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853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刚刚,证监会重罚!拟罚款17亿,19人被禁入!
监管部门严打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今日,河北证监局对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光电”,已退市)及其控股股东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旭集团”,债券发行人)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同日,深圳证监局对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蓝天”)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绝不允许‘浑水摸鱼’‘一退了之’”,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针对上市公司在退市过程中存在财务造假、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将会同司法机关,持续强化自律监管、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全方位立体式追责。与此同时,证监会将更大力度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充分发挥投保机构作用,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专业调解等各类方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拟开17亿元罚单证监局经调查,已经初步认定了东旭集团的违法违规行为。具体来看,包括2017年东旭光电不符合股票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2018年东旭集团不符合公司债券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35亿元。在2015至2019年期间,东旭集团虚增收入累计478.25亿元,虚增利润累计130.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元(最高);东旭光电虚增收入累计167.6亿元,虚增利润累计56.27亿元。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还非经营性占用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货币资金,截至目前披露的尚未归还金额合计169.59亿元。另外,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报。河北、深圳证监局拟对东旭集团时任董事长李兆廷等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7亿元,对其中19名主要责任人员采取五年以上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根据规定,相关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河北、深圳证监局将在依法履行监管执法程序后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证监会表示,目前相关中介机构违法执业行为正在同步调查。河北、深圳证监局将继续督促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依法追回被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法占用的资金。对于相关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证券犯罪问题线索,也将按程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退市不是免罚牌退市公司往往各类风险交织,多数公司治理存在违规行为,且不乏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恶性违规。上市公司退市后,主体依然存在,责任还要承担,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因退市而改变,要坚决杜绝“金蝉脱壳”“一退了之”。加强退市实施中的投资者保护,是退市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退得下、退得稳”的重要前提。2024年4月12日,证监会在《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中强调,坚持对退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严惩导致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责任人员,依法实施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推动健全行政、刑事和民事赔偿立体化追责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上海易连、腾信股份、鸿达兴业等多家退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处罚,证券违法违规一追到底渐成市场共识。除了行政处罚,监管部门持续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对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依法严惩。此前已有不少涉嫌犯罪的退市公司及责任人被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投资者赔偿救济等方面,证监会主动加强与司法机关等各方面的协作,更好发挥投保机构的作用,推动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等案例落地,为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2023年,已经退市的紫晶存储4家中介机构,通过先行赔付程序赔付1.7万名投资者10.86亿元。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证监会将更大力度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发挥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专业调解等各类方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相关单位将加大代表人诉讼的适用力度,积极为投资者主张权益;灵活运用代位诉讼、支持诉讼,应对损害公司利益行为;提升民事诉讼的便捷性,强化投资者追责意愿。(券商中国)
证监会
东旭光电
东旭集团
券商中国
03-28 20:45
证监会出手!已退市公司虚增收入167.6亿元,43人被罚款17亿元!
3月28日,河北证监局对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光电,已退市)及其控股股东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旭集团,债券发行人)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同日,深圳证监局对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蓝天)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一是2017年东旭光电不符合股票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2018年东旭集团不符合公司债券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35亿元。二是2015至2019年期间,东旭集团虚增收入累计478.25亿元,虚增利润累计130.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元(最高);东旭光电虚增收入累计167.6亿元,虚增利润累计56.27亿元。三是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经营性占用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货币资金,截至目前披露的尚未归还金额合计169.59亿元。四是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报。河北、深圳证监局拟对李兆廷等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7亿元,对其中19名主要责任人员采取五年以上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根据规定,相关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河北、深圳证监局将在依法履行监管执法程序后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目前,相关中介机构违法执业行为正在同步调查中。河北、深圳证监局将继续督促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依法追回被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法占用的资金。对于相关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证券犯罪问题线索,也将按程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来源:证监会发布
证监会
东旭光电
东旭集团
证券时报·e公司
03-28 19:33
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拟对东旭集团证券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人民财讯3月28日电,3月28日,河北证监局对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光电,已退市)及其控股股东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旭集团,债券发行人)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同日,深圳证监局对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蓝天)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一是2017年东旭光电不符合股票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2018年东旭集团不符合公司债券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35亿元。二是2015至2019年期间,东旭集团虚增收入累计478.25亿元,虚增利润累计130.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元(最高);东旭光电虚增收入累计167.6亿元,虚增利润累计56.27亿元。三是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经营性占用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货币资金,截至目前披露的尚未归还金额合计169.59亿元。四是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报。河北、深圳证监局拟对李兆廷等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7亿元,对其中19名主要责任人员采取五年以上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根据规定,相关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河北、深圳证监局将在依法履行监管执法程序后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目前,相关中介机构违法执业行为正在同步调查中。河北、深圳证监局将继续督促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依法追回被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法占用的资金。对于相关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证券犯罪问题线索,也将按程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中国证监会
东旭集团
东旭光电
人民财讯
王焕城
03-28 19:00
昔日石家庄首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旗下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压顶!
