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9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3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李栋梁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人民财讯3月30日电,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李栋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
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
李栋梁
人民财讯
刘良文
03-30 10:25
山西省委书记:抓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人民财讯9月5日电,国新办5日就山西省“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举行发布会。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在会上表示,现今,山西已坚定走上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之路,煤炭领域正在“减优绿”,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对煤炭的依赖已经降低。当前正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抓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现从“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
山西
煤炭
能源
人民财讯
许擎天梅
2019-09-05 11:11
山西:重点河流沿岸禁建高风险项目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获悉,《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汾河等重点河流沿岸的产业布局做出强制性要求,禁止新建焦化、化工等高风险项目。条例规定,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禁止新建焦化、化工、农药、有色冶炼、造纸、电镀等高风险项目和危险化学品仓储设施。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钢铁、焦化、化工、有色冶炼、造纸、印染、制药等水污染较重的企业应当逐步实施搬迁或者依法关闭。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每季度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情况。违反条例规定,向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水未按照规定进行预处理,未达到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经济参考报)
山西
化工
轻工制造
经济参考报
2019-08-08 08:32
山西:重点河流沿岸禁止新建高风险项目
人民财讯8月3日电,记者日前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获悉,《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汾河等重点河流沿岸的产业布局作出强制性要求,禁止新建焦化、化工等高风险项目。(新华社)
化工
山西
新华社
2019-08-03 11:58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刺激煤价上涨 这只煤炭股连续14天获得净流入
今日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大涨3.07%,创2018年5月以来最大涨幅,焦煤主力合约也大涨2.77%,焦炭主力合约大涨3.15%。A股方面,煤炭板块今日逆市拉升,在上证指数下跌0.71%的背景下,煤炭指数收涨1.17%,这已是该指数连续第7个交易日上涨,区间最大涨幅8.7%。盘面上,云煤能源、美锦能源、永泰能源3股涨停,红阳能源、陕西黑猫、郑州煤电等涨幅居前,37只煤炭股仅金瑞矿业、中煤能源、ST云维微幅下跌不到1个点外,其余个股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据Wind数据统计,煤炭板块主力资金今日净流入1.85亿元,居各大行业板块之首,这已是连续第4个交易日净流入。美锦能源、陕西煤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分别为5700万元、5100万元。其中,陕西煤业连续14天获得净流入。冬季是能源消耗高峰期,加上运输瓶颈的制约,部分地区煤炭供应也有逐步趋紧的趋势。 江苏省工信厅网站消息,入冬以来,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给部分地区发用电平衡造成影响。为保证扬州地区供电供热需要,需要保持电厂2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连续运行,煤炭消耗大幅增加。扬州电厂煤炭运输主要由长江至运河经施桥船闸至电厂,因施桥船闸通行能力受限,船只过闸等待时间需要10-12天,造成扬州电厂煤炭库存告急,面临无煤停机的风险,可能造成扬州地区20万千瓦左右用电缺口。另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六大电厂上周平均日耗煤涨至77.7 万吨,比近1个月日均耗煤增长4.98%,电厂煤炭平均库存可用天数降至17.7天,周环比下降0.8天。消耗在增加,但供给侧却在不断收紧。在2018年12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重新修订了《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新修订的《条例》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为进一步防治大气污染,山西省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凡是在禁煤区内销售煤炭和煤炭制品的,将受到重罚。山西省是中国主要产煤区之一,大秦铁路又是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承担着“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国家战略任务,大秦线的煤炭运输量占到全国铁路煤运量的三分之一。大秦铁路运输量也直接影响着煤炭价格的走势,1月9日大秦铁路公告表示,2018年12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836万吨,同比下降0.52%。较上月减少11万吨,环比下降 0.29%。12月份日均运量123.74万吨,较11月份的128.23万吨减少了4.49万吨。从大秦铁路运输量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外运呈收缩趋势。需求的增加,供给的减少,直接导致了近期煤炭价格的上涨。作为全国煤炭价格风向标的秦皇岛港口煤炭报价显示,截至上周末,山西大混(Q5000K)505.67元/吨,环比上涨11.17元/吨; 山西混优(Q5500K)583元/吨,环比上涨8.17元/吨;大同混优(Q5800K)608/吨,环比上涨8.17元/吨。开源证券表示,近两年煤炭价位维持高位波动,盈利持续改善,但煤炭企业二级市场表现与业绩背离,估值处于市场低位,安全边际较高。 未来投资主线可参考:(1)成本控制良好,先进产能代表,低估值、高分红标的;(2)国企改革相关概念。
煤炭
煤
煤价
证券时报·e公司
毛军
2019-01-14 15:52
“蓝天保卫战”法网织就 2018年地方密集修订大气法规
