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 / 详情

【实探】武汉解封一周年:城市生机盎然,经济满血复活!上市公司逆袭,有的订单爆满,员工超长假期都取消了

赵黎昀 臧晓松 · 2021-04-08 20:48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又是一年4月8日,在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这座英雄的城市进一步焕发生机。拥堵的车流、穿梭的人群,无不从细微间展示出,武汉已经“苏醒”。在经济上,武汉也“满血复活”。去年,武汉经济总量重回全国前十,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增长50%以。

疫后重振,武汉跑出了“加速度”。

“现在武汉是活过来了。”4月7日,武汉下起了中雨,虽不是高峰期,但马路上稍显拥堵,车流缓缓。此情此景下,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武汉长江大桥

夜景

城市苏醒

一年前的这一天,武汉还在暂停模式下,等待重启。而一年后,李师傅又重复起了每日忙碌接送乘客的生活。恢复跑车后,随着客流增多,月收入也逐渐从两千多元,慢慢达到超过五六千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李师傅在武汉开了近30年出租车,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也亲历了这片土地的悲喜。

洪山体育馆(曾为方舱医院)

“经过这一年,社会生活基本都恢复以往了。去年被疫情耽误的各种喜宴,今年也都密集操办了起来,几乎每月礼金都要花掉不少……”闲谈间他坦言,虽然生活回归正轨,但疫情带来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存在,比如大家都习惯出门带口罩,今年感冒的人也少了不少。对比疫情前,自己出租车的生意也还是有明显萎缩,尚需时间恢复。

4月7日午间,高铁武汉站内一家热干面门店收银台前排起小长龙,店内三四十元的客单价并不便宜,但仅有的十几张餐桌也已挤满。

“疫情期间员工都没离开,武汉刚解封我们店就开门了。”店内收银员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交流时也表示,刚刚解封之初,店里生意还是不太好。不过近几个月来,这种人流如织的景象也已非常普遍。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武汉人看来,清明节后,小龙虾刚刚开始上市,算不得膏满肉肥的最佳时节。即便如此,夜幕降临后,沙湖路美食街上的龙虾馆也生意兴旺。高峰期时,当地小有名气的店铺需等位超过半小时。

同时,武汉的各种商业、文体活动也陆续展开。

抗疫记录片《一起走过》全国首映礼

就在4月8日武汉解封一周年纪念日之际,“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纪录电影《一起走过》在武汉洪山礼堂上演全国首映礼。不远处,曾被用作“方舱医院”的洪山体育馆,一大早也热闹起来,一场主题为“健康中国,活力湖北”的群众冰雪运动示范活动在这里举行。

“经过这一年,一切都逐步回到正轨,通过影视作品,我们才又回味起那段特殊日子的温暖。”一位首映观影者说。

故地重游

2020年4月6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抵达武汉进行解封系列报道时,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时隔一年,当记者再次入住同一家酒店,WIFI自动连接,一切仿佛就如昨天。

这家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拥有380逾间客房的酒店,疫情发生后直到2020年4月初时,这里都还是“0入住”,直到临近武汉解封之时,入住人数也才勉强达到四五十人。

如今,酒店的生意明显好了许多,前台办理入住的客人常常需排队办理登记手续,“最近平均每天入住都有将近200人。”客服人员一边忙碌一边回应着。

与酒店相距10公里左右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一度被视作疫情“风暴眼”。如今在高德地图上,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备注为“装修中”。

2020年武汉解封前夕,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时,多位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市政管网消毒,仍处于“战备”状态。一年过去,除了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处于“装修中”外,周边居民的生活已完全恢复正常。

华南海鲜市场

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外,幼儿园外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

当记者于4月7日下午再度来到这里时,市场周围此前的彩钢瓦围挡早已拆除,用以更加精致的围墙代替。市场东西两区中间的道路上,车辆和行人往来穿梭,与其他的城市道路并无不同。在市场北边的一个小区里,居民正常进出。离市场仅10多米的一所幼儿园,门口的“接娃大军”也如常排起长龙。

疫情期间,医院无疑是承载最多关切和压力的中心。武汉市中心医院,更是武汉首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2020年4月6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正式“重启”,开始接待其他病人。

一年来,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早已恢复日常秩序,只不过院区大门旁不远处简易帐篷上,“核酸采集处”几个大字,似乎仍展示着疫情到访过的痕迹。

如今,想要进入医院大厅,仍需要佩戴口罩,出示绿码,体温检测合格,三项指标缺一不可。大厅内,一名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给地面消毒,随后他在日常消毒确认表上签名,表格显示,这里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消毒,消毒时间从上午8点左右到下午5点左右。

英雄不远

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社区志愿者……武汉抗疫期间,无数普通人的无畏壮举,支撑着这座城市走出阴霾。如今的武汉,人人几乎都有抗疫故事,无名英雄随处可见。