退市风险高悬的*ST旭蓝(000040),又公告实控人被立案调查消息。3月16日下午,*ST旭蓝发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实控人李兆廷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ST旭蓝表示,上述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在立案调查期间,李兆廷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开资料显示,李兆廷为“东旭系”掌门人,目前通过东旭集团间接持有*ST旭蓝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9.04%。2019年,李兆廷曾以235亿元财富成为石家庄首富,巅峰时期手握东旭光电(目前该公司已退市)、*ST旭蓝(时名东旭蓝天)、嘉麟杰等三家上市公司实控权。伴随着东旭集团债务危机爆发,李兆廷也多次被列入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企查查显示,其涉及的案件数量达65件,金额超177亿元。本次公告中,*ST旭蓝并未提及李兆廷被立案调查涉及的具体事项,不过从公司此前的公告来看,或可见端倪。2024年以来,*ST旭蓝已经两次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来说,2024年5月8日,公司因为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被立案;2024年9月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控股股东东旭集团被立案调查。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5日,深圳证监局对*ST旭蓝、东旭集团采取责令改正措施,事由为东旭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高达77.96亿元,占2023年经审计净资产的70.23%。按照要求,被占用资金应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即2025年1月5日)归还。然而,截至整改期限届满,*ST旭蓝及相关方仍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自2025年1月6日起停牌。两个月后的3月5日,整改事项仍未完成,公司股票于3月7日起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相关规定,若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ST旭蓝将被终止上市。截至目前,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仍高达75.27亿元,清收未有实质性进展,且未有偿还的实质性方案及明确时间表。与此同时,公司存放在东旭集团财务公司资金本息合计28.91亿元,亦无法正常提取。综合公开资料来看,东旭集团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东旭集团所持*ST旭蓝5.77亿股处于质押状态,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99.35%;所持5.8亿股股份处于冻结状态,占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100%。除此之外,东旭集团在东旭光电还存在大额的资金占用款未清偿,截至2024年末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为94.32亿元。巨额资金被关联方占用的同时,*ST旭蓝业绩也持续低迷。自2019年以来,公司已连续5年陷入亏损,累计亏损额超30亿元。根据业绩预告,受营业收入下降、财务费用增加影响,公司2024年仍无法走出亏损泥潭,预计亏损额为3亿元至5亿元。鉴于资金占用及财务公司存款问题是否能如期解决存在重大不确定性,*ST旭蓝难以估计前述事项对减值损失的准确金额,若以上两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最高计提坏账金额约96亿元,可能导致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增加亏损96亿元。二级市场方面,*ST旭蓝股价已连续多日低于1元,最新报收0.86元/股,面值退市风险尚未解除。
综合
石家庄
证监会
证券时报·e公司
叶玲珍
03-16 20:08
ST旭蓝收盘价低于1元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仍然待解
连续5个跌停后, ST旭蓝(000040)在2024年12月31日收盘价首次跌破面值,报收0.95元/股,市值14.13亿元。2025年1月1日晚间,ST旭蓝发布公告,公司股票收盘价首次低于1元,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按照相关规定,在深交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若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交易所将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不进入退市整理期。除股价低于面值风险外,ST旭蓝还面临大额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决风险。2024年7月5日,公司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责令要求公司非经营性占用资金77.96亿元应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归还。按时间推算,前述事项责令整改期限将于2025年1月5日届满。在整改期间,ST旭蓝也在努力督促东旭集团及其相关方筹措资金尽快偿还占用资金,以消除对公司的影响,不过收效甚微。截至2024年9月26日,公司收到东旭集团归还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69亿元。截至目前,ST旭蓝仍有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金额75.27亿元尚未偿还,也未提出明确偿还计划,预计难以在整改期限届满前完成全部整改。公司股票可能自2025年1月6日起停牌,停牌期限不超过两个月。按照规定,若ST旭蓝在停牌牌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将被终止上市。此前,上市公司因202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叠加存在控股股东大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已自2024年7月9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东旭集团持有ST旭蓝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9.04%,其中5.77亿股股份处于质押状态,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35%;5.8亿股处于冻结状态,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值得一提的是,东旭集团旗下另一家公司东旭光电也存在大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截至2024年9月26日被东旭集团占用资金共计95.95亿元。目前,东旭光电已被终止上市,于2024年10月11日摘牌。2024年以来,ST旭蓝陆续暴露多重风险,已经相继两次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24年5月8日,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ST旭蓝被中国证监会立案;2024年9月6日,公司及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再度被中国证监会立案。ST旭蓝主营新能源及生态环保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组件生产、电站开发、施工建设、智能运维、技术研发等,目前公司自持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约1GW,自运维及代运维项目约2GW;生态环保业务涵盖综合治理、水环境修复及运营、土壤修复等领域。2019年~2023年,受大额资产减值及业务开展不达预期影响,公司已连续5年亏损,其中2020年、2021年亏损额分别达9.57亿元、10.2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7.98亿元,同比下滑47.68%;净利润为-1.31亿元,仍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9月,ST旭蓝债权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截至目前,ST旭蓝尚未发布相关进展。
