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重大发布,“并购十四条”来了!要完成三个小目标:15万亿元、100单、300亿元
建立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联通香港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打造并购重组服务一流中心、成立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深圳放出了“大招”!
11月27日,深圳重磅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简称《行动方案》),全文共14条,从并购重组的资产端、资金端、保障服务、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等方面,为完善并购重组市场生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高效落地描绘了清晰的规划蓝图。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推动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量突破100单、交易总价值突破300亿元,形成一批优秀并购案例,助力深圳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建立并购重组项目库聚焦“硬科技”支持企业“向新”发展
在并购重组标的资产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将围绕深圳“20+8”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深化并购重组标的项目的储备、整合和对接等服务。具体来看,将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形成基本覆盖深圳重点产业领域的并购标的项目资源储备,助力挖掘潜在的并购重组线索。
二是建立“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市场推荐”项目推优机制,分领域、分行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并购重组资产项目梳理、征集、遴选、入库申报工作。
三是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促进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协同,定期组织交流对接活动,为意向交易方搭建对接平台。
《行动方案》指出,对于符合证监会并购政策要求的项目,积极推进申报;对于暂不满足但属于“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领域的项目,纳入深圳后备项目库培育。加快推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并购重组潜力、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形成“后备一批、意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实施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还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发展。支持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并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安排的基础上,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以及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深港携手打通境内外资源 支持并购重组“走出去”
深圳毗邻香港,如何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推动并购重组项目和金融产品的互联互通,《行动方案》也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一是,支持深圳市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并购境外资产标的,通过赴港上市或再融资等方式,提升并购重组效率,拓宽资源整合范围,支持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
二是,鼓励深港合作设立并购重组相关的投资基金,支持境内外机构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获境外机构投资的科技型企业深化与相关国别的产业链合作。
三是,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在探索深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制度机制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强合作,在整合两地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丰富并购融资工具、提高支付灵活性上先行探索,争取推动创新性并购重组案例落地。
《行动方案》还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业务“走出去”。对上市公司并购境外优质资产,在跨境换股方面予以便利支持。支持银行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引导上市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提升主动管理汇率风险能力。支持银行优化跨境人民币和外汇业务流程,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实施差异化服务。推动保险公司加强对上市公司海外项目的保险支持,探索实施差异化费率。
丰富并购融资工具 全市建立联席会议机制
聚焦并购重组面临的融资困难,《行动方案》提出了多种措施,加大并购重组金融工具和资源要素供给,提高并购重组交易“效率性”。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为并购重组及后续运营提供并购贷款、并购保险、并购债券等金融工具,探索非居民并购贷款创新试点,研究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创新试点。
二是持续创新“并购+”组合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发行债券等方式提供低成本、全周期投融资服务。
三是支持有能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企业风险投资(CVC),围绕本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重组,拓宽上市公司与国资共同设立产业基金的覆盖面。
四是支持银行、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五是鼓励合格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QFLP等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行动方案》特别提出,要强化深圳市“20+8”产业基金对并购重组领域的投入力度,对纳入深圳市并购标的项目库的项目,纳入“20+8”产业基金支持范围。通过投补联动等方式,支持深圳市符合“硬科技”领域的科创项目。
在并购重组的市场生态方面,《行动方案》还从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给予配套保障。比如,打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一流中心、培育壮大并购重组专业化服务机构、构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人才汇聚高地等。
其中,在管理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将成立由市委金融办和证监局牵头,组建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相关工作。支持各部门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的专项政策,建立项目申报发行绿色通道。简化上市公司再融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业务所需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的申请流程,深入推进信用报告全面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
深圳:年内累计完成并购重组交易总额超百亿
2024年初以来,全面注册制改革下的并购重组制度持续优化,政策出台进一步提速。从新“国九条”及配套文件,到支持科创板公司并购重组,再到“并购六条”等,都围绕促进新质生产力资产整合和产业链整合,从多维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提高实施效率。
从当前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趋势来看,总体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业并购成为市场主流。行业龙头并购优势突显,产业整合需求不断增加。2024年1—6月已完成的并购重组交易中90%以上的交易为产业并购。二是“硬科技”并购成为新增长点。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等“硬科技”含量较高行业的并购重组数量和占比有所提升。三是国企成为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2010年至今,地方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在并购重组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35.1%、31.6%和24.6%;今年披露的超过130起重大重组事件中,地方国有企业或中央国有企业占比超46%。
作为上市公司和创新企业的“重镇”,深圳落实“并购六条”等政策底气十足。截至11月22日,深圳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74家,A股上市公司422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9万亿元。今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9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40家,市场有丰富的并购需求及标的资源。
据了解,截至目前,深圳辖区内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2024年以来首次公开披露的并购重组事件累计90单,其中已完成34单,已完成项目的交易总价值102.54亿元,创近年来新高。
而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圳辖区内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首次公开披露的并购重组事件累计16单,已披露的交易总价值117.90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二。其中华星光电拟通过支付现金108亿元人民币收购境外上市公司LG显示的控股子公司乐金显示,该并购项目是“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上市公司公告启动并披露交易规模最大的并购项目,也是今年以来国内企业收购境外企业在华资产规模最大的项目。
除了出台此次《行动方案》,深圳市委金融办方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为实现产业—科技—金融的联动,深圳将组建全市层面的并购重组工作专班,协调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相关工作,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并购项目面临的政策障碍。此外,鼓励各部门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的专项政策,建立项目申报发行绿色通道。
并购重组成为深圳上市公司和产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据了解,2023年,深圳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产业扩张整合交易和产业精简整合交易合计占比超过75%,产业整合和升级并购成为主流趋势。而在深市创业板重组项目中,有超70%的项目标的资产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凸显了并购重组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发布的“并购六条”实现了对跨界并购的“破冰”,对此,深圳市委金融办方面表示,对企业跨界并购坚持支持与规范并重。一方面,将协助有跨界并购需求的企业高效对接潜在标的,提升上市公司并购效率,引导第三方中介机构为上市公司跨界并购提供专业支持;另一方面,坚决防止打着“并购”名义炒壳,必要上市公司盲目扩张、违规并购。
就在近期,深圳辖区内出现了一例开展产业转型跨界并购的典型案例。10月24日,深圳辖区内上市公司至正股份(603991.SH)发布重组预案,拟收购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商AAMI 99.97%股权,同时剥离原主营的环保电缆材料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完成向半导体业务的全面转型。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在于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行业内的并购重组,能够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增强产业协同效应,推动产业升级,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跨行业的并购重组,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分散经营风险。
同时,并购重组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升公司价值与股东回报。短期来看,并购重组通常会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推动股价上涨,为股东带来资本增值收益;长期来看,并购重组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内在价值,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回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责编:万健祎
校对: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