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 / 详情

湿手、油手也能解锁屏幕 国产超声波指纹方案商用且有望快速普及

严翠 · 2024-05-14 19:50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在技术、市场需求等多方合力下,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解锁方案(下称“超声波指纹方案”)日渐成为手机行业指纹识别技术发展趋势,但此前,全球超声波指纹方案由美国高通公司一家独大,如今国产超声波指纹识别解锁方案诞生,并已实现了商用。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手机产业链了解到,小米、vivo、OPPO、荣耀等手机企业今年都将在高端机上采用国产超声波指纹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国产超声波指纹方案有望快速普及。

国产超声波指纹方案商用

5月13日晚,vivo召开新品发布会,最新推出了vivo X100系列影像新旗舰vivo X100 Ultra、X100s等。

会后,全球指纹识别芯片龙头汇顶科技(603160)官宣,由汇顶科技自研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波指纹方案首发搭载于vivo X100 Ultra,汇顶科技称,此次汇顶科技与vivo创新合作,将共同拉开超声波指纹大规模普及的序幕。

据汇顶科技介绍,此次推出超声波指纹方案是该公司顺应屏幕技术演进趋势,推动解锁体验的再次跃升,该方案基于汇顶自研CMOS Sensor架构及晶圆级声学层加工,利用超声波感应用户指纹谷、脊等立体特征,构建出精准的3D指纹“地图”,可让手机指纹识别获取到更清晰的指纹图像,让识别更安全,并支持秒速识别,且湿手、油手解锁等也可解锁。

据了解,手机屏幕解锁技术发展十多年至今,市场共出现过三种主流技术,分别是电容指纹解锁技术、光学指纹解锁技术、超声波指纹解锁技术,其中光学指纹解锁又包括短焦解锁和超薄光学指纹识别解锁,由于电容指纹解锁不能搭载在屏幕下(一般在手机侧面),因此目前市场主流手机搭载的屏幕解锁方案为光学指纹解锁技术,而超声波指纹解锁技术在几年前由高通全球首发,具备识别速度快、功耗低,识别效果不受屏幕的透光性影响等优势,油手、湿手、暗光、强光等环境下,都可快速解锁,但由于技术掌握在一家企业手中、价格较高等,目前仅在少数高端手机中搭载。

如今,随着汇顶科技国产超声波指纹识别解锁方案的正式商用,全球此前由高通一家独大的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市场将被打破,且这一方案的成本、市场价格有望逐渐下降,并带动国产超声波指纹识别解锁方案快速普及。

据记者了解,除vivo外,小米、OPPO、荣耀等手机企业今年都将在高端机上采用国产超声波指纹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国产超声波指纹方案有望快速普及。

“随着无偏光屏幕技术的加速渗透,超声波指纹将在智能终端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汇顶科技聚焦将以更优成本和稳健交付,加速超声波指纹技术的全球普及。”汇顶科技总裁胡煜华表示。

屏幕技术变革的必然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超声波指纹识别解锁方案的诞生与逐渐普及,不仅是全球指纹识别技术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在当下屏幕技术发展趋势下的“被迫之选”。

据了解,偏光片在显示领域最早用于LCD面板,形成偏振光实现色彩和明暗对比,而偏光片附着在OLED面板上,起到调节从外部进入光线的过滤器作用,令外界能在阳光下清晰地看到屏幕画面。但和LCD不同的是,配有偏光片的OLED面板厚度大约增加50~100微米,同时会损失一半以上的亮度。

无偏光片技术(PLP)则是通过彩膜尽可能将屏幕的反射光挡住,从而提升OLED显示屏的对比度,属于通过额外搭载一层结构来过滤反射光的技术,以此降低屏幕厚度,但问题在于,无偏光技术让屏幕的透光性大幅降低,这就令当前主流的光学指纹识别解锁方案遇到了发展瓶颈,因为光学指纹解锁方案中的“光”尤为关键,解锁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当用户将手指放到解锁区域后,区域内会呈现高光照亮指纹区域,并将反射光线通过屏幕的间隙返回到光学指纹模组下方的传感器上。

于是,通过区域下的超声波模组,捕捉手指指纹纹理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应市场需求而生。目前,折叠屏手机由于对屏幕的厚度、可折叠屏性要求较高,追求极致的薄,因此无偏光屏幕主要应用于折叠屏手机上,但业界普遍认为,从面板设计的大趋势来看,屏幕像素单元的密度越来越高,设计电路复杂度越来越大,像素间的间隙越来越小,透光性能就越来越差,这是不可逆的屏幕发展趋势,因此超声波指纹方案是未来指纹识别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甚至唯一出路。

此外,从厂商技术布局角度来看,截至目前,三星、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企业均已布局无偏光屏幕技术领域,近日,维信诺对投资者表示,其COE(无偏光片技术)的高端屏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折叠机种的生产制造中,涵盖了内折、外折、横向折叠、竖向折叠等各类款式,但在各企业内部,对无偏光技术命名不一,比如三星显示将这项技术命名为“Eco²”品牌,京东方称之为COE,深天马称之为CFOT。

公开消息显示,近日,华为也公布了一项名为“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系统及电子设备”的专利,该专利号为CN117058725A,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示。

“一项技术从专利走向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评论(0)