*ST旭蓝
新能源
环保概念
证券时报·e公司
叶玲珍
01-01 21:40
【1119脱水研报】AI需求推动先进封装,玻璃基板性能更优,且使成本下降66%;补库启动、复苏加速,看好原料药Q4盈利表现
今日研报内容: 1、AI需求推动先进封装,玻璃基板性能更优+成本下降66% 2、性能优势+降本双击的复合集流体产业拐点向上 3、补库启动、复苏加速,看好原料药Q4盈利表现 4、破净、盈亏、央国企等因子全部纳入筛选条件,深度梳理食品饮料潜在并购重组方向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11-19 19:47
【实时研报】AI需求推动先进封装,玻璃基板性能更优+成本下降66%,芯片巨头正加速进产业化!
兴业证券指出,AI芯片算力提升,先进封装是潜在解决方案之一,对此,玻璃基板凭借出众的物理性能开始登上舞台,英特尔、三星、AMD正在积极推进玻璃基板应用,相应激光设备和材料企业有望受益。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11-19 09:01
海外市场玻璃基概念股持续受关注,雷曼光电等中国企业提前布局
今年5月份,在A股行情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玻璃基概念板块却以爆发之势强势上涨,包括雷曼光电(300162.SZ)、沃格光电(603773.SH)等在内的玻璃基概念股连续涨停,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基在A股的热度已然下降,但并不妨碍玻璃基行业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长期走牛。例如,在美国上市的玻璃基板全球龙头企业康宁公司近一年来股价屡创新高,目前已达到历史最高点。为何海外投资者如此看好玻璃基相关企业?主要原因还是玻璃基板拥有巨大的产业应用前景,有望重新定义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方向,并且在高清显示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玻璃基板或推动半导体封装技术革新玻璃基板是一种由硅酸盐复盐等组成的薄玻璃片,具有平整度高、热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低、介电损耗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物理化学特性。相比硅以及有机材料,玻璃基材料在电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均处于优势地位,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也优于有机材料,可适用于各种高要求的电子封装领域,如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和高清显示等领域。根据芯片公司英特尔的研究,由于有机材料存在耗电量大、收缩和翘曲等限制,半导体行业在使用有机材料的硅封装中微缩晶体管的能力可能将达到极限,玻璃基板则可以在线宽、线距、凸点尺寸等方面做到更加精细,能有效提升互联密度等多方面性能,玻璃基板的应用有望帮助半导体行业在2030年之后仍然能够维持摩尔定律。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随着AI算力需求逐渐提高,硬件电路高度复杂化,无论是原先广泛使用的PCB有机基板,或者是提高封装密度的TSV技术都将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成为制约AI芯片等高性能算力芯片生产的短板。相比而言,玻璃基板凭借其天然的电气特性、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热导率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已成为新型先进封装技术基板的研究重点,玻璃基板在封装领域的引入是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基于玻璃基巨大的产业应用前景,包括英特尔、AMD、三星、SK集团等众多芯片头都纷纷推出了玻璃基产品的发展计划。其中英特尔将在2030年大规模生产玻璃基板,并已在亚利桑那厂投资10亿美元建立玻璃基板研发线及供应链;AMD正对包括日企新光电气、台企欣兴电子、韩企三星电机和奥地利奥特斯在内的多家主要半导体基板企业的玻璃基板样品进行性能评估测试,公司预计最早于2025-2026年的产品中导入玻璃基板;三星预计将于2024年建设玻璃基板原型生产线,2026年投入量产。Prismark预计,随各大芯片巨头的入局,玻璃基板对硅基板的替代有望加速,预计3年内玻璃基板渗透率将达到30%,5年内渗透率将达到50%以上。玻璃基板在高清显示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除芯片领域外,高清显示是玻璃基板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玻璃基板高透明度和光学均匀性确保了良好的光学性能,优异的平整度保证了显示质量,机械强度和耐化学性使其能够应对各种环境,而热稳定性和低热膨胀系数则确保了产品在高负荷运行时的稳定性。玻璃基板的自发光特性还使其在Micro LED等新型显示领域中尤为重要。雷曼光电技术总监屠孟龙提到,当芯片尺寸微缩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达到PCB基板的能力极限,降本受到掣肘。而PM玻璃基板能实现最小线距为12微米的显示产品的量产,这也就允许采用尺寸更小的LED芯片,使Micro LED成本大幅降低。雷曼光电早在四年多前就与上游合作伙伴合作研发PM驱动结构+玻璃基板的创新方案。Research预测,到2026年,全球MiniLED背光产品出货量将增至4918万台,2022-2026年CAGR约为30%;GGII预测,2027年全球MicroLED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美元,5年CAGR高达151%。随着Mini/MicroLED渗透率攀升,有望带动玻璃基板需求高增。雷曼光电、沃格光电等中国公司技术领先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企业在玻璃基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玻璃基在Mini LED/Micro LED的应用研发领域,以雷曼光电、沃格光电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甚至在该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其中,雷曼光电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研究玻璃基方案,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据互动易消息,雷曼光电已实现PM驱动玻璃基Micro LED显示面板小批量试产,并将通过建设中试基地继续探索和升级玻璃基技术。此前,雷曼光电还发布了全球首款PM驱动玻璃基Micro LED显示屏,这款220英寸的超高清家庭巨幕实现了更精细的画面细节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沃格光电处于产业链的更上游,掌握了包括玻璃基板微电路蚀刻技术、巨量通孔技术(TGV)、厚铜镀膜技术以及超薄玻璃技术等难点技术,成功研发了Mini LED玻璃基直显产品,并于2023年量产,规划总产能达到524万平米。除上述两家企业外,彩虹股份、东旭光电、天和防务、洛阳玻璃等公司都是国内玻璃基行业的参与者,共同推动中国玻璃基板产业的发展。( )
