案受理。此外,晶科能源还在日本等地对隆基绿能发起了多项维权诉讼。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曾表示,TOPCon绝大部分专利在晶科手中,“我很希望大家尊重晶科的研发成果。专利问题有很多方式可以解决,比如说授权、购买、交换,而不是逃避。”该公司称愿意通过专利授权等方式与行业伙伴共享技术成果,但对于任何侵权行为,公司将坚决采取法律手段予以应对。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不久前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上的表态称,该公司无惧TOPCon电池专利诉讼风险,主要是因为公司一向重视科技创新,多年来同样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有含金量的专利,别人告隆基,隆基也会采取一些对等的反制措施。另外,隆基针对TOPCon电池的专利风险方面,也会采取针对性举措进行规避。2022年,LG集团宣布彻底退出光伏制造行业。为了将其专利价值最大化,LG集团决定出售部分光伏专利。据行业自媒体《赶碳号科技》查询,智慧芽数据显示,LG集团此次共将745件专利转让给了晶科能源,覆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韩国、德国、中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这些专利均为发明专利。其中,授权专利705件,另有40件仍在审查进程中。2024年3月,晶科能源陆续将其中323件专利转让给了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晶科将323件专利转让给天合和晶澳之后,其采购的745件专利还有422件,最多的就是韩国专利,共计167件,另外还有德国专利112件、美国专利94件、中国专利48件。晶科能源购买的专利主要为LG在美国申请的专利,共计294件,另外还包括168件韩国专利、166件德国专利和114件中国专利。通过购买海外专利,晶科能源补足公司前期在国外专利技术储备上的不足。晶科能源是推动TOPCon技术产业化的代表企业之一,2024年上半年其TOPCon技术组件的销售占比已超过80%。手中有专利,天合光能等向对手主动发起专利诉讼,部分企业则通过支付技术专利使用费的方式来解决专利问题。比如2024年5月,天合光能向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提起了针对Runergy USA/Runergy Alabama的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天合光能的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专利。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往欧洲的N型TOPCon产品及HJT产品,以及无锡云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往拉美的N型TOPCon组件被上海海关依法查扣,货值总计超500万元,缘由是天合光能主张上述企业涉及侵犯专利权。2024年6月,天合光能起诉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清国投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纠纷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第一法庭开庭审理。2024年7月,晶澳科技在欧洲专利法院对正泰新能多家欧洲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后者侵犯了其相关TOPCon电池技术的知识产权。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在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排名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隆基绿能位居第一梯队,随后为通威股份(600438)、正泰新能、阿特斯等企业。事实上,这些企业彼此之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有业内人士表示,光伏行业发起的专利战只是竞争手段,最终都会通过和解等方式解决。 比如2023年6月15日,TCL中环(002129)发布公告称,其收到Maxeon通知,因通威股份子公司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Tongwei Solar GmbH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Maxeon在欧洲专利号No.EP3522045B1的专利,此专利是 Maxeon 用于制造 Performance 组件所使用的专有基础性叠瓦电池组件技术。 去年年末,Maxeon太阳能有限公司与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就叠瓦技术专利争议达成全球和解。 目前天合光能市值402亿元,阿特斯市值399.8亿元,晶科能源市值644亿元,隆基绿能市值1215亿元。
证券时报·e公司
02-11 07:42
晶澳科技与宁德时代有储能产品日常合作 将持续推进业务深入合作