导读:2018年,山西、新疆、福建、甘肃、湖北、云南、青海、广西、广东、江苏等地都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内蒙古、四川、上海则公布了草案,预计将很快出台。2018年,蓝天保卫战的央地法律基础正加快完善中。今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2018年底前,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制定或修改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条例,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细化上位法规定,增强法律的操作性、规范性、约束性,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全覆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2018年,山西、新疆、福建、甘肃、湖北、云南、青海、广西、广东、江苏等地都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内蒙古、四川、上海则公布了草案,预计将很快出台。最新公布修订法规的是山西省。12月7日公布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山西条例》),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执法检查报告还提到,2015年修改《立法法》以来,截至2017年12月,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4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和不设区的地级市,仅出台了14件大气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截至12月12日,山东聊城、山西晋城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级市都已制定了大气污染相关法规。12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曹明德表示,地方立法应注意避免大量重复上位法条款,不可减损上位法规定的强制性义务,不可僭越地方立法权限。山西大气立法“控煤”大气污染的区域性非常明显,急需地方立法来完善“蓝天保卫战”的可操作性。12月12日,曹明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因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较大,制定全国性法律时,为避免一些规定难以普遍适用,有些条文规定相对比较笼统、抽象,存在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可执行性相对弱一些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为了使全国性法律,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特定地方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约束性、规范性,地方立法应当避免照抄照搬,要针对本辖区内存在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制定更具可操作性、执行性的地方法规。”曹明德说。以最新公布的《山西条例》为例,12月7日,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山西生态脆弱,结构性污染矛盾突出,大气质量保护任务重于全国,环保压力大,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将成为山西省最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周世经介绍说,山西省是煤炭生产大省,燃煤排放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切实降低燃煤污染,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新修订的《条例》将从源头上控制燃煤污染。例如,《山西条例》增加了“本省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逐步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开采”,规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将城市建成区划定为禁煤区”等等。12月12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项目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山西在“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定位下,首先要抓的就是煤炭。根据《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山西11个地市中,8个城市都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属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属于汾渭平原。而汾渭平原要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蓝天保卫战的煤控目标,对山西来说是一大挑战。周边省份还计划提出高于国家的煤控目标,也加大了山西的压力。”杨富强说。以河南为例,蓝天保卫战要求该省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而一位参与政府决策的河南环境专家告诉记者,河南计划将2020年目标提高到15%。杨富强表示,山西从省级法规的层级来总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将统筹全省煤控工作,较交由地市负责更为主动。11月30日的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曾就福建泉港碳九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直言泉州市、泉港区政府“明显存在应急机制不健全、工作经验不足、信息公开不到位、回应公众关切滞后等问题;涉事企业恶意谎报瞒报泄漏量等问题,影响极为恶劣”。近期通过的《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专门增加了对大气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规定。例如,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可能发生大气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应按规定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大气突发环境事件时,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告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地市立法针对具体问题在省级层面的立法频频出台之外,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加快了大气立法的步伐,使“蓝天保卫战”的搭建起不同层级的“法网”。吴烨、董华文等人的论文《环境保护领域地方市级首次立法进展研究》指出,截至2017年7月,全国89%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完成“首法”(第一部实体法)立项,超一半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顺利出台“首法”。从“首法”立项类型来看,约40%设区的市“首法”关注环境保护,仅次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类立法。各地环境“首法”中,大气污染防治类条例立项数目占11.11%,且制定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2017年,山东济宁、河北保定等城市的“首法”就是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保定、济宁都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传输通道城市,去年PM2.5浓度分别为84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不过,根据上述执法检查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4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和不设区的地级市,仅出台了14件大气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此要求,各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督促指导本地区设区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地方立法工作,特别是对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地区,要督促指导相关设区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或者修改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下,今年地级市加快了大气立法步伐。