玻璃
2024-10-25 15:00
严监管助推资本市场规范化,新“国九条”后执法效能提升超一倍
今年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开启了资本市场新一轮深化改革,至今已有半年。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这半年来,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不仅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操作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还强化了发行上市的全链条责任,不断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清晰地将“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呈现在资本市场面前。 随着监管层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一些涉嫌违法违规事件的上市公司被推至风口浪尖,不仅曝光了一个个隐秘的角落,也为所有市场参与者敲响了法治的警钟。 从严:半年来立案数量过百家在股市监管的聚光灯下,立案调查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Wind统计结果显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A股公司被立案调查公告数量多达108起,其中84起是证监会发起的立案调查,18起调查人为各地监察委员会,涉及上市公司102家。 信息披露不实、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合规性问题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都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被立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是被证监会立案的首要原因。据统计,在证监会立案调查的84起事项中,涉嫌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案件多达66起,占到了八成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在被立案调查的个股名单中,退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国九条”实施以来退市的46家企业中,东旭光电、威创股份、首航高科、超华科技等在内的28家上市公司曾接受过立案调查。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公司、资金占用、市场操纵、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屡禁不止,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的净化。”国内知名财税审专家、高级会计师刘志耕认为,“证监会严厉整饬资本市场,是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强化市场法制管理、推动市场法治建设、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立案调查并不代表有罪认定,但一定程度会给公司带来看空的风向标预期。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助理说:“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或高管被留置,对于公司的股价一般都会有较大的波动。消息发布后,股价一般会有20%左右的下跌。” 从重:上半年罚没金额超去年全年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投资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证券法》赋予了证监会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业务收入、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等行政处罚权。 一些案件的查处结果,可以清晰看到处罚力度在加大。比如昔年“A股幼教第一股”威创股份,于今年9月19日披露,因信披违规,上市公司和实际控制人分别被证监会处以850万元、2200万元罚款,处罚还涉及多位高管。相比之下,之前獐子岛财务造假案、康得新造假案,均仅对上市公司罚款60万元。 根据证监会通报结果,2023年证监会罚没总额达到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2024年上半年,罚没款金额85亿余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从罚没款金额情况,可以看到监管层从严执法的决心和力度。 除上市公司及高管被处罚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承销商、资信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执业也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以会计师事务所尤为引人关注。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今年年内,证券监管、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违法处罚多达三百余次。 “中国版”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地后,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还可能面临司法机关更为严厉的追责。如康美药业案,证监会按照2005年《证券法》顶格罚款60万元,但后续有5万多中小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24.59亿元。泽达易盛案,证监会依据新《证券法》罚款8600万元,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和解获得2.8亿元全额赔偿。 新《证券法》护航之下,资本市场的执法威慑力不断提升。头部券商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直言压力大:“现在申报标准大大提高了,而且对我们工作底稿的要求也更严格了。” 从快:执法效能提高一倍以上快,是近年来证券市场监管的主要特征之一。 国中水务,从2024年8月23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立案告知书》,到9月29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前后只用了37天。 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王泽龙于2024年3月13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至4月12日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违法等违法违规行为查证清楚,下达相应处罚决定,耗时仅1个月。 从上市公司整体而言,证监会执法从立案到结案的时间正在迅速缩短。