近日,晶澳科技(002459)披露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少辉、董事会秘书武廷栋回复了投资者提问。记者注意到,投资者主要关注光伏行业拐点、专利诉讼以及“反内卷”举措等方面的情况。 谈到近期组件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晶澳科技表示,目前,光伏行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N型组件产品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发电功率、降低成本,为发电用户贡献更好盈利水平,从而带动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落后产能陆续被淘汰,叠加经营不善光伏企业的产能退出。公司判断,光伏行业不久将达到供需再平衡,组件产品价格将趋稳恢复到合理水平。本周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晶澳科技透露,公司委派代表参会,并将积极推动落实会议共识。记者注意到,投资者重点关注了晶澳库存及四季度订单情况。据晶澳介绍,公司库存保持合理水平,高效率库存周转。同时,四季度属于光伏行业旺季,公司订单饱满,团队会在保证公司现金流安全,争取利益最大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开工率,争取更多产品出货。此外,也会积极争取更多明年组件订单。谈到对于行业拐点何时来临的判断,晶澳科技提出,光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各生产环节上下游供需关系变化快,当前各环节产品市场价格偏低,行业整体处于底部运行阶段。“行业形势演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光伏行业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是整体市场需求向好。”晶澳科技判断,随着各生产环节落后产能竞争力下降而退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后市场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供需关系,组件产品价格亦将趋稳恢复到合理水平,届时行业将达到新的平衡与健康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包括晶澳科技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均出现了业绩由盈转亏的情况。针对投资者关于公司何时扭亏为盈的提问,晶澳科技回复说,光伏产业供需关系变化导致行业周期性波动,但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当前时期,公司重在保持战略定力、努力练好内功,通过强化技术创新、积极开拓市场、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和品质提升等方式,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努力改善经营绩效。”专利战也是当前光伏行业热议的话题,近日,晶澳就专利侵权案件起诉正泰新能。谈到关于该事项的下一步打算,晶澳介绍说,关于慕尼黑诉讼案涉诉专利EP2787541B1,对于此前有公司提起的异议,10月2日在欧洲专利局(EPO)异议口审现场,该专利被维持有效。“EPO根据公司的主要请求维持了专利,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没有被修改。正泰新能提出的证据和论证并未影响异议结果。”据晶澳介绍,目前,EPO的异议部门已经在口头审理过程中作出了决定并宣布,审理结果已在专利登记簿中找到,这有利于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据悉,晶澳在UPC慕尼黑分庭和UPC汉堡地方分庭两地,分别诉正泰新能及其下属公司侵犯公司用于TOPcon电池技术的欧洲专利“EP2787541B1”,以及用于光伏电池组件相关环节的专利“EP4092759B1”。晶澳表示,目前两项诉讼在持续进行中,公司将持续推进诉讼,并按照法律程序保护公司知识产权,捍卫合法权益,也提醒用户关注涉嫌侵犯知识产权产品对用户的潜在风险。公司相信,法律会通过公正裁决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权益。本次交流纪要的另一项看点在于,有投资者问及晶澳与宁德时代是否有进一步的深入合作。该提问的背景或许与此前的一项市场传闻有关,该传闻称,宁德时代目前正在与隆基、晶科、晶澳、天合四大组件厂中的其中一家进行密切洽谈,或将收购或入股该光伏组件企业。不过,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回应,并未考虑收购包括一道新能源在内的光伏企业。而针对上述投资者提问,晶澳科技回应称,公司与宁德时代均为行业头部企业,在储能产品上有日常业务合作,也会持续推进业务深入合作。
晶澳科技
宁德时代
储能
证券时报·e公司
刘灿邦
2024-10-20 21:07
【盘中特快】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达成共识!这一行业产能出清快速进行,机构预计中期底部将很快到来!
部分领先企业当前现金储备仅能维持2—4个季度生产经营,2025年上半年有望出现产能退出,是产能出清的有效信号!
证券时报·e公司
e公司
2024-10-15 09:05
达成共识!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光伏“一把手”们说了啥?