“那时候大家都抢着当志愿者,报名晚了还干不了。刚开始肯定是害怕的,后来接送得人越来越多,也就习惯了。只有两次,为了给重症病人送家属交待的东西,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包裹严实,捂到浑身湿透,也不知是热得还是吓得。”跟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聊起自己疫情期间的事迹,网约车司机吴师傅言语间显得轻描淡写。

武汉疫情发生后,他积极报名参与到早晚间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的网约车司机队伍中,一干就是三个月。而在早晚工作之余,他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今武汉恢复以往,吴师傅的生活也回归日常,只是他汽车后备箱里,还留存着几件没用完的防护服。“那时候这几件衣服多紧俏啊,现在已经不值钱了。”他笑道。

除了武汉本地的无名英雄,众多全国各地赶来抗疫大军,也早已回归各自岗位。虽然见证“中国速度”的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如今早已关门。但当年曾赶赴火神山支援的李医生,至今忘不了那段奋斗的岁月。

雷神山医院门口标语

雷神山医院鸟瞰图

就职于某部队医院的李医生,是最早一批到达武汉,最晚一批离开的医生之一。2020年1月24日,正值大年三十,她发了一条简短的朋友圈:“即刻起离沪赴医疗任务,感谢组织和大家的关心,期待平安归来再相聚!新年快乐。”只是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次任务,会在武汉坚守长达84天。

4月8日武汉解封时,李医生还在火神山一线。4月15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正式关闭。此后她在朋友圈发帖说,“不希望火神山再开张,但希望再走一遍医院里的400米走廊。”

火神山医院鸟瞰图

如今,疫情退散,心怀感恩的武汉人民,为这些勇士送上了春日大礼包。

今年3月,武汉大学特邀援鄂医疗队来汉赏樱,承诺从2021年至2023年连续3年,为援鄂医疗队及湖北省抗疫防治一线医护人员和家人开通免预约赏樱绿色通道。

黄鹤楼景区官方微信发布的文章也显示,3月13日,江苏援鄂医疗队代表时隔一年后重访武汉。吃早餐时,店主要为抗疫英雄免单;有市民还带着孩子向队员鞠躬。

此后,黄鹤楼景区也宣布,对于医务人员相关福利活动依然持续中,“省内医务人员凭医务证件免费入园,援鄂人员凭灵秀湖北感恩卡终生免费,可携带三名家属。”

由于平时工作忙碌,李医生一直没能再回武汉看看。她在电话沟通中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虽然远在上海,但她一直关注着武汉,就像那句家人送给她的祝福,“再远的距离,也能把爱寄给你。”

武汉疫后重振跑出“加速度” 上市公司迎来逆袭

疫后重振,武汉跑出了“加速度”。在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武汉在经济上“满血复活”。2020年,武汉市经济总量重新回全国前十,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增长50%以上。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去年受疫情冲击的武汉上市公司,今年迎来“逆袭”。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订单爆满,甚至只能取消员工的“超长年假”福利。

大健康产业兴起

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于4月8日-11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参展企业已超过1200家。

“健博会”自2019年开始在武汉首次举办后,如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即使是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展会只是“迟到”,并未“缺席”。

“生物医药产业是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其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中西部地区生物产业影响力最大、产业体系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集群。对于武汉而言,大健康产业是强势产业,也是着力打造的产业。特别是疫情后,武汉对于健康产业的关注更加明显,企业也从政策、市场等多方层面感受到了获益。”作为武汉当地的医药企业之一,人福医药每年都积极参与到健博会中,人福医药集团总裁邓霞飞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疫情对医药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他介绍,虽然在疫情背景下,2020年上半年企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去年下半年后,整体生产供应情况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全年整体向好。即使在疫情期间,随着2020年3月阿芬太尼获批上市,人福医药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芬太尼全系研发生产企业。2020年7月,公司旗下湖北省首个获批的化药1类新药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全球同步上市,打破了国内外镇静药物领域近30年无创新药上市的局面。

作为一家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大健康产业为主业的医药商业企业,在一年前武汉疫情形势最严峻之时,九州通根据上级防控指挥部的指示,负责起了全国医疗机构紧急防疫物资和零售药店防御性药品及民用防疫物资的供应。

九州通旗下九信中药在抗疫期间承担起了中药汤剂生产及供应的重任,在70多天里,向武汉6个区、39个隔离点、7家医院、10个方舱医院及社会各界提供了中药煎制方剂服务,对于预防病毒感染、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4月8日开幕的本届健博会上,九信中药集团以馆长单位身份筹办了中医药馆展出,展区内摆放了包括芝麻丸、健康茶饮、足浴包等众多自有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武汉解封后这一年间,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疫情后,中医药行业的市场接受度和关注程度都有显著提升,而且越来越多人重视到中医保健的功效,未来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九信中药集团总经理朱志国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在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显著作用。但目前,我国中医行业仍存在着小而散的特征,且医疗资源多集中于大城市。近一年来,公司着力打造了互联网+智慧中医药、药材溯源体系等,希望能让更多人“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