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3年上市公司公告中涉及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有133项,已经结案或预备结案的事项达到了111项,其中一年以内办结的有102项,占到了总体的77%。初步计算,2023年立案调查事项平均耗时为202天,不到2019年的一半。2024年至今调查速度进一步加快,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不含已退市公司)事项有86起,其中25起已结案,平均耗时仅88天,执法效能正在快速提升。 重塑资本市场生态今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对上市公司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这一系列数据变化的背后,是有效落实新“国九条”的要求,呈现出证券监管持续强化的态势。 “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不仅彰显了维护资本市场公平公正及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坚强决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更加勇于监督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加注重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努力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特别是维护广大中小股东权益。”刘志耕说。 被立案调查性质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进一步界定与讨论。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助理认为,“针对立案调查的情况,监管层可给予投资者更多的指导。例如,对于立案类型可进行进一步分类及细化,如信披违规、财务处理违规、公司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等;对于违规的严重程度可进行一定的等级划分。避免投资者只是看到‘被立案调查’便引起恐慌,不知道上市公司究竟是在哪个层面存在违规以及风险程度如何。” 如何有效净化市场生态,提振和保持投资者信心? “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刘志耕提到,“一是要建立健全、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机制,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减少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石;二是要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为股市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三是上市公司要努力提高投资回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促进股市的活跃;四是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检查和惩戒力度,包括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直至承担刑事责任等;五是要让投资者接受更多的投资教育,有效解决许多普通投资者专业知识匮乏、盲目跟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理性投资心态等问题。”
证券时报·e公司
胡敏文
2024-10-24 07:51
ST旭电: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和B股股票上市
人民财讯9月20日电,ST旭电(000413)9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和B股股票上市,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将于被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15个交易日内摘牌。
ST旭电
A股
深交所
人民财讯
周映彤
2024-09-20 21:13
共搜索到
562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东旭光电: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07-05
东旭光电: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4-07-05
东旭光电: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4-07-05
东旭光电:关于与东旭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的关联交易公告
2024-07-05
东旭光电: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
2024-07-05
东旭光电:关于计提2023年度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4-07-05
东旭光电:关于在东旭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展金融业务的风险处置预案
2024-07-05
东旭光电:关于收到河北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暨风险提示公告
2024-07-05
ST旭电:东旭光电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7-27
ST旭电:东旭光电关于东旭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4-08-31
共搜索到
291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多家上市公司给出应对美国关税措施:布局新兴市场、海外生产、提前备货等
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普跌 阿里巴巴、拼多多跌逾8%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
美股三大期指均跌超3%
韩媒:高级官员就6月3日举行总统选举达成初步共识
更多
10:13
多国发声:美国关税政策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10:10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希望美方纠正损人不利己的单边霸凌行为
10:07
五矿商会:强烈反对美国以“对等”为由再次单方面加征进口关税
10:07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美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扰乱全球经贸秩序
10:05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加征“对等关税”
10:04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就美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一事发表声明
09:39
再添新航线 “郑州—德比”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
09:35
新研究绘出人类基因“隐秘开关”图谱
09:35
AI“天眼”+数据“云端” 多地出招提高清明出行通行效率
09:34
美国务卿与以色列总理通话讨论关税问题
09:28
央行公开市场下周将有7634亿元逆回购到期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