千呼万唤始出来,10月14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消息称,光伏行业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达成共识。 具体来看,近段时间以来,光伏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整个行业陷入了非理性竞争的恶性循环中。为落实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护光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10月14日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据悉,参与本次座谈会的企业包括阿特斯集团,高景太阳能,红狮控股,江苏美科,捷泰科技,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协鑫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正泰新能等16家公司。今日稍早时候,一份《关于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的通知》(下称《通知》)开始在业内流传,并引发轩然大波,特别是“反内卷”的相关呼吁引发业内强烈共鸣。记者注意到,在这份《通知》中,提到了几个关键信息:例如,当前主流产品价格已明显低于生产成本,行业已陷入低于成本价竞争的恶性局面;座谈会召开的背景是受会内骨干企业委托,共同研讨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等相关措施。记者获得的座谈会议程信息显示,本次座谈会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半场。上午首先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译阳介绍会议背景及有关工作进展和计划,随后,各参会企业代表商讨关于“反内卷式竞争、反低于成本倾销”等内容的行业自律公约;讨论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等相关措施以及对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其他建议。下午场的主题为“进一步讨论实施细则及工作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座谈会为闭门会议,参会企业负责人级别很高,多以董事长、总裁、CEO为主。“参会的都是相关企业的一把手。”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细节。谈及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反内卷”座谈会的情况,一家一线厂商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建议上市公司特别是头部上市公司能够以公告的形式宣布减产,发布下调或限制产能的具体信息,“头部企业要带头自律,不能说说就过去了”。另外一家一线厂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很支持行业“反内卷”的倡议,但关键还是要有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行业内企业的诉求基本一致,但仅靠协会这样的行业自律组织还不太够,政府部门在引导产业发展上也要有所作为,“这一点十分关键”。事实上,近期,多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公开发声,谈到了对行业当前所面临困难的看法。其中,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分析了本轮下行周期产生的背景。高纪凡指出,在光伏行业1.0时代,企业主要在各自优势环节发展,上下游合作紧密。随着行业的发展,2.0时代来临,企业开始追求垂直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合作的减少和“内卷”式竞争的加剧。高纪凡表示,面对这一挑战,行业必须寻求新的合作模式,通过股权合作、产业链合作、创新合作等方式长板优势互补,共同迎接光伏行业3.0时代,最终实现收益共享、合作共赢。加强行业企业合作的呼吁也得到了其他企业家的回应,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合作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项,在提高行业标准化、节约成本、方便客户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但通过差异化竞争和错位竞争,可以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认为,合作可以让产业链的分工更有效、持续,并增强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则提到,合作不仅仅是写在协议上,而是要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强强联合,分享彼此的成果,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产业链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上述受访人士关于政府的加强政策引导的提议在业内也有回声。记者注意到,高纪凡就提出,仅仅靠行业现有的力量是不够的,希望国家能够对光伏产业进行统筹性的规划及引导。“加快产业集聚,积极引导行业更好整合,让行业尽快走向一个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让投入到全社会的资金资源也能变得更有价值,国家与行业结合起来,可以改变现有局面,扭转乾坤,再为光伏产业构建新的十年黄金期。”近日,华泰证券发布了一份关于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状态下何时出清的研究报告。该机构指出,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已击穿部分头部企业现金成本,且2024年第二季度亏损环比加剧。顶层设计驱动行业转向,多部门出台政策指引限制低端产能扩张,企业融资渠道受到限制,2024年第一季度光伏企业缩减资本开支趋势明显,多个新投产能项目宣布终止或延期生产,部分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困难,光伏产业链的产能出清正在快速进行。根据华泰证券的判断,不同环节产能出清速度有差别,硅料、电池、玻璃环节或率先实现。同时,部分领先企业当前现金储备仅能维持2—4个季度生产经营,2025年上半年有望出现产能退出,是产能出清的有效信号,看好在技术、渠道品牌领先的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e公司
刘灿邦
2024-10-14 22:25
本周3只新股申购!高效光伏电池片设备提供商登陆A股