半导体产业复苏

就在今年2月,湖北省宣布正式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身处武汉“中国光谷”的精测电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去年上半年,精测电子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冲击。今年3月11日,精测电子在接待调研时表示:“公司产能基本处于满产状态,在手订单充足。春节期间公司半导体及显示制造部门全员不休,尽力确保客户产品交付的需求。”

“当时我们有一部分订单的交货压力很大,几十名员工为了生产一个重要客户的订单,就在武汉厂区里一直全封闭生产到了4月8日武汉解封。”精测电子董秘程疆向证券时报记者直言,“我们的销售及售后团队为了出差,几乎每周都要做一次核酸检测。”

也正是从去年下开始,精测电子的生产经营开始爆发。“去年迎来历史业绩最好的第三季度,下半年就把上半年的损失都追了回来。”精测电子披露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度净利润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64%。

每年春节期间,精测电子都会给员工放假12天。不过今年,“超长假期”只能无奈取消。“今年太忙了,我们只能按照法定节假日放假7天。今年产品的交付压力非常大。”

同处“中国光谷”的长飞光纤,在去年全力支持抗疫。

火神山医院开工建设之初,长飞光纤就在在微信群发动员工参加援建。1月28日,来自长飞光纤的志愿者赶往火神山项目报到,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介绍,“为了与病魔抢时间,他们主动加班,中间有连续3个整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完成医院所有通讯网络光纤光缆的熔接敷设工作。”

长飞光纤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2.2亿元,同比增幅约5.8%;净利润约为5.4亿元,同比下降约32.1%,经营业绩持续承压。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主要运营商于2020年下半年进行的光缆产品集中采购中,长飞光纤取得了领先的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其国内市场地位。目前,公司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近100%。在供需两侧同时改善的情况下,未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行业复苏曙光已现。

“现在长飞光纤的光纤光缆订单排到好几个月之后了。”庄丹向记者表示,武汉如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

就在去年,当代明诚更名为当代文体。这家属于文化体育板块的上市公司,去年在疫情中一度很“受伤”。

“解封一年来,整体恢复情况还不错,”当代文体董秘高维介绍,随着疫情的缓解,公司主要业务有所恢复。从影视业务来看:《如果岁月可回头》、《枫叶红了》接连上星播出,联合出品影视剧《功勋》、《幸福到万家》、《王牌部队》、《侬好,我的东北女友》等剧集已陆续杀青,“前三部都是广电总局重点推荐剧目。”

而从体育业务来看:亚足联、西甲版权分销业务已基本恢复正常。不过高维也强调,虽然武汉解封近一年,但境外受疫情影响,仍未施行全面线下复工。好消息是,目前欧洲杯项目、体育经纪也在恢复和启动中。

值得关注的是,当代体育旗下新英体育积极拓展并建立全媒体传播平台,如今已开拓包括爱奇艺体育、咪咕在内的互联网视频平台,以及开路电视、数字付费电视、IPTV、OTT等媒体传播平台,为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具创新力的体育营销服务及内容服务。

“十四五”武汉总投资将超4万亿

武汉经济重振,不仅是武汉或湖北的关切。

2020年8月,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曾在武汉举办特别峰会,带动企业家投身当地疫后重振和经济复苏。就在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2021年4月7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21武汉特别峰会在这里举办,吸引了包括泰康保险创始人陈东升,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万科创始人王石,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等一众知名企业家云集于此。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次峰会现场签约项目29个,总金额346.56亿元,涉及领域包括光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第二总部、创新中心、科技服务、高端金融服务业等。

就在本次峰会上,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在峰会上致辞称,作为中国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沿海”,武汉必须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打头阵。“十四五”期间,武汉投资总额将达到4.33万亿元。

过去的一年,武汉主要经济指标显著回升。统计显示,自2020年4月8日以来,武汉每日新增市场主体超过900户;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家,超过此前两年总和;400多家国内外各行业500强企业来汉洽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9300亿元,同比增长6.7%;2020年经济总量重新回到全国前十,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增长50%以上。

在资本市场上,鄂籍企业也频频展露头角。3月12日,来自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菱电电控在上交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交易,成为该市牛年春节后首家上市企业。过去一年时间里,武汉已有嘉必优、兴图新科、路德环境、科前生物、四方光电等共计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全市上市公司达到65家。

据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统计,2020年,湖北全省直接融资总额5869.29亿元,新增境内上市公司9家,总数达到1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94家,四板挂牌企业5881家,为湖北省经济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