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3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沪鸽口腔启动上市辅导 国内口腔医疗器械企业进口替代市场广阔
去年8月撤回创业板IPO申请后,沪鸽口腔再度冲刺资本市场8月30日,山东沪鸽口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沪鸽口腔”)在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国金证券。主营三大类产品沪鸽口腔是一家专业从事口腔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其主营业务包括弹性体印模材料、粘固用树脂水门汀等临床类产品;合成树脂牙和义齿基托树脂、临时冠桥树脂块、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牙科3D打印设备等技工类产品;以及隐形矫治系统等口腔正畸数字化产品。沪鸽口腔主营业务包括三大类产品:临床类产品:弹性体印模材料、粘固用树脂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牙体粘接剂和光固化模型材料等;技工类产品:合成树脂牙和义齿基托树脂等产品用于活动义齿修复,临时冠桥树脂块、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牙科3D打印设备及树脂耗材等产品用于固定义齿3D数字化修复;隐形矫治系统等口腔正畸数字化产品。去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沪鸽口腔产品主要应用于口腔的修复、种植、正畸等治疗过程,客户包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等。截至2022年6月,沪鸽口腔拥有专利77项、软件著作权1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共计在57个国家及地区取得产品注册或质量体系认证。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1年,沪鸽口腔实现营收2.61亿元、2.33亿元和2.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71.48万元、4705.13万元和5898.45万元。国产替代前景广阔回顾沪鸽口腔的资本历程颇为曲折。辅导备案文件显示,早在2015年4月10日,沪鸽口腔股票就在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两年后的2017年6月16日,公司终止在股转系统挂牌。直到2021年12月,沪鸽口腔向创业板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沪鸽口腔原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340万股,原拟募集资金4.02亿元,分别用于沪鸽口腔医疗器械科技园一期项目、补充营运资金。经过一轮问询后,2022年8月沪鸽口腔和保荐机构向深交所提交了撤回首发上市的申请,深交所终止对沪鸽口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终止创业板IPO一年后,沪鸽口腔拟再冲刺资本市场,今年8月底重启上市辅导。辅导文件显示,沪鸽口腔控股股东为上海惠致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惠致持有公司30.74%的股份。口腔行业一直是明星股的出生地之一,孕育了国瓷材料、时代天使等知名公司。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口腔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中国口腔医疗市场正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且具有较高的上升空间。2020年,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1155亿元,同比增长7.9%;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19年我国口腔科门、急诊人次数达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9.21%,近十年CAGR为8.05%,数据表明我国口腔患者基数庞大。有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国外,我国口腔医疗领域起步较晚,大众口腔健康意识薄弱,致使我国口腔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国外,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口腔医疗器械90%均依赖进口,尤其是中高端口腔医疗设备及耗材。但是,随着国内口腔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国产化趋势已经逐步显现,实现进口替代对于中国本土的口腔医疗器械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
口腔医疗股
证券时报·e公司
康殷
2023-09-04 19:24
美亚光电业绩降幅收窄 色选机业务强势不减
8月25日晚间,“色选机龙头”美亚光电(002690)发布半年度报告。新冠疫情冲击下,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上半年录得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下降12.26%,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28.69%。值得一提的是,与一季度相比,美亚光电二季度生产经营逐步复苏,营收及净利降幅进一步收窄。数据显示,一季度营收及净利同比下滑幅度分别达25.43%、37.06%。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美亚光电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99.75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较大,达94.51%;与此同时,期末应收账款亦出现了小幅增长,具体为2.66亿元,较期初增长17%。以色选机闻名,美亚光电专业从事光电检测与分级专用设备及其应用软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产品包括人工智能色选机、X射线检测设备和高端医疗设备等,广泛应用于全球农产品加工、工业检测及医疗卫生等领域。