据目前安排,若无变化本周(10月14日到18日)共有3只新股申购,其中科创板1只,创业板2只。 10月18日启动打新的科创板新股拉普拉斯,持续聚焦高效光伏电池片高性能热制程和镀膜等关键核心工艺设备,攻克工艺难题,率先实现了硼扩散设备规模化量产和应用,突破了N型电池片量产工艺瓶颈,实现了光伏级大产能LPCVD的大规模量产,有效推动TOPCon、XBC规模化产业应用的进程。2019年至2023年期间,拉普拉斯核心工艺设备协助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及中来股份先后10余次打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体现出公司产品领先的技术水平。 本周3股打新拉普拉斯是一家领先的高效光伏电池片核心工艺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制造所需高性能热制程、镀膜及配套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可为客户提供半导体分立器件设备和配套产品及服务。 拉普拉斯的光伏电池片工艺设备已进入包括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爱旭股份、钧达股份、中来股份、横店东磁、正泰新能、协鑫集成、林洋能源、VSUN等众多光伏行业内领先企业,形成了规模化的交付数量和营业收入。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拉普拉斯营业收入分别为1.04亿元、12.66亿元、29.66亿元、25.41亿元,最近三年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性;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销售价值(含发出商品,不含税)为112.96亿元。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拉普拉斯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1.18亿元、4.11亿元、3.52亿元。 拉普拉斯高度重视研发和技术的投入,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906.86万元、1.1亿元、2.32亿元和1.73亿元,2021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43.65%;公司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知识产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获得已授权专利593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 本次IPO,拉普拉斯拟募资18亿元,分别用于投建光伏高端装备总部基地、半导体及光伏高端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补充流动资金。 10月16日启动打新的创业板新股新铝时代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铝合金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工艺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业务体系。目前,新铝时代主要产品为电池盒箱体,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公司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箱体制造商之一。目前,新铝时代与主要客户比亚迪、吉利汽车等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下游厂商合作稳定,该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良好。 近年来,伴随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铝时代经营业绩已实现了显著增长。2021年至2023年,新铝时代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14.21亿元和17.8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1.65亿元和1.89亿元。 本次IPO,新铝时代计划募资10亿元,投向南川区年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80万套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两公司IPO上会本周有两家IPO上会,弘景光电将于10月14日创业板上会,海博思创将于10月17日科创板上会。 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可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海博思创连续中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的多个变电站储能项目,并独立完成了多个大型独立储能项目,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其储能系统业务从2021年开始实现飞速增长。从出货量来看,其数据持续向上,现已成为全球储能系统集成TOP级企业。 净利润方面,海博思创近3年也实现了数倍的增长。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529.47万元、1.82亿元、5.78亿元,以及2.8亿元。 本次IPO,海博思创拟募集资金为7.83亿元,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弘景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面向全球光电领域提供专业的光学成像与视频影像解决方案。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弘景光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4.46亿元、7.73亿元、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25.81万元、5645.37万元、1.16亿元、6852.44万元,业绩持续增长。 弘景光电本次IPO预计募集资金总额4.88亿元,将投资于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打新日历10月15日 苏州天脉(301626)主营业务为导热散热材料及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热管、均温板、导热界面材料、石墨膜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以及安防监控设备、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 10月16日 新铝时代(301613)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铝合金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工艺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业务体系。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池盒箱体,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10月18日 拉普拉斯(688726)是一家领先的高效光伏电池片核心工艺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制造所需高性能热制程、镀膜及配套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热制程设备主要包括硼扩散、磷扩散、氧化及退火设备等;镀膜设备主要包括LPCVD和PECVD设备等;自动化设备为可以有效提升工艺设备生产效率的配套上下料设备。