记者初步统计,新获立法权的地市中,山西晋城、吕梁、阳泉,山东聊城、德州等城市制定了大气防治相关法规或草案.这些城市大部分同样都是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比如,山西晋城将机动车限行、燃煤总量负增长等内容写入《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年1月1日起实施。今年12月1日起实施的《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则提出建立约谈制度,授予了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约谈的权力,约谈对象包括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山西阳泉是晋煤外运、陕煤过境的重要通道,燃煤污染、粉尘污染、扬尘污染、通道污染等问题突出。据悉,山西省人大常委会11月30日表决通过的《阳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紧扣煤矸石污染防治、裸露扬尘污染、过境机动车污染排放三个地方性问题,增强立法的针对性。曹明德表示,各个地方的大气污染状况不一样,主要污染源有的是燃煤,有的是工业企业排放,有的是机动车尾气排放,有的是建筑扬尘或其他污染源。“制定地方大气环境保护法规一定要明确主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法》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化的部分,这是一个基本出发点。”曹明德说。(21世纪经济报道)
大气污染防治
煤炭
环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12-13 15:10
山西省明确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本报太原1月3日电(记者周亚军)记者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新修订的《山西省旅游条例》已获全票通过,该条例明确旅游业是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全域旅游发展方向,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旅游业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立法上保障旅游发展。根据新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评估,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新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旅游业发展用地,对旅游重点项目用地予以优先保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时,要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文化、文物、通信等部门编制产业规划和专项规划时,要统筹旅游项目、设施的建设需求;规划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功能,征求同级旅游主管部门意见。此外,新条例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鼓励利用工业遗址、废弃矿山、荒山、荒地、荒坡、荒滩等开发旅游项目。同时明确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退出机制,对不按照旅游规划开发建设,造成旅游资源严重破坏或者长期闲置的,依法予以撤销或者收回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据省旅发委主任盛佃清介绍,新条例增加了旅游规划、旅游产业促进、特色旅游等章节,强化了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监管职能,规范了旅游规划的编制、审批,突出了政策支持和改革创新内容,从法规层面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人民日报)
休闲服务
山西
通信
人民日报
2018-01-04 08:33
山西建旅游资源开发经营退出机制
据新华社太原1月1日电(杨一帆、王菲菲)记者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获悉:《山西省旅游条例》于1日起施行。该条例将旅游业明确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并提出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经营退出机制,对旅游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或破坏将依法予以撤销或者收回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山西省旅发委主任盛佃清说,条例的出台在山西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实现山西经济由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的重要举措,是破解“一煤独大”难题的重要途径。条例明确要规划先行,旅游发展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规划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兼顾旅游功能。(人民日报)
休闲服务
通信
山西
人民日报
2018-01-02 10:24
山西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经营退出机制
人民财讯1月1日电,记者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获悉,《山西省旅游条例》于1日起施行。该条例将旅游业明确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并提出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经营退出机制,对旅游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或破坏将依法予以撤销或者收回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山西省旅发委主任盛佃清说,条例的出台在山西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实现山西经济由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的重要举措,是破解“一煤独大”难题的重要途径。(新华社)
休闲服务
山西
游资
新华社
2018-01-01 15:21
共搜索到
9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3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3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新股提示:宏工科技今日申购
东阳光: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碧桂园旗下8只境内债券兑付调整方案获通过,涉本金124.17亿元
【独家】多位光伏行业人士回应美国关税影响:系统性恐慌致板块下挫,潜在影响存不确定性
更多
07:29
新股提示:宏工科技今日申购
10:12
广东证监局走访辖区民营上市公司
10:11
尹力、殷勇就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到海淀区调研,走访人工智能企业
10:10
亚太股市回暖,多只日经ETF涨超6%
10:10
中字头股票震荡走强 中国中车冲击涨停
10:07
券商ETF反弹 多只涨超1%
10:07
持续回调,多只锂电池ETF跌超4%
10:07
5G通讯板块回调,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跌5.43%
10:06
NMN概念走强 晨光生物涨停
10:02
海洋经济概念走强 深水海纳、东方海洋涨停
10:02
人形机器人概念回调,多只ETF跌超6%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信息
无权限执行此操作
确定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