今年上半年,美亚光电的传统优势业务——色选机板块依然保持强势,贡献营业收入3.6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占据营业收入的70%;以口腔X射线CT诊断机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影像业务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恢复速度较慢,上半年仅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下降38%。值得关注的是,美亚光电境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上半年境外市场确认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6.28%。除优势产品色选机已销往亚洲发展中国家外,公司的口腔CT业务在2020年也先后获得了欧洲权威CE认证和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注册,相关产品出海在即。需要注意的是,美亚光电主要产品毛利率呈下滑趋势,其中色选机毛利率为49.76%,口腔X射线CT诊断机毛利率为59.16%,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8、1.66个百分点。美亚光电表示,如果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低毛利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或者公司未能合理控制营业成本,不排除毛利率水平波动甚至下滑的可能性。对此,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稳定产品价格体系,同时通过高效生产、工艺改善、智能化提升等方式来推动降本增效。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判断未来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较为有限。美亚光电目前的色选机销售主要由大米、茶叶和杂粮色选机组成,随着色选机普及率不断提升,未来检测品类的拓展、存量更新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是公司色选机业务持续增长的关键;与此同时,2019年美亚口腔CT全年销量在2000台以上,保守估计市场占比已经超过35%,预计未来3-5年,市场占有率有望接近50%。在股价表现方面,美亚光电近期开启小步快涨模式,近6个月涨幅达48.96%,较行业平均涨幅高出33个百分点,目前市值已近400亿元。记者关注到,陆股通及社保、养老保险基金颇为青睐美亚光电,在二季度均进行了增持。数据显示,陆股通在二季度增持981.35万股,目前持股比例已达5.33%,位列第二大股东;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一组合分别增持126.55万股、188.67万股,目前持股比例为2.08%、1.03%,分列第五、第九大股东。
美亚光电
口腔医疗股
证券时报·e公司
叶玲珍
2020-08-25 21:32
比茅台毛利还高!这一行火了,“管好你的嘴,护好你的牙”
在下半年屡创新高的医药板块中,有一概念股凭借着潜在国内市场巨大、居民消费需求旺盛、门槛低以及可复制性强等特点,成为其中最亮眼的“巨星”,那就是——口腔医疗股。几大口腔龙头股今年最高涨幅115.82%受益于当前医药政策环境和消费升级大趋势,今年,以通策医疗(600763.SH)、正海生物(300653.SZ)、国瓷材料(300285.SZ)与美亚光电(002690.SZ)为代表的的口腔医疗概念股表现强劲,呈高增态势。作为国内第一家以口腔连锁医院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上市公司,通策医疗(600763.SH)可谓是超级大牛股,今年以来最高涨幅115.82%,连日来盘中最高价更是屡创历史新高,截止9月25日,盘中最高价达104.28元,总市值为328亿元。根据其2019半年度报告显示,通策医疗2019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加23.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加54.0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5元/股,同比增长54.76%。同样,2018年耗资8.1亿收购了主做氧化锆齿科材料的深圳爱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股份的国瓷材料(300285.SZ),今年以来最高涨幅也达112.12%。爱尔创的核心产品“纳米级氧化锆-氧化锆义齿材料”,不仅进一步延展了国瓷材料的氧化锆产业链,更使其介入更多的细分市场,拓展盈利空间,巩固市场地位,实现新材料平台的纵深化发展。截止9月25日,国瓷材料的总市值已达214亿。以及,作为我国再生医学领域领先企业,致力于口腔修复膜、生物膜等软组织修复材料以及骨修复材料等硬组织修复材料生产的正海生物(300653.SZ),从年内表现来看,2019年以来最高涨幅达81.57%,截止9月25日,总市值也已达63.2亿。此外,以X射线检测设备和高端医疗设备等为主要生产产品,并将光电识别技术应用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美亚光电(002690.SZ),今年最高涨幅也达到了64.10%。由于CBCT在我国口腔诊所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且美亚又新推出AI 正畸分析系统,预测其口腔CBCT的收入还会从现今的23.8%持续增长,美亚光电前景值得期盼。毛利率高达93.09%连续6年超越茅台如今白酒股如日中天。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贵州茅台销售毛利率为91.87%。而正海生物今年毛利率却达93.09%,且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后每年销售毛利率均高于茅台。此外,2019年中报显示,正海生物总营收达1.33亿,实际营业利润0.6亿,分别同比增长26.09%和26.30%。种牙利润竟高过卖茅台?在现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数据事实肯定了口腔医疗生意确实的赚钱效应。口腔医疗是一个明显的消费升级领域,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口腔医疗治疗的重点已从洗牙、拔牙、补牙转移至美白、正畸、种植等项目。