证券时报·e公司
康殷
2024-10-14 07:43
华民股份子公司增资扩股 正泰新能源拟战略入股
华民股份(300345)旗下光伏业务主体将迎来重量级战略投资者。8月7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新新能源”)拟以增资扩股形式,引入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新能源”)作为战略投资者。根据增资协议,正泰新能源将按照投前估值10亿元,以现金方式向鸿新新能源增资7500万元,鸿新新能源现有股东均放弃对前述增资的优先认股权。前述增资完成后,正泰新能源将持有鸿新新能源6.98%股份,华民股份对鸿新新能源的持股比例将由89.87%下降为83.6%,仍为后者控股股东。公开资料显示,正泰新能源为正泰电器(601877)旗下全资子公司,向上穿透后控股股东为正泰集团,是集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光伏领域颇具竞争力。2023年正泰新能源实现营收43.39亿元,净利润3.28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分别为19.17亿元、2.71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正泰新能源净资产为144.18亿元。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鸿新新能源与正泰系早有业务往来,正泰集团旗下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与鸿新新能源签署日常经营合同,拟自2023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向鸿新新能源及其关联方采购单晶硅片合计约15GW,每年采购约5GW。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估算,预计合同总金额约63亿元。华民股份表示,本次引入正泰新能源为战略投资者,一方面有利于促成从业务到资本的深度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增强鸿新新能源的资本实力,有利于其产能建设和市场开拓,同时也为后续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鸿新新能源是华民股份进入光伏领域的“敲门砖”。回溯2022年,华民股份以自有资金5600万元收购鸿新新能源80%股权,跨界光伏赛道。2023年、2024年,华民股份及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对鸿新新能源进行两轮增资,目前华民股份持股比例为89.87%。近年来,公司全力扶持鸿新新能源进行产能扩张、客户拓展,连续拿下多项大单。2023年10月,鸿新新能源与通威股份旗下眉山通威达成协议,拟在2026年12月31日前向后者供应单晶硅片合计15.2亿片;2023年8月,鸿新新能源与一道新能源签署框架合同,约定自2023年9月至2026年8月向后者供应单晶硅片合计约13.6亿片;2023年7月,鸿新新能源与先韦能源达成协议,计划向后者销售单晶硅片6000万片,合同总金额约为1.7亿元;同月,与棒杰新能源签署销售合同,约定自2023年6月26日起至2024年6月20日止,向后者供应单晶硅片8700万片,预计合同金额约为2.5亿元;2023年5月,又与客户A达成协议,拟向后者供应单晶硅片合计1.08亿片。据悉,鸿新新能源全产线配备行业最先进的大型单晶炉及大尺寸的切片机,拥有210大尺寸单晶硅棒、超薄单晶硅片及210以下各规格尺寸整片和半片的研发、生产能力。目前,鸿新新能源“高效N型20GW单晶硅棒、14GW单晶硅片项目”一期已全面投产,二期已点火投产。业绩方面,伴随着产能加速释放,鸿新新能源收入规模大幅上升,2023年实现营收10.56亿元,但受到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并持续走低的影响,整体盈利能力承压,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95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额为4710.81万元。华民股份表示,虽然近期光伏市场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但同时单瓦成本也在显著下降,有利于刺激下游装机需求,公司看好光伏行业中长期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形成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在手订单充足,新增产能能够有效消化。
华民股份
新能源
单晶硅
证券时报·e公司
叶玲珍
2024-08-07 22:43
共搜索到
53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国电电力关于并购正泰新能源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公告
2022-01-01
正泰电器: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度环境报告书
2018-04-28
正泰电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关于正泰新能源2017年度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的鉴证报告
2018-04-21
共搜索到
3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在大湾区上线
伊朗港口爆炸已造成281人受伤
五粮液首家海外授权体验餐厅落户日本东京 “顶级酒+顶级餐”融合助推中国白酒“走出去”
上海浦东启动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 有六大核心“试验田”
伊朗港口爆炸事件已致561人受伤
更多
22:42
天奇股份: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一行到公司调研
22:23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开幕
22:22
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首次公开亮相
21:55
移远通信DynaBlue蓝牙协议栈量产落地
21:45
佩斯科夫:普京与美特使确认 俄愿无先决条件与乌谈判
21:25
乘联分会崔东树:2025年1—3月进口汽车9.5万辆 同比下降39%
21:10
上海新房新增11盘过会 高端改善项目价格持续突破
21:02
伊朗政府发言人:港口爆炸事件调查仍需时日
20:59
茅台集团赴古井集团拜访交流
20:58
3名中国公民在伊朗港口爆炸中受轻伤
20:43
报告: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