由于高价值且不计算入医保报销范围内,种植和正畸更现已成为口腔行业里面的两座金矿。因此,受益于植牙行业及其相关设备耗材市场高速增长的正海生物,作为我国蛋白去免疫原技术基础上的再生医学领军者,凭借独有的口腔修复膜和骨粉等材料与制造获得了庞大的利润,占其总收入的60%左右。潜在市场存量金额4000亿元口腔医疗需求强盛我国口腔疾病患者基数庞大,根据卫计委数据,达到牙齿健康标准的人不足1%,口腔疾病的整体发病率达到90%以上。龋齿和牙周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口腔疾病,且相关口腔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同步上升,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的龋齿率为88.1%;老年人群体龋齿率为98.4%。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人数为6.87亿,然而只有3211万人选择到口腔医院就诊人数,就诊患者仅占口腔患者比列的4.67%。2017年我国共有口腔患者6.94亿人,但口腔科门、急诊人次数达到1.44亿人 次,较去年同比增长9.18%。高患病率和低就诊率是中国人口腔医疗的突出问题,大量未被满足的口腔医疗需求也意味着我国潜力无限的口腔医疗消费市场。以种植牙举例,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2.49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9%,远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据多部门预测,2030 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5%。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65岁~74岁老人中有86%存在牙口缺失问题,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平均牙量22颗。理论上每颗种植牙都需使用一张口腔修复膜和一份骨修复材料,倘若一颗牙以一万元计算收入,按照我国最新的人口数据,植牙市场的潜在存量需求数量约为4000万颗,理论存量市场需求金额达到4000亿元以上。且未来 8 年植牙量的复合增速或将达到 28%,种植牙产业链红利的未来增长更是难以想象。80%进口率庞大蛋糕待被瓜分根据国际咨询公司McKinsey(麦肯锡)于2018年的分析,当前我国全国规模以上的口腔装备材料企业仅有92家,80%的牙科装备、产品均为进口货,高端口腔医疗器材更是全部依赖进口,供给侧远远跟不上需求侧。国际巨头长期以来在口腔医疗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使得我国国产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却始终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巨额的利润被进口产品牢牢占据。然而由于科研水平的进步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加,近几年国产厂商开始逐渐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实现替代。在种植领域中,正海生物在国内占据10%口腔修复膜市场,同时与北京意华健在骨修复材料也有一定市场份额。这是我们医疗器械领域国产厂商创新能力和实力增长的表现。在正畸产品市场,国产低价正畸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目前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激烈,急待转型与技术升级,向外资产品把控的高端市场进发。来自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口腔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346亿元,我国口腔产业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将达18%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国口腔医疗设备及相关产品与服务市场有望突破4000亿元。口腔医疗领域分支众多,放眼整个产业链,以种植牙手术为基础,多元配套资源整合服务的产业生态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国内,相关领域的商业前景仍有待挖掘,因此持续看好口腔医疗股。(中国基金报)
口腔医疗股
中国基金报
2019-09-26 12:45
共搜索到
3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共搜索到
0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海能达成为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专用通信技术提供商
携程正式启动3天“陪娃假”
钧达股份:未来光伏电池环节将体现出差异化的技术价值及盈利表现
钧达股份:2025年公司海外销售及产能出海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及盈利机会
小米汽车:基于目前已知情况 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
更多
12:17
广电运通 :未来将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两大主题 全力挖掘并推动优质标的并购
12:14
东利机械: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很小
12:08
永兴材料在北京投资成立科技发展公司
12:06
尹锡悦弹劾案将宣判 韩国代总统称全力维持治安
12:06
建发溢价23.77%拿下苏州低密宅地
12:05
盐湖股份:随着国内农业和工业的持续发展 氯化钾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12:03
紫光展锐股改完成 IPO目标再进一步
12:01
伟创电气投资成立能源新公司 含AI业务
12:00
长安汽车:3月新能源车销量突破8万辆 环比增长101.8%
11:59
东华软件等在西安成立数据科技新公司
11:58
漳州发展:目前公司没有涉及